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没有原罪,为何被戴庶子的帽子?

 作者:叶敦明    164

民企的的概念发生实质性变化了,从个体户、私营企业、民办企业、民营企业,民企从国企的附属品发展成如今的巨大独立群体,成了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门,而国有资产、国家指定高管经营的典型国企,其萎缩之势恰好与国家的发展壮大成鲜明对比。就让国企们在四万亿的饕餮盛宴下最后一次狂欢吧,本应痛彻革新的机制一下子被好运气遮盖了,那就装作是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了吧,反正已是近黄昏的光景了,回光返照一下又何妨?

民企从暗处的自我发展、发展致富,一不小心走到了国民经济的舞台中心,就像一个土财主突然亮相于高级绅士沙龙,除了他们手中的臭钱,别无所长,任何一举一动都成了别人品头论足的证的笑柄。我想,要不是这些高档人士对民企手中的财富有着某种急切需求的话,这些乡巴佬就会立马被赶出去的。好不容易靠着自己双手打拼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们,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被各种名利场搞得晕头转向、笑话百出。那些手中有着金融、政策和关系资源的大佬们,总是习惯于居高临下的姿态,民企们成了他们手中的新棋子。

而一些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开始猛烈批评民营企业家了,口诛笔伐民企的劣根性,仿佛一夜之间民企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负担和罪人。一方面,他们承认民企的绩效数字比国企强很多,而另一方面他们则对民企指手画脚,指桑骂槐者有之,恨铁不成钢者有之。前段时间网上刊发了一篇曾老师的《中国民营企业转型的九“拷问”》,总结了民企二次创业必须要痛改前非的九大问题,但言辞之中只见指责、没看到多少肯定和帮助。我看后,心情很难平静下来,怎么刚刚捧在手里的香饽饽,转身一变就成了问题孩子了呢?民企真的变成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拖累?哪拯救我们的又会是谁?是始终不争气的国企阿斗,还是洋鼻子外企?

1、民营企业家的“九宗罪”,是大帽子,还是大反思?

顺着曾老师的民企“九宗罪”,我简单地归纳了一下,以方便大家更为清楚地领会他的宗旨和精神,也会让大家对民企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综合了解的机会:

曾老师一口气列出了民企的九大原罪,可他并没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企的艰辛成长历程。民企相比国企和外企,其成长过程最短,还只是一个孩子,用事业有成的卓越中年人(外企)和富贵公子(国企)来做比较,未免太过于挑剔了。而就是这个被曾老师唾弃的不孝子,却承担了国内最多的就业、税收和GDP增长。

讲到原罪,国企造孽最深。先是通过价格剪刀差盘剥了农民老大哥几十年,而后又在股市上祸害了近二十年,即使那些靓女先嫁的“优质”国企,也还是把自己一屁股债务打包交给了国家。除了负债、欠款、甩包袱,他们的贡献在哪里?民营企业的原罪,往早些说就是投机倒把,钻政策的空子、走灰色之路,在人人喊打的恶劣大环境下,以可思议的速度和手段发家致富了。

我认为,民企没有原罪,恰恰是当时的政策机制出了问题,以穷为荣、以低水平的均为稳定手段,担负原罪的恰恰是那个时代,而民企则是揭竿而起的改革自发者,是他们让党中央下定决策改革开放的。民企、农民,他们才是改革开放的先驱和功臣,没有他们创造的财富基础和思想意识突破,国企们今天还会不会存在呢?

我们很多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怎么能用原罪的态度看待民营企业呢?所以,我针锋相对地列出了民企的“九大功勋”,起意并不是跟曾老师争个短长,因为这个话题是不需要争的,用事实说话就可以了。在合肥召开的中国500强企业的数据,已经证明了民企在关键指标上要比国企强多了,在这里,我只不过是表明了一个态度:必须先要承认民企的巨大贡献,然后再针对性地找问题、出点子、给政策、奔出路。像这样先把民企糟蹋了一钱不值,然后在怜悯地随便扔几个小钱就打发的做法,我特别反对。

2、民营企业家,不是一个刻板的面孔,其出身和未来差异迥然

民企老板之所以被抓住小辫子不放,就是因为30年前起家的一帮人的身份特殊:两劳释放人员、城市待业青年(就是无业游民)。没办法,政府不给铁饭碗,只能自讨泥饭碗,没成想在那个物质匮乏、收入猛增的时代,倒买倒卖赚钱最快,泥饭碗变成了金饭碗。手中有钱了,可没有社会地位,开个介绍信之类的就会麻烦透了。家人的心情也是七上八下的,别看今天手上有了几个钱,可万一社会变了,或者自己赚不到钱了,没有固定工作下半辈子该怎么活呀?

这些出身卑微的人可能是没有什么大志,但他们敢于在无人区行走、并坚持走下去的精神,难道不是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最直接的反应吗?英雄不问出身,正是这些草莽英雄让政府看到了商业的巨大能力,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心。先搞活经济、再解决社会复杂难题的改革思路,就此形成。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涌现技术人员的创业热潮,特别是在电子行业,很多工程师凭着手上的几个专利或者解决方案,就开始他们的创业之旅。在深圳,可以方便买到国外先进的芯片和电路板,然后通过自己的研发,就可以推出更为便宜的解决方案,把电路板成品卖给全国各个厂家大赚其钱。单单VCD的兴起,就造就了数以千计的创业英雄。

再后来的创业人员,则以IT行业最为耀眼,他们带着国外的先进技术、运营理念和雄厚资金,开始在中国这片信息化“荒漠”上铺造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90年代末在北京中关村最有名的一块户外广告: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前方500米!这是当年女中豪杰张树声的大手笔。而后,联想、搜狐、新浪、网易等公司纷纷崛起,正是他们,让中国这个原本落后欧美很多的国家,以大踏步奔跑的速度迎头赶上了,真是不容易。

10年前的创业热潮,是一帮有着与众不同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人群,以阿里巴巴的马云为典型代表,一帮IT外行、很少的资金、没有任何国际背景,就这么憧憬着无限理想,开始了外行改造内行的创业之旅。马云的梦想非常简单、非常不可思议,那就是让小企业也有自己可承受的信息沟通和销售渠道,打破产品到市场的重重藩篱和种种负担。是这些被压制的小企业,成就了马云的事业梦想,而马云则让更多的小企业有了自己的创业机会,之后的淘宝网更是让一群年轻人做起了无本生意。

三十多个春秋随流水而逝,我们民营企业家队伍越来越成熟,身上的企业家精神愈发具有感召力。打破现状、创新创造、执着于事业的梦想、心怀社会价值的大未来,就是我们这些可敬可爱的年轻企业家们的集体写照。我不知道曾先生是不是接触的民企太单一了,没有主动地去跟各个创业时代的民企老板们充分交流,还是抱着20年前的老观念和老黄历,这种守旧的行为本身就不该去大谈--特谈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伯牙遇子期,知心者最能成为民企老板的知音,也才有资格去激情慷慨地评点和很负责任地指正。

3、民企之殇,是传统轻商文化的沉渣泛起,是威权主义的恐惧反击

学而优则仕,当官是国人多少年挥之不去的大梦想。有了权,钱就不是问题了。我们时下的市场经济,那是指没有权利依靠的民企们依靠市场竞争取胜,而很多国企则不需要这套玩意儿,直接拿奖杯就得了。

民企崛起后,垄断的国企感到威胁了,不是民企要抢他们的铁饭碗,而是自己太不争气了,担心别人惦记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当初不少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还迁怒于民企咄咄逼人的市场竞争姿态,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他们给挤兑掉的。即使后来在民企干的不错,也没有所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一开始我也以为是民企的节奏太快、老板太务实,员工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其实不然。后来才明白,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最喜欢民企,因为可以凭本事干,机会多,而40岁以上且能力一般的员工就不一样了,他们担心哪一天自己会被随时扫地出门。

叶敦明
 民营企业,没有,原罪,为何,庶子

扩展阅读

作为厂家的管理层,为了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效率,助力销售,会编制一套营销规范管理制度出来,内容厚达上百页,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诸如厂家发展历史,行业状况,相关法规,厂家文化,品牌故事,产

  作者:潘文富详情


民营医院在中国的发展不到10年时间,但通过长期对民营医院的观察与研究,中国民营医院发展研究咨询中心发现:当前中国民营医院的成长总是面临各种尴尬和痛苦,在老百姓眼里,民营医院似乎总是一个怪胎——电视与报

  作者:李名梁详情


脑白金是什么东西?地球人都知道——用来送礼的。  可以肯定,只要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并看过电视的人都知道脑白金。在人们的意识中,脑白金就是用来送礼的保健品,除了送礼,可能真正买给自己父母享用的人寥寥无

  作者:李名梁详情


“提高医疗水平,造福千万家庭”——当我读到原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对北京新兴医院的题词时,我惊讶不已。因为我想,吴老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毕竟新兴医院争议很大。但我又想,吴老

  作者:李名梁详情


  一位正在筹备创业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创业初期的人力资源配备多是朋友+亲戚。首选因素是信得过,能力居次。但是随着企业正常运转起来,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时,创业初期的伙伴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

  作者:姜燕芬详情


最近在一次培训休息时,一些学员竟然问我对中国未来的预期。我十分惊讶的问道,何出此言。他们黯然神伤的说,现在当官的有钱的都往国外跑,已在国外定居为荣耀。我们担心今后留在中国的都是没能力没关系的穷人

  作者:陈步峰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