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撒什么种?

 作者:叶敦明    138

打开手机APP,各色大企业、大腕、明星、网红,完全填满了空间,快速刷屏也不能摆脱他们的视觉占有。一个以普通制造业立足的国度,人们的心思意念,却十足地跑偏到虚拟世界中,中高端制造、质造、智造,也就只能是虚晃一下的自我安慰用语。


什么时候,一个普通的技工,他的故事,也能在不错的APP里崭露头角,我们的制造才会有社会舆论的真心支持。他们在岗位上的小创新,小发明,他们用手造出一个个我们日用的产品。透过产品,去体会它们的制造者,手中的无生命产品,才会鲜活起来。一个产品,一个人,一段故事,一种情感,我们才有可能懂得“惜物”。无止境的消费狂热,其实就是在消亡中抓住自己,这个时代的逻辑,大多是悖论。一个人毁掉的越多,他却越有魅力,其他受害者们纷纷效仿,当更多人希望成为施害者,那受害者又会是谁呢?


媒体行业,也在推波助澜。他们把信息发送,当成一种生意,类似于信息批发商,什么好卖,就卖什么,至于这个商品的品质,那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媒体更像种子批发商,他们撒播出去的信息,会引发更多的子、孙信息。若是撒去的稗子多、而结果实的好种子少,那收获的只能是繁华过后的贫瘠。人们拥有的信息不可胜数,而内心的饥渴日胜一日。


李海鹏,也许是国内媒体变迁最好的见证人。《南方周末》成就了他“最好的特稿记者”美誉,好新闻、好故事、有深度,成了国内顶级媒体的风向标。可是,好故事越来越少,媒体受众越来越喜欢追星,内容深度让位于新鲜度。李海鹏跳槽到《人物》,恐怕就是想在有影响力的人物身上挖掘深度故事。


再后来,他转战《时尚先生》,这本杂志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国内排名靠前,然而,他又辞职了。这次,他选择了同样追求好故事的韩寒旗下的《ONE》,在好内容生产商的基础上,还要转型为好的变现商,好故事出版成书,或者编成好剧本,卖给韩寒的亭东或其他影业公司。


就连李海鹏和韩寒这对国内最佳内容生产商,也不得不面对商业的莫大压力:再好的故事,若是不赚钱,也就无法继续生产下去。这一点上,他们还真的要多学习迪斯尼、PIXAR、宫崎骏,一个原创好故事,演绎成电影、动漫,人物形象成了商品的标签或真实的体验(迪斯尼乐园)。


好故事,若仅仅停留在文字上,难传播,也不好赚钱。找到并养好生产故事的高手,本身就要花费很多,若不能在商业上赚取成功,这些人迟早会走路的。也难怪,好的艺术家,都希望自己成为毕加索,名声、地位与销路,在活着的时候都一一兑现。没几个人愿意做梵高,死后名声再大,也无法弥补活着时的穷迫与困苦。


原来,媒体的种子,不是好故事,而是好的商业出路和结果。百川归大海,一切归商业,以金钱丈量事业和人生的世代,有谁能逃脱此咒诅呢?


之前,我手机上有一个APP:今日头条,出差的高铁上,时不时翻看一下。以最小的时间投入,换取最多的新闻信息量,成为一个高效信息达人,我一开始的如意算盘便这样。看久了,发现自己有了新闻依赖症,半天不看或看的少了,就感觉一种饥渴,生怕被正在发生的事情给屏蔽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最终的解决方案:删掉它。算起来,一年多的时间,每天浪费30分钟或更多,多少有意义的时间,变成了无意义的刷屏。过不了多久,我有迷上了汽车之家,没事就瞅瞅最新发布的车辆,有时也看看汽车技术。边看边安慰自己:做工业品营销培训的,当然要对集技术、产品、营销和品牌与一身的汽车多关注。其实,也就是把各种别人精心编撰的信息,再去按照自己的想法二次组装。源头信息质量不高,二次组装也难有多少成效。


又是一阵纠结,要不要删掉汽车之家APP?一次简短的祷告之后,明白了迷恋信息的危险,这次果断删除了。就连女儿都觉得有点诧异:这么喜欢看车的人,居然能忍住不看汽车之家了?


媒体也学着做平台,一个无边无际的虚拟空间,可以充斥每个人、每个时间点,都想看的信息。极少数信息是源头新闻,绝大多数都是随之而来的各种杜撰。这个平台牢牢地占据了受众的目光与心理空间,慢慢地把受众带入到一种“无须思考、无须探究、只管享受各色美味信息大餐”的愚妄境地。


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中,服务业被寄予厚望。而媒体行业,又是服务业的领军者,他们该向当代人撒什么样的信息种子呢?


第一,真理的种子。


这个要求未必太高了,媒体已然脱去了道德至高者的外袍,毅然披上了商业化外衣。很多信息,他们未必较真,也不加探索,只要给足利益。不出事,便是媒体的底线了。


第二,真实的种子。


好吧,那就退而求其次。若有些信息一是不能确认,那就主动承认,并事后加以不差。不能利用自己残存的媒体公信力,去诱惑一些软弱的人信以为真。也不坐收鹤蚌相争的渔翁之利,客观地报道或评说一个事件,不急于下结论。


第三,真情的种子。


社会分层化日益严重的当下,不仅要主动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的利益呼喊,为他们的苦难发生,还要试图层层破解这苦难的内在机制,让掌权者看见和听见,并对他们的决策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名人、富人乐于编织的幻影,媒体克制自己不再去同流;时髦而毒性大的垃圾信息,也就别再去推波助澜了。


祝愿媒体洒出更多的好种子,落在肥沃的地土中,结实百倍,这便是媒体的价值所在,也是使命所存。

叶敦明
 媒体,什么-top

扩展阅读

当前,电视媒体走向媒介融合的脚步越来越快,而2013年的主题词将是“电视媒体的移动化融合”。微博已经公认为电视媒体打造全媒体阵营的重要阵地,而仅上线两年微信,却成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通讯应用,将

  作者:李丹详情


在位于北京CBD中心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搬来此处办公的凤凰网COO李亚。  在见到李亚之前,他微博上题为《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和《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的博文给记者留下

  作者:李欣详情


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说门户在升级自身的门户“基因”并不为过。而作为我们研究样本的凤凰网,经过连续多年高速成长,已经进入中国前四大门户。那么,凤凰网成长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样的结果又是怎么形成、发

  作者:李欣详情


在网络视频、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日新月异的当下,互联网的入口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搜索和门户,即时通讯、垂直网站、导航网站、视频网站、微博、SNS、微信、App等等都在构建新的入口。这

  作者:李欣详情


限购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让汽车市场形势严峻。据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汽车行业进入了年增长率10左右的微增长时代,而“逆势增长”的中西部地区和中低线城市成为汽车厂家的必争之地,刺激

  作者:李欣详情


 世界上再无聊的,恐怕比不过现代媒体了。  人间再无耻的,恐怕也非现代媒体莫属了。  打开报纸,看到的是什么?浏览网页,跃入眼帘的是什么?扭开收音机,什么广告冲耳而来?不言而喻。我敢断言:从电视、广播

  作者:李名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