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打造品牌的盲点与误区<四>

 作者:吴春芳    478

案例一、荷兰飞利浦集团不肯放弃任一领域、任一市场:
1、 在芯片制造领域试图与英特尔公司竞争。
2、 在电子游戏领域试图与世嘉公司和任天堂公司竞争。
3、 在照明产品领域试图与通用电气竞争。
4、 在录像机、摄像机领域试图与索尼公司竞争。
5、 飞利浦还涉足电脑、有线电视、录像带出租等业务。

结 局:飞利浦在1990年销售收入390亿美元;亏损却达到23亿美元。几乎破产,在其后的10年内股票没有任何起色。

案例二、花花公子不肯放弃任一领域,衍生的其它产品有:
1、 花花公子俱乐部、花花公子书籍、花花公子录像带、花花公子有线电视、花花公子服装以及花花公子古龙香水、首饰、耳饰、避孕套、卷烟、可乐等。
2、 在1971年,花花公子公布的股票每股价值为23.5美元。而到了2008年每股价值降到了1.92美元。每股亏损达到了21.58美元。在过去的十年间,花花公子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32亿美元,结果却还是亏损9.03亿美元。

案例三、戴姆勒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不肯放弃任一领域,涉足了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业务、火车和卫星业务、在中国还投资微型车业务。结果在1995年的一年中亏损就超过了10亿美元。

案例四、阿塔瑞企业本来以电脑游戏机为主营业务,是计算机游戏的先驱。但是它后来将业务扩大到了计算机领域。造成的结果是:阿塔瑞既要与电脑业的康柏公司竞争、苹果公司竞争、IBM竞争,又要与电脑游戏行业的世嘉、任天堂竞争。最终的结局是:
1、 在1992年阿塔瑞销售收入1.27亿美元;亏损却达到7400万美元。
2、 到了1993年阿塔瑞销售收入只有2900万美元;亏损却达到490万美元。所以说,打败阿塔瑞的不是IBM、苹果、康柏、世嘉、任天堂,而是阿塔瑞想入非非,不专注的功劳。

案例五、日本前六家消费电子企业不肯放弃任一领域,在过去的某10年中的财务状况如下:
1、 日本的日立企业涉足了相当广泛的多元化领域,在10年间,其销售收入为7186亿美元。但是,亏损却达到17亿美元。
2、 日本的松下电器集团同样进行了多元化、集团化运作,其结果是:在10年间,其销售收入为6647亿美元。但是,税后净利润为7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为o.1%
3、 日本的索尼企业涉足了电视机、录像机、数码相机、个人电脑、手机、半导体、便携式摄像机、MP3播放器、立体声音响、广播电视设备以及其他产品。在10年间,销售收入5561亿美元,税后净利润为48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为o.9%。
4、 日本的东芝企业进行了集团化、多元化运作。在10间,其销售收入为4770亿美元。税后净利润为8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为o.2%
5、 日本的富士通企业在10年间,其销售收入为4052亿美元。亏损却达到了16亿美元。
6、 日本的三洋电器集团在10年间,其销售收入为1636亿美元。税后净利润为2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为o.13%。

日本6家集团公司其销售收入总计29522亿美元。税后净利润总计为32亿美元,净利润率为o.1%。这样的投资回报根本不能够偿还银行贷款,更不要提投资人的收益分红了(在这一时期,日本银行通过把银行的基准短期利率降到零--零基准利率)。而与美国专业化的戴尔公司相比,其销售收入达到了2123亿美元,税后净利润为132亿美元,销售净利润率却达到了6.2%。

无数的事实证明,产品线延伸、品牌延伸、多元发展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害的,但是为什么企业的管理者还要这样做呢?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应该说,产品线扩张从长远来看是失败的,但是从短期来看却可能是成功的。
2、 企业进行产品线延伸、多元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司认为进行产品线扩张、品牌延伸可能比推出新品牌的成本更低,更加便宜。可惜他们忘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古训!
3、 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特别是职业经理人喜欢根据数字来运作公司。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对自己的决策不负任何责任。他们所要做的只是查看数字,然后更换掉“不合格”的部门经理。同时,通过品牌延伸、多元发展来完成销售数字的增长,为职业经理人的股票期权提供了保障。

应该说,进行集团化、多元化、产品线延伸的企业,在任何一个数字上的持续增长都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内部管理的问题、外部竞争的问题以及企业主力产品挑选的战略问题。

比如,ITT集团公司在最多时期拥有250个子公司。经过整顿后由3个独立的子公司组成。分别是:(1)ITT实业公司:经营汽车、军需品、电子产品。(2)ITT目标公司:经营饭店、赌场、娱乐以及信息服务业。(3)ITT哈特福德集团经营保险业务。----ITT集团曾经有过58个季度收入持续增长的历史。但是到了1974年,增长的势头就结束了。然后在一段时期的经营后就进入了负增长阶段。ITT最终还是剥离了相当部分的业务。
吴春芳
吴春芳吴春芳,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品牌定位战略专家,中国特劳特定位群管理者,原《鞋世界导刊》战略版COLUMN专栏作者 被“品牌新闻网”创始人兼CEO叶征潮先生誉为“中国定位研究第一人“ 十年深潜品牌定位研究,首创基于定位的“非对称性”竞争模式和品牌塑造“珍珠链”理论。
 中国企业 盲点 国企 误区 打造 品牌 企业 中国

扩展阅读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