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客人共进午餐

 作者:高扬    322

邀约客人共进午餐已经成为一种商业习惯,但如何才能体现素质和形象却大有讲究。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能使人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在现代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讲,礼仪不只是社会生活对个人的要求,更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2012年6月的一天中午,美国《金融时报》商界领袖撰稿人乔纳森?福特,邀请礼仪专家伊登?柯林沃斯共进午餐。不像其他外国企业家都曾想与中国人做生意,哪怕是卖给每个中国人一把牙刷,伊登?柯林沃斯的理想则是把礼仪推销给中国人。柯林沃斯原是杂志主编,一度还担任过赫斯特(Hearst)出版帝国的高管,之前,她还在纽约过着社交名媛的生活,游刃有余地应酬于画廊开张与慈善晚宴之间。

伊登.柯林沃斯计划在中国设立一所淑女培训学校。把举止、礼仪以及教养之精髓传授给雄心勃勃的新一代年轻人。她的新作《增加好感之道》(The Tao of Increasing Your Likability)不久后将正式推出,其第一步宏伟计划就是教会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做到如何喝汤时不出声,互相恭维以及“和而不同”。

不巧,那天与柯林沃斯约会,理应提前到场的乔纳森却阴差阳错迟到了,为此他感到十分不安。然而柯林沃斯一点也没在意,而且就他提前告知一事还好好地赞扬了他:“就行为而言,您做得无可挑剔。”

柯林沃斯认为,中国这几年从乡村生活向城市生活快速过渡,结果在城市年轻人中造成了“社交断层”。这些年轻人所关心的就是最新的通信技术、手机、社交媒体等东西,却缺乏“互相交往的从容与自信,甚至在自己年龄段的群体内也是如此。”她甚至认为,中国很多人知道如何去做事,但不知道如何做人。

良好的行为举止可以避免不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人犯社交错误,反之亦然。比如,当女士伸手向男士致意时,柯林沃斯所给的建议是,女士的手臂与手指应保持松弛状态,“因为欧洲人的习惯是男士要抬升一点女士的手,然后略微鞠躬致意”。而男士之间的握手应短促、有力与热情,而且目光要直视对方。建议不能“在人行道上吐痰、在餐桌上打嗝以及不用手帕擤鼻涕”等。

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那天的午餐接近尾声,只见柯林沃斯用餐巾纸轻轻擦了擦嘴唇,此时服务员拿来了账单。她客气地表示了感谢,然后起身离开,从容赶赴下一场约会。当服务员走到跟前取走她的餐盘时,乔纳森才如梦初醒,她实际上啥都没吃、啥都没喝。也许她等着下一个约会要应酬,也许是她不喜欢这里午餐的食物,抑或她还有什么其他禁忌,但不管怎样,她假装用餐装得何其逼真。

国际礼仪专家建议我们,邀请客户共进午餐时应注意如下8个商务礼仪:

1、 选择靠近客人办公的地方;

2、 提前通知午餐约会并确认;

3、 不要开门见山就洽谈业务;

4、 避免点吃起来复杂的食物;

5、 不要端错属于客人的饮料;

6、 不要把手机等放在桌面上;

7、 急也要避免拿餐具作道具;

8、 用卡消费会看起来更专业。

高扬
 如何 客人 午餐

扩展阅读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如今中国网民上网的主流行为已偏向移动化,用户的媒体消费形态也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作者:李欣详情


3G门户旗下GO桌面品牌,被打造为一个活泼有趣、自信睿智、年轻专业、不断创新进  取,真诚对话的掌中“极客”形象,并走出国门,得到了全球用户的关注和赞许。  受邀参加Google I/O大会前夕,3

  作者:李欣详情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从品牌传播到落地销售,从新车上市炒热概念赚足眼球,到引导用户实际到店进而购买,是一个长期而漫长、体系化整合传播的过程。在80、90后汽车消费主力军关注的众多内容载体中,视频能够最直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