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访谈:威卡特重工的各说各话(上)
作者:叶敦明 220
威卡特是一家切割机生产销售型企业,15年前从切割机电源国际品牌的销售代理起家,现已在国内几个主要区域逐步建立起较为宽广的销售网络,生意也一度红红火火。后来,国际品牌纷纷在国内设厂且自建销售网络,国内总代理就被区域级代理商取代,威卡特“被迫”走上二次创业之路:立足整机,发展配件,自创品牌,自建网络。生意人摇身一变为实业家,全新的战略谋划和营销布局成为了摆在老板眼前的当务之急。
电话响起来了,一个语速较快、措辞得体的女士,直截了当地对叶敦明说明了她的意向需求:战略诊断与战略规划。这位关小姐很是细心,之前就在网上阅读了不少工业企业营销方面的文章,对工业企业营销的战略需求有了一些模模糊糊的认知和感觉。经过一番电话交谈和后续的几次QQ交流,一次深入的企业访谈就此敲定。
访谈过程分为两轮,第一轮是初步访谈,主要是进行一次现场信息捕获,配合之前的远程人际交流和网络信息搜集,方便叶敦明对客户企业形成一个框架式的总体判断。而第二轮深入访谈,则是由叶敦明带着针对性的问题和开放式的话题,与威卡特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一次信息对等的头脑碰撞。第一轮访谈通常都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明知他们说着前后矛盾的话,也不好轻易亮出自己的观点,一则是因为自己对企业了解的不够,二则是要让客户置身于一个放松的“倾诉”环境。
通过第一次访谈,叶敦明发现有三个现象值得深入交流,这些问题看上去不太起眼,若不细究的,容易被认为是并不关乎战略本身的细枝末节。请各位先分享一下叶敦明的经历,然后我们再接着往下细聊。为了保密起见,企业和管理层名称已经改动,且信息也只是相对浅层、无须保密的行业公开信息。
一、不起眼的三个细节,注定了访谈使命的不简单
1、豪华的办公楼,小县城的西洋镜
因为上海OEM组装车间很狭窄,不能满足规模生产,继续扩大的成本又高的惊人,所以威卡特的老总决定将企业搬到安徽老家的一个县城开发区,于是乎,一片空地上傲然挺立起规模不小的车间和五层高的美式办公楼。在整个开发区,就找不到第二家外观这么漂亮的办公楼。这下好了,只要有领导来视察,管委会就必选威卡特作为样板展示工程。面子是挣足了,可仅有的几千万启动资金也都用在厂房、办公楼建设、装修和设备购买上。
而且,小地方常见的好大喜功,也深深地感染了企业领导人,经理室都在30-50平米,总经理办公室足有200平米,只有五层高的办公楼居然用上了电梯。面子工程也有一些好处,可以让银行贷款人觉得有硬性资产作担保,新来的员工会感觉小环境蛮不错。
2、企业家二次出山,梦想替代思路
作为一名核心骨干,富总10年前移民美国,涉足注塑行业,现在看到国内发展形势大好,他又打起兴办实业的主意。先做了几套整机,四处参展,并不断约请媒体报道自己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战略构思。行业元老、海外企业高管经理、高科技产品、核心专利技术,几趟组合拳打下来,富总还真赢得了不菲的启动资金,一个最懂技术的代理商,俨然成为产业新方向的领航者。然而,个人梦想与企业战略思路都有着一定的理想成分,但两者又存在着质的差别。
3、团队缺兵少将,公司运作七拼八凑
中高层核心管理人员,还缺少副总、总秘、质检经理、研发经理、销售总监、售后总监等关键岗位,目前的一线员工和班组长,大多来自其他不相关行业,对切割机知之甚少,就连工程部的工程师们,就还要6-9月的培养期才能勉强应付图纸校对等基础工作。
第一访谈发现的上述三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高度注意。客户企业的规模并不大,人员数量不多,组织结构也不复杂,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次例行访谈,其实内中矛盾丛生,若不深入思考并发现按其中的缘由,恐怕访谈就会变成走马观花。另外,工业企业的访谈与消费消费品企业相差较大,必须要在访谈提纲、访谈人员和访谈方法上多做准备。第一,多琢磨一下该行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普通的咨询师属于文科式思维,对于逻辑性特强的工程技术心有余悸;第二,细心盘点一下手头的二手网络资料,对访谈对象理出一个大体的思路,如此,访谈过程才会不被动;第三,运用行业演变和战略思维模型,勾勒出行业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多维坐标图,从而避免访谈时误入不必要的思维陷阱。
第一次访谈结束后,我的同事有点郁闷,看似光鲜的一家工业企业,其实内部管理和人员状态都很不如人意。第二次访谈的重点就是要找到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后期的战略规划提供真实的起步点。有了第一次访谈的铺垫,第二次访谈就直奔主题,两天忙碌下来,感觉到所有的疑问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逻辑上也能串得起来了。从第一次访谈的三个细节,再到第二次访谈的深挖根源,我的同事有了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
二、高层管理团队的理念分歧大,是磨合期的正常现象吗?
第二次访谈我们是有备而来,单刀直入、围绕主题,访谈的效率较之第一次访谈高出很多。有了人际上的熟悉,也不用担心话题的尖刻,而且当被访谈人东拉西扯之际,还可以及时地把他重新拉回到话题自身的轨道。一次访谈如探路,二次访谈如栽树,坑刨得越深,根就会扎的越深越正。在威卡特重工的二次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分歧点,而且分歧程度还不小,以至于让人感觉他们谈论的不是同一家公司。
1、总经理,工程师变“赌徒”
富总身上散发着技术出身的人特有的执着和自信,但缺少清晰的战略思路和管理运作能力,个人的设想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企业的发展战略。10年光阴荏苒,海外的职业经理人历练,让这个曾经的工程师觉得自己是技术和管理的两面好手。然而,他的赌注却下的比较分散:一会儿觉得应该从整机开始,树立在行业的权威形象和影响力,然后规模化生产配件耗材,利用整机的品牌认同促进耗材的大批量销售。一会儿,又觉得这样做太慢了,而且资金口子又会开的很大,不如直接投产耗材和电源主机,直接攻取国际品牌的价格软肋,至于整机嘛,则可以顺带生产一点做做样子。
在资金管理方面,因为自有资金极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所以,他觉得应该通过申请技术专利带动政策性支持,从而利用“软性预期”促动更多银行“主动”放贷。用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的确高明,但这种借船出海的玩法必须建立在管理到位、业务力强基础上,否则仅有的“米”吃完了,下一次又如何开锅呢?
而在销售管理上,他主要负责造船厂等几个大--客户,每次与客户交谈的都是产品技术优势和性价比,却没有从根本上让客户对自己的企业产生信赖,业务拓展主要停留在客情交往上。没有大客户营销的能力,却梦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当然,工程式赌徒,伪装性很强,因为他们往往从你不懂得技术和行业发展开始,让你逐步进入到他的逻辑迷魂阵,一切看似疯狂的事情却变得顺理成章。
扩展阅读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第258期食品企 2025.06.12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 2025.04.18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 2025.04.16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 2025.04.16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2025.04.14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 2025.04.14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6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6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5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4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7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