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的定向开发
作者:潘文富 316
在常规的厂家招商方式中,满天撒网式是实际的主流模式:多接触,多沟通,反复跟进,确定合作。虽然有些厂家也会设定开发模型,诸如对招商对象在公司规模、经营能力、资金实力、人员团队、行业经验、终端网络等方面有所要求。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厂家招商,是被经销商所挑选,而不是选择经销商。
客观的来说,厂家在招商阶段,面对的经销商群体是广泛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规模,不同的经营特点,不同的发展取向,甚至,各经销商所关心的重点也是各有不同的,经销商自身情况的多样化,对厂家的招商人员来说,就意味着巨大的麻烦,诸如:
1, 针对每一个经销商都要做单独的了解工作。
2, 每个经销商的合作机会和切入点都不一样。
3, 要为每个经销商设计沟通方案。
4, 招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无法共享,毕竟经销商都不一样。
5, 在经销商之间,难以发挥横向促进作用。
6, 开发进度慢,时间长,综合开发成本高。
所以开发几百个经销商,就得要做几百套不同的方案,工作量太大,也不利用招商工作的标准化和招商人员的培养。
建议调整思路,将开发对象进行清晰的量化明确,以某个老厂家的经销商群体为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开发,相关因素如下:
1, 选择同行业,但不同品类的厂家。例如做酱油的厂家招商,可选择做粮油的厂家。
2, 产品的档次和零售渠道尽量接近。
3, 经营历史较长的老厂家,经销商布局基本完整,哪些城市该设立经销商,哪些城市不值得设立经销商,已经很清楚了,设定招商目标时,直接参照复制即可。
4, 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增补,老厂家旗下的经销商数量方面应该是足够的。
5, 能与厂家合作这么多年的,还没被淘汰的,质量方面还是不错的。
6, 同一行业,同一个厂家旗下,存在的共性特点应该较多的,至少,了解起来也省事多了。
7,研究这些经销商在渠道和终端布局,业务团队质量,物流配送能力,社会关系资源,资金能力,淡旺季,年度业绩量,毛利与净利点数等方面存在的共性特点,与自身的产品运营之间,是否存在匹配度。
8,当前这个厂家,在与经销商的合作过程中,对经销商没做好的环节,或是经销商所存在的痛点,进行重点收集研究,这些问题和痛点,即是今后在招商沟通中,作为抓手所在,可以迅速让经销商感同身受,获得认同感,提升沟通质量。
9,所有的招商工作,都会涉及到自己产品在经销商公司的定位问题。所谓产品定位,即是这个厂家的产品,在经销商当前的产品群体中,是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作用,是跑流量,是做品牌,是用来开发终端客户,还是赚利润。既然面对的是同一种的经销商,一次定位设定,同类型的经销商都可共享。
10,开发同一种类的经销商,遇到的问题,是会趋同的,所总结的技术方法,也是可以合并的。
11,已经开发成功的经销商,对其他尚处于招商接触状态的经销商,也能发挥一定的横向推动作用,毕竟大家都是一个厂家的经销商,互相之间认识的可能性较高。这熟悉的朋友推荐,肯定要超过单一的厂家业务人员推荐。
12,在开发推进规划中,可进行连片开发,即是一个城市挨着一个城市的进行开发,形成连片的经销商分布。
13,在今后的市场运营中,连片的经销商分布,对厂家业务人员的市场走访,厂家跟进力量的人员调动,各类促销资源乃至借货调货等工作,都较为方便。
潘文富,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经销商课题研究者 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中心《经销商管理师》《卖场管理师》职业标准起草人 《经销商经管技术交流》杂志主编 扩展阅读
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锻造 2025.11.05
对于厂家来说,提升业绩最快的办法就是招商,增加经销商数量,突破一千家经销商,哪怕经销商平均只有十来万的年度业绩,那也是过亿了。虽说品牌宣传和产品创新也能提升业绩,但速度上相对较慢。但是,若是厂家本身规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破 2025.10.21
公司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思想。若是老板的思想固束了,甚至是僵化了,公司也就进入停滞状态了,接下来,就看公司的底子有多厚,吃老本还能吃多少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遇到问题就托关系找人来解决问题。在市场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赚钱吗 2025.10.14
经销商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靠产品的进销差价赚钱。按说,每个产品都要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理论上来说,产品卖得越多,老板也应该赚得越多。但事实上会有两个问题:1.增量不增利。甚至是倒挂,也就是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招商之前的简单自我评估 2025.05.22
别再抱怨招商难招商成本高了,作为厂家,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招商体系,基本工作是否健全,细节是否到位,观念和措施是否有创新。1.是否有明确的经销商模型?2.是合作导向,还是贸易导向?3.是否有深入了解经销商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推进逻辑 2024.12.25
对于经销商来说,基于产品经销来赚差价,目前还是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卖产品是通过终端售点来实现的,终端数量决定了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而终端质量则是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总而言之,终端售点,就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经销商 2024.08.08
几乎没哪个厂家的经销商群体是整齐划一的,几百个经销商就是几百种样子,各经销商的规模、实力、发展取向、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指标千差万别。这也是经销商管理难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体系,很难包容花色各异的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11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28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4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3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3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1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29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2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