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价值理性回归,物美价廉不是空谈

 作者:叶敦明    20

国内服装业在经历了低价格、低质量阶段之后,以雅戈尔、罗蒙、海澜之家、劲霸、七匹狼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开始在款式设计、品牌塑造和专卖店体系等方面用心经营,使城市一族能够花费较合理的价格拥有像样的服装,相比国外大品牌而言可谓是价廉物美了。然而,今年十一假期,在南京水游城与优衣库这个日本品牌的亲密接触,则完全颠覆了我对于国产服装品牌的价值认知。

也许你觉得我说的邪乎了一点,那就晒一下我的部分购物清单吧:一件纯羊毛的细格子西服上装只要599元,而质地、做工和样式稍逊一筹的雅戈尔或九牧王,打折过后都在1500元以上。长袖快干T恤,39元,探路者或OZARK最少要100元以上。清单就不详列了,总之,我们一家共买了12件衣物,一共才花费1979元。整个购物过程,感觉不是在花钱,而是在赚钱。

比国产品牌更便宜的价格,式样简约,品味大度,质地考究,这一切塑造了优衣库“物美价廉”的品牌形象,自登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以来,便掀起了一股着装新潮流,优衣库也成为了都市各阶层都买得起、乐得买的品牌服装。听说他们计划在国内更多二线城市开设专卖店,我隐隐地替不少国产品牌感到担心。狼来了,而且还没有什么还手的办法,因为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性价比的层级上,谈不上有什么直接的竞争,有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味道。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又上网多查了些资料,这一查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从价值体系上来说,优衣库是与H&M、ZARA和GAP等一样奉行从设计、制造、销售垂直一体化的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采用少款式、大批量制造、仓储式店面等办法,把成本降到最低,让顾客用超级合理的价格就能购买到一流品质的服装。优衣库的款式只有一般休闲品牌的三分之一,但却可以百搭百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需要扮演的是螺丝钉制造商,将产品搭配的自主权交到顾客手中。仓储式服装店则是像超市一样卖服装,每一寸空间都得到了极大的利用,连试衣间都集中设在一个专区。

这些理念和做法,是流行欧美近20年的SPA法则,与国内品牌服装、汽车、建材等流行的4S店模式大相径庭。4S店的确可以提供品牌体验的完整空间,但问题是,只要稍微像样一点的产品,都会标出不菲的价格,如果价格标的“便宜”了,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高标价、多促销,希望利用品牌价值和产品价格的“错层感”,在利润可观的基础上达成一定的销量。但这种走高打低的销售方式,导致销量爬升很慢,而当产品款式失去新颖性时就会清仓处理,大部分产品都是在青春期内夭折的,然后又不得不“创造”新的款式,这种急于求成的创新,主要是应景而生的速食,没有多少经典的款型和内在气质。经营成本和风险居高不下,赢利能力却没有多大改观,很多品牌总是在这种看似锦绣的恶性循环中苦苦挣扎。

优衣库除了在经营模式上创新之外,在衣料创新和制造品质上也孜孜不倦。他们特有的HEATTECH面料,让秋冬装轻薄而温暖,一件衣服可以轻松面对多个季节,低价格、多用途的百变服装,岂能不受欢迎?“技术工匠”的品质保障措施,也体现了优衣库对服装品质的高度重视。技术工匠活跃在全球70多个合作加工厂,平均30多年的纺织行业经验,以极高的标准保障了纤维编织、纺织、染色、缝制、成品到供应的整个价值流的完善畅达。

一个中等价位的服装品牌,改变了品牌操作的高价、高质的传统认知,这不仅仅是金融危机时期的品牌自救的暂时委屈,更应该是更多品牌值得效仿的“本手”,就像多年前搅动世界家居市场的宜家一样,凭借高品质、中等价位和超凡设计力,带动了一波波狂热的消费浪潮。然而,品质这个基本功,如今被很多国内企业忽略了。产品质量没问题,关键是品牌和营销跟不上,所以中国制造业要集体升级为中国创造业,这是国内企业众口一词的说法,但果真如此吗?

产品同质化了,产品价值不能体现品牌的差异性,这是目前国内品牌塑造的基本腔调和理论前提。然而,我们眼中的产品同质化,只是质量不出问题、不是假冒伪劣货而已,又有多少产品是让人爱不释手、一见钟情的呢?物美价廉,是多年前我们挺起制造业胸膛的贞贞誓言,如今随着国际品牌的返璞归真,中国造还能担当如此殊荣吗?从产品价值的完整链条上看,需求洞察、创意设计、技术创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是创造顾客感知价值的全过程。而目前国内的品牌营销实践,过多地把中心落脚在销售这个单一环节上,对创意设计和技术创新却很少用功。大量低品质、低附加值的“裸奔”产品,充斥着市场的每个角落,当酒不再香时,剩下的就只能是吆喝了。

产品同质化,其实就是制造业的集体失职。放弃了最实实在在的产品价值,把品牌建设在虚幻在顾客感知上,岂不是把顾客体验也当成虚幻吗?如果苹果也是这样思考的,那就不会有iPhone和iPad,如果宜家也这么干,那城市租房一族就只能用着简陋的家具度日了。很多人都会说,国内的制造业应该从产品关注转移到营销关注了,这个观念本身没错,可前提不成立,因为国内绝大多数产品的品质压根就过不了关。格力的董明珠几年前就大声疾呼“工业精神”的归来,她直言不讳地痛斥国内很多电器企业根本就没有品质观念,这些企业连最起码的基本功都没有练好,就迫不及待地去包装自己、梦想着品牌走向世界了。

产品价值的漠视,必然会引发外在包装的狂热。高档白酒、天价月饼,像瘟疫一样弥散在中国制造业内。看着国外品牌吃肉,我们当然不甘心只喝着寡淡无味的剩汤。但没有技术创新和品质精进的空中楼阁,三十年来也没有创造一个像样的国际品牌。民族的,才是国际的,那些不尊重消费者的所谓品牌,那些始终让国人用着憋足产品的制造商们,是不可能创造出让世界感动的品牌的,因为他们内心并不尊重产品价值和顾客价值。

依赖外在手段塑造品牌,是产品价值创造能力的缺失,唯一的副产品就是制造了媒体的膨胀效应。价格扶摇直上的传统媒体,又反过来蓄意抬高了品牌塑造的门槛,让一些品质出众的小企业,淹没在产品粗制滥造、广告漫天轰炸的“大”品牌的阴影下,粗暴战胜优雅,是品牌集体迷失的典型恶果。而结果呢,还是消费者遭殃,花不菲的价格,得到的却是毫无新意的破烂玩意儿。悲观地说,我们其实是生活在貌似高品质格调的产品垃圾堆里。滥用了无辜消费者的金钱,好不容易养育的一些品牌,到头来还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这种外强中干的品牌,很难走多远,更不可能走向国际市场。

一想到国产品牌的出路,心情总是颇不平静。看多少企业豪情万丈地奔向品牌的泥沼,就像一群玩疯了的高中生一样,丢掉烦人的功课,毫不牵挂地投入到自由的新生活。可是,品质丢了,又岂能玩得转品牌呢?在这里,我想给正在热心制造品牌神话的企业家提几点建议,望诸君能够冷静一下,搞清楚花里胡哨的手段是不能代替产品本身创造的价值的。

叶敦明
 产品,价值,理性,回归,物美价廉

扩展阅读

传统的营销思维,在招商时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反复强调自家的产品有多好,并且会延伸出:1.产品的原料、生产工艺、品控检测。2.产品质量、等级、功效。3.产品所获得荣誉和市场地位。4.产品所带来的利润。5.

  作者:潘文富详情


预防医学,和“治未病”的指导原则,加速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21世纪人们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 生命健康是个全程呵护的过程,面对现代病,事

  作者:王晓楠详情


看英 剧的看不起 看美 剧的,看美 剧的看不起 看日剧 的……看剧也有鄙视链,英剧的画面精美、逻辑感 强、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都是英剧迷们爱上英剧的 理由。而站在营销人的角度,随着英剧逐渐成为各视频

  作者:李欣详情


思路决定出路,我一直坚信这样的观点。当我们出发在旅途中,我们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要出发?盲目和不切实际的行动必遭失败。多年的营销生涯,从最早接触到推销到现在的顾问销售,10余年过去了。营销从何而来?今天的

  作者:蒋观庆详情


今日,因厨房下水管堵塞,四处找方法。没想到楼梯口就有疏通下水管的联系电话,非常欣慰。小小的广告,其实平时并没有去关注,也重来都是嗤嗤以鼻。从营销角度思考,倒是引发了一些兴趣。于是看遍了楼梯口的小广告,

  作者:蒋观庆详情


某游轮公司是一家常年往返宜昌-重庆三峡游的旅游公司,主要渠道网络就是分布全国各地的相关旅行社、票务公司和旅游相关网站等。由于与竞品间的差异小,再加上旅游行业的特性,游轮公司对渠道掌控力很弱,日常的工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