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产生的经济学原因

 作者:张曙光    45

  既然腐败和贿赂行为者的成本与其受到的惩罚和谴责有关,也就是与反腐败和反贿赂活动的规模和效率有关,后者又取决于政纪法制、道德约束和意识形态的情况。如果政纪法制健全而有力,道德秩序和约束良好而有效,意识形态有力而成功,使人们相信现有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制度规则是正义的和有效的,并自觉加以遵守和维护,腐败和贿赂行为将受到比较严厉的惩处,其成本就很大,甚至像林青山和张子善那样,把老本赔光,腐败和贿赂行为就会受到抑制而较少发生。相反,如果政纪法制不健全,道德约束乏力,意识形态由于其与经验现实的矛盾加剧而动摇,对腐败和贿赂行为比较宽厚,反腐败和反贿赂活动缺乏效率,比如,下不为例,易地当官,党内处分等,腐败和贿赂的成本就很小,甚至为零,简直是一本万利或无本万利,那么,腐败和贿赂的泛滥就必不可免。腐败和贿赂的规模和程度就取决于腐败和贿赂与反腐败和反贿赂两种力量的比较,归根到底是取决于这两种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由此可见,笔者并不推崇一次性清洗和建立常设反腐败机构之类的作法,反腐败和反贿赂活动也是一种公共决策,也可能发生腐败行为,但认为这些办法基本无效也言过其实。人们其所以还在使用这类办法,就是因为它们还有一定的作用,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否定这些办法的同时,如果忽视了严明政纪,健全法制和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不能说不是一个不足。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从集中计划制度走向市场经济制度,实际上要把很大一部分公共决策变成私人决策,把这部分公共权力变成私人权力,因此改革过程就是一个权力和利益的转移或再分配过程。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进行权力和利益的转移或再分配?在人类历史上,自愿让出权利的事情是很少的,即使是自愿让出,也是迫不得已而已。实际上,权利的转移或再分配通常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强夺,二是购买。既然掌握公共权力和进行公益决策的人不肯轻易放弃和交出他们执掌的权力,改革又不能从其手中强夺,就只能采取交易的方式进行购买,于是就形成了权钱交换。在这种一般的、共同的形式下,既有法律和政策允许的交换,也有法律和政策不允许的交换,还有法律和政策尚未涉及的交换,界限很难分清。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非法的交换往往打着合法的招牌,合法的交换往往要通过和借助非法的手段来实现,一些变通的、非正式的权力转移中的交换往往有一个从非法走向合法的过程,情况更是错综复杂。这是由于,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无论是由政府供给,还是由个人供给,都会由于外部性的存在而发生供给不足,特别是要把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变成正式的制度安排,由个人实施的成本很高,且还要得到政府的认可,这时,通过贿赂的方式就可以大大降低个人的供给成本,由是腐败和贿赂往往不可避免,而改革中的很多变通措施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往往是先由腐败和贿赂行为涉足,再成为正式的安排。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了改革的成本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改革的结果能够缩小腐败和贿赂行为产生的客观基础,但是,改革过程却由于机制的变化和对原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瓦解作用等,为腐败和贿赂行为的滋生蔓延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不仅易于诱发腐败和贿赂,而且还会产生腐败和贿赂。是否还可以说,改革不仅要抑制腐败和贿赂,不使其发生革命,而且改革还可以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利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当然,这种利用又会产生消极后果,从长远说,并不足取。笔者的上述分析,决不意味着不要反腐败和反贿赂,而在于实证地说明改革过程中腐败和贿赂产生的特殊条件及其作用,至于政策规范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应当特别指出,人们都认为,改革是政府主动放权或让权,这种看法并不错,笔者也无意否定这一点,只是想把这里的问题讲清楚。既然改革是一个权钱交换过程,改革的结果是要把一部分经济活动从公共决策变成私人决策,即把一部分“公”权变成“私”权。在这种权钱交换中让渡的公共权力(利)非常特别,具体的让渡者并不是权力(利)的所有者,而是权力(利)主体的代理人,所有者无法直接进入权钱交换过程,而只能通过代理人进行具体操作。这样一来,在权钱交换中,就出现了三个交换主体和两种交易情况:三个主体是,权力(利)的所有者及其代理人共同构成卖方,与买方相对立;两种情况一是,如果这种交换只是发生在代理人和购买者之间,所有者的权力(利)并不变化,那么,代理人就可不断重复这种交换,所有者也可改变代理人,这样,腐败和贿赂就会不断地从这一权力(利)中产生出来,从而具有了发散的性质,公共决策就无法变成私人决策,市场化改革也无法推进。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在代理人和购买者进行权钱交易的同时或在这种交换的背后,所有者也放弃了这种权力(利),那么,这种交换就只能是一次性的,代理人就会失去代理人的资格,所有者不需要、也不可能重新寻找代理人。这样,以权钱交换为内容的腐败和贿赂行为就具有了收敛的性质,市场化改革才能真正向前推进。可见腐败和贿赂行为不仅有正负两种功能,而且有收敛和发散两种趋向和两种结果,认识这一点,也许对我们解决改革过程中的腐败和贿赂问题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既然在权钱交换中,卖方形成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对代理人的监督和激励问题。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在这一交换中不以权谋私或少以权谋私呢?一个重要的办法是使权钱交换尽量公开化,即采取竞卖的方式。这样既便于委托人监督交换过程,又可以使出让权力(利)的收入归它的所有者。这也许是改革过程中反腐败和反贿赂活动的一个积极而有效的途径。 

张曙光
 腐败,生的,经济学,原因,nbsp

扩展阅读

有一次,去一个老同学家里叙旧,聊天时,老同学谈了几个事情很有意思,老师和学生也常常在“谈判quot;。  老同学说,一个女孩子不剪头发,搞一种很时尚的发型。班主任和她说也没用。副班主任去找她的时候,

  作者:高定基详情


在中外企业文化高峰论坛上,我与心力管理的创始人——江苏黑松林粘合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先生邂逅相遇,他送给了我一本新作《心力管理》书,并就心力管理等话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撞击探索。对他的敬佩之感油然而

  作者:陈步峰详情


有不少学经济和以经济学为职业的人正在掀起一股批判经济学数学化倾向的浪潮,认为经济学存在数学愈发严重滥用的情况,主张经济学跳出数学模型的抽象世界,回到真实的世界中去。我很钦佩这些朋友对经济学关注的热忱,

  作者:郑伟详情


高升油田现有油井1682口,属于稠油区块,一般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采。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注汽轮次的增多,井下状况日趋复杂,20的井存在套管损坏问题。高3618部分井现在采用火烧油层,降低原油黏度的开

  作者:马云龙详情


GDP增速快要破7啦!政经界的忧虑,很快蔓延到企业界,乃至社会大众。经济增长的速度,对我们太重要了,以大为美的心理,极度依赖快者为王。经济的基础的薄弱,后者居上的雄心,高增长速度完胜高质量增长。7的经

  作者:叶敦明详情


经济学随记   2022.10.27

经济学随记之一  1.科技的发展使不可再生资源相对有限,合理的开发并不等同于最大限度的开发,适宜的使用外部资源是保证国内生产长久发展,而真正的长久发展必然是重新对发展的审视  2.能源进口可以是能源价

  作者:赵晋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