定位之本质: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

 作者:吴春芳    1583

引  言:应网友邀请,期待能够从心智的角度来阐述定位、解读定位。几经酝酿与修正,《定位之本质: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终于完成!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难产之原因在于,如果匆忙发表,就很难过自己这一关,有时在时间上也无暇顾及。同时基于心浮气躁之原因,润色、修改、调整相关内容是一件较为烦心的事情,是故延期至今。

应该说,《定位之本质: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是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它从消费者心智的角度来阐述定位;其中包含了理念、思想、方法论以及案例的支持。对于定位爱好者来说,对于定位初学者来说,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说  明:《定位之本质: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这篇文章是作者在理解定位的基础上,对定位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与总结。融合了里斯的品类思想、聚焦思想以及特劳特的定位思想(包括借鉴)。文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 定位方法论之核心思想
2、 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
3、 关于分立并征服思维
附:微博案例评论链接:关于“王老吉VS加多宝”的进攻与反攻


《定位之本质: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

定位是一种认知。它以心智为基础,基于竞争与策略,打造品牌的一种工具或方法论。定位的目的和作用在于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实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差异性。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政坛竞争中,获得选民支持、获得消费者认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关乎政治竞选的成败,它关乎商业竞争的成败。----因此,对定位进行基础性研究,秉持规律与方法,实现与众不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陈长军说:学习定位要坚持“明确概念、转变观念、敬畏规律、坚实原则、掌握方法、了解工具、熟读案例”的原则。可以说是研究定位方式的高度概括与总结,阐述非常精准、到位!----我想,如果真正理解这几句话的意义,就如同理解了定位的全部内涵。那么将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不可阻挡!

有人说:定位的目的和作用是推动品类的成长。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或误导。作者认为,定位的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实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差异性。这是定位的核心思想,因为定位是基于心智。----如果说,当一个产品、一件商品、一项服务在其商业竞争中,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那么它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产品或商品只能是最原始的等价的物物交换,根本不能体现其品牌价值。因为“品牌溢价、利润率、市场占有率”是定位准确的结果,是定位准确后的“副产品”,是品牌成功塑造的唯一性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自从《定位》理论进入中国10多年来,本土的一些营销人士对定位的理解还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朦胧状态中,处于一种“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之状态中。特别是中国本土的一些营销影响力人士,对于定位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似曾相识、飘忽不定,甚至片面曲解定位。他们把目标当定位,把产品的核心价值当定位,把企业的愿景当定位,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当定位。------同时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把“批评定位、否定定位”作为突显自己与众不同、与之对抗、实现差异化的一种工具;他们为否定而否定,为批评而批评。其“用心”可见一斑。----在部分定位影响力人士中,存在“定位门派”思维,为自己的一些小九九而失去客观性。基于宣传的需要,为突显与众不同差异性的需要,推波助澜,过度强调、夸大、渲染“品类思想、聚焦思想、定位思想”,误导定位爱好者。我认为这同样是一种学术腐败,这同样是一种学术上的道德“沦陷”!

定位博大精深,实现定位枝繁叶茂。----我在微博上也评论说:在某种程度上,定位限制创造性思维。定位概念、定位口号只是系统配称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正是部分营销人误解定位、将定位泛表面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部分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定位,以为《定位》单本就是经典,以为读了一本或几本定位方面的书籍就了解了定位的全貌。这是一种误区!

定位方法论之核心思想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遵循其一套运作模式、运行规律与之相适应。电的产生遵循磁场的运作模式和运行规律;日月星辰遵循宇宙的运作模式和运行规律。----同理,打造品牌同样需要遵循定位方法论之核心思想与之相适应。因此,掌握定位之原理、遵循其规律、把握其原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基于对定位的理解,作者将对其理念、思想、方法论作如下阐述,仅供参考!
   
1、首先,定位方法论之核心在于:忘记品牌,思考品类。以心智为基础,或开创、或对立、或关联、或攻击、或错位、或突显核心优势与专长、或重新定位。其目的是为了制造、突显差异,实现与众不同!----这就是定位方法论之精髓。

品牌之间有品牌间的敌人(竞争对手),品类之间有品类间的敌人(品类对抗)。因此,准确界定品牌间的敌人,品类间的敌人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事情。它关乎打造品牌的效果与效率问题,它关乎企业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它关乎品牌策略方向是否正确、是否偏离方向的问题,它关乎品牌配称是否到位、是否形成合力等问题。

界定品类的核心方法在于,确定品类的参照系或者说是坐标对象。这样才能体现/突显品类的层次感和品类目标的参照性。它们可以是对立、错位、细分、关联等多种不同的品类表现形式。这也是成为第二品类思想方法论之核心思想。

李兆其老师在微博中评论说:只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蛇遁草莽,才能万类霜天竞自由,每个品牌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空中是鹰的优势和天堂,但那不是鱼儿所擅长的。老虎临渊羡鱼,不如找到一片自己的山头自立为王。干燥恶劣的环境骆驼能轻松挺过去,但是蛇需要找到潮湿的长草的有足够食物 。----这就是品类战略思想,核心是寻找品类错位,拉开足够的品类距离,实现品类差异化。阐述的非常精准、明确。

寻找定位(方法论)有两条主线,即成为第一和成为第二。----特劳特之区隔的9种方法都可以纳入此“菜单”中。也可以纳入作者提出的定位的两种类型中,即产品属性定位与非产品属性定位的“菜单”中。这样的话,相关概念及方法论的运用就非常的简单、明了,更具层次感、逻辑性!其思维将更加开阔,有一览众山之感。

吴春芳
吴春芳吴春芳,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品牌定位战略专家,中国特劳特定位群管理者,原《鞋世界导刊》战略版COLUMN专栏作者 被“品牌新闻网”创始人兼CEO叶征潮先生誉为“中国定位研究第一人“ 十年深潜品牌定位研究,首创基于定位的“非对称性”竞争模式和品牌塑造“珍珠链”理论。
 如何获得 消费者 之本 心智 认同 本质 定位 消费 获得 如何

扩展阅读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并非单纯引入技术工具,而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实现从战略到执行的全方位变革。其核心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企业战略定位是确定市场的独特位置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之战略定位是明确其目标客户、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的过程。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能够帮助企业集中资源、避开竞争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创新业务流程,实现企业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从而提升效率、创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之价值来源定位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创造企业价值立足之本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作者:王韵壹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