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工具—语言使用

 作者:寇北辰    419


语言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工具。换句话说,关注企业语言使用的技巧和效果,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效益。那么,企业中如何使用语言?我们把语言的使用分为在内部交流和外部沟通。前者是指企业内部人员之间或部门之间语言的使用,后者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代表企业同外界沟通中对语言的使用。

1.语言在企业内部的使用

企业内部语言使用的目的是通过交流使大家通力合作,顺利实现企业目标。达到此目的的途径有:一是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二是寻求合作的利益点;三是培养融洽和谐的人群关系。

企业内部语言交流可以分为同级之间的交流和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同级之间的交流是指在组织系统中层次相当的个人或团体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组织内中层各部门、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一般员工在工作上、思想上的相互沟通。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则是指在组织系统中层次相异的人员或团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包括管理者对员工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沟通和团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

2.语言在企业外部的使用

企业外部语言使用的目的是通过交流使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外部对语言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各方面。

首先是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这是因为企业必须依法成立、守法经营,那么就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其次是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产品或劳务,要在人群中发现潜在顾客,必须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才能实现,宣传中的语言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再次是企业与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如双方即将或已经进行合作,是否达到了共赢的效果,是否还有遗留问题等。最后是-全球品牌网-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沟通,有一句话说“对手是你迈向成功的另一只手”,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良好沟通不仅可以稳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还可以增加企业的影响力。

四、语言的衡量标准和使用效果

我们一直强调,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掌握好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工具,对企业效益的增加、地位的稳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怎样使用才算是良好地使用呢?雍容的、典雅的、激烈的、平淡的语言都未必是最好的,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个衡量标准就是: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起积极作用的语言都可以被认为是正确地使用了语言,当这种积极作用发挥到了最大程度,就可以认为是恰当地使用了语言。李素丽在十米车厢中创造了举国瞩目的业绩,除了她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还与她艺术化的语言密不可分,以情暖人、以“场”促人、以理服人、以新引人、以甜动人,因此说她在具体的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使服务工作插上了翅膀。
寇北辰
寇北辰寇北辰,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寇北辰先生,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著名管理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五行管理学创始人,现任中国农大MBA导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上海巨鹏企业总裁
 现代企业 核心 竞争 现代 工具 语言 使用 企业

扩展阅读

对于求职者来说,简历就是敲门砖,对招聘的企业来说,招聘广告就是公司的旗帜,是否足够大,是否活跃,是否能吸引人。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求职者,尤其是00后求职者的特点,在招聘广告内容设置上,可

  作者:潘文富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2024年5月8日—5月10日,姜上泉导师在深圳主讲第234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外运、陕投集团、美卓集团、温氏集团、岗宏集团、开立股份、深圳第一健康医疗集团、深圳英驰供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