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人员能力弱的必然选择
作者:潘文富 256
潘文富/经销商研究者
对于基础业务人员来说,跑业务,即是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
业务人员自己的业务能力,往往也就决定了对客户对市场的工作效能,决定了业绩产出,乃至决定了自己的收入,理论上来说,持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就是在持续提升自己的收入。
道理谁都懂的,但能保持主动学习的业务人员还真不多,为什么不学?
1, 觉得自己业务能力已经很强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需要学习
2, 产品太烂,老板太抠,客户太拽,这是根本问题,不是我业务人员的技术能力问题
3, 也想学,但公司不组织不安排,老员工的传帮带所给予的内容非常有限
4, 觉得这是为老板在学习,提升业绩,最终还不是为了老板多赚钱,不高兴学了,这点很像孩子觉得自己是在为父母读书,不高兴就不读了。
客观的来说,市场环境是持续在变化的,公司也是持续在进步升级,对业务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业务人员当前所掌握的职业技术,其实是一直在折旧,就像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所学的知识就已经开始折旧了,所谓的业务难做,更多是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环境已经脱节了。面对越来越复杂,越精细化,越专业化的操作要求,业务人员的能力已经明显弱了。
谁都不是傻子,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水平,业务人员心里还是有数的。但是,又懒惰又不肯上进,在自身业务能力弱的前提下,业务人员必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或是在公司里的生存方式,诸如:
1,选择性的工作
即是选择那些难度小压力小的工作,例如好卖的产品,好打交道的客户,可以简单重复的执行工作等等。至于那些销售难度大的高端产品或是新产品,或是有难度的大客户,需要费精力来开发的新客户,统统扔到一边。
2,强调各种困难
尽量放大当前的各种困难,强调竞品的强大,强调公司自身的不足(而非自身的不足),强调历史遗留问题的阻滞作用,添油加醋甚至是无中生有。
3,干掉出头的同事
在一个团队里,总会有几个比较积极上进的同事,在业务能力弱的业务员看来,这些人就是眼中钉肉中刺,不能让他们太突出了,这不体现自己的消极和无能嘛。于是,各种风凉话,泄气话,联合其他同样能力弱的业务员来孤立积极份子,暗中使绊子等等手段纷纷使出了,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大家共同懒惰共同弱化的“和谐”局面。
4,回避监督
老板更不是傻子,也会针对性的导入管控措施,诸如量化工作标准和考核,增加各类监督手段等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业务人员也就研究各种躲懒的办法,来与之抗衡。有些业务人员在业务技术的提升上不愿意花心思,但在逃避监管方面却是潜心研究,成果斐然,且乐于与其他同事分享。
当然了,员工的能力弱化,更多的原因还是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诸如:
1, 老板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或是过于相信员工所强调的各种客观原因
2, 对每个岗位所要具备的职业技术,没有量化标准,自然也就对比不出来每个员工究竟弱那几个方面,往往只是从感性角度觉得员工的能力还可以的
3, 对员工的技术学习没有体系,只是简单的让员工自己学,更多是让老员工带一带而已,其实,这老员工带新员工,带出来的结果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
4, 舍不得在员工的职业技术能力提升方面的花钱,尤其是持续的花钱,尤其是员工当前表现不佳,老板更不愿意为他们花钱,员工的工作效能得不到改善,一直就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说这么多,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员工的无能,最终还是要由老板来买单的。
潘文富,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经销商课题研究者 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中心《经销商管理师》《卖场管理师》职业标准起草人 《经销商经管技术交流》杂志主编 扩展阅读
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破 2025.10.21
公司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思想。若是老板的思想固束了,甚至是僵化了,公司也就进入停滞状态了,接下来,就看公司的底子有多厚,吃老本还能吃多少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遇到问题就托关系找人来解决问题。在市场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赚钱吗 2025.10.14
经销商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靠产品的进销差价赚钱。按说,每个产品都要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理论上来说,产品卖得越多,老板也应该赚得越多。但事实上会有两个问题:1.增量不增利。甚至是倒挂,也就是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 2025.04.18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终端变革下服装营销渠道的选择 2025.02.18
北方人所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服装的营销渠道也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如果要解决服装营销渠道的问题,首先应明白什么是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是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后消费者或最终产业用户转移时,直接或间接
作者:郑磊详情
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推进逻辑 2024.12.25
对于经销商来说,基于产品经销来赚差价,目前还是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卖产品是通过终端售点来实现的,终端数量决定了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而终端质量则是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总而言之,终端售点,就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经销商 2024.08.08
几乎没哪个厂家的经销商群体是整齐划一的,几百个经销商就是几百种样子,各经销商的规模、实力、发展取向、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指标千差万别。这也是经销商管理难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体系,很难包容花色各异的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4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25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36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48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19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56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27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29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