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扶正祛邪”过程

 作者:寇北辰    296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家庭或者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一个健康肌体,长期以来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即使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他们的国家管理或企业管理中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就中国而言,管理出现各种问题也就不再稀奇。我们在看待一个管理问题时要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才能达到更深层次的认识,比如说:很多人都说西方国家管理要比其他国家好,如果不能以正确方法去学习思考就会使认识停留在表面。西方国家或企业在管理中相比较而言比中国好,但还是存在不少社会问题,如分配不公平、就业、经济管理、穷富差距大等问题。如果管理得当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企业问题如美国金融企业倒闭、日本丰田汽车质量问题,种种问题集中暴露了西方企业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为什么人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类素质整体上提高了,天天都在谈管理、学管理、研究管理,但依然出现很多问题?其原因在于管理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马克思讲过,“矛盾的存在是事物发展的始终”,这说明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管理活动而言,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往往会看到,在管理活动中旧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现,也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是管理活动发展的常态。世界上没有绝对最好的管理,每个国家、组织和企业的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世界上只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本土化管理方法。但是,管理有一个共性就是:管理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完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犹如中医学中治疗疾病的‘扶正祛邪’,在管理过程中就是一个“扶正祛邪”过程。

我们看看中医学对扶正祛邪的基本原理的解释。扶正:扶正是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理,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祛邪是遵循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即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那么,在管理实践过程中与人体健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管理人、事时都可以采用“扶正祛邪”这种方法。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人,任何事都离不开人去做,离开人任何事都无法做。管理的目标是要通过人来实现,但由于人存在观念问题、行为问题就会导致不同的效率,得到不同的管理结果。此时,企业需要不断地“扶正祛邪”才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管理活动应从三个层面进行“扶正祛邪”。具体如下:

第一,从观念上进行扶正祛邪。通过不断学习引导教育提高企业人对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愉悦感。使企业人积极主动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从行为上不断引导纠正,使人们遵守工作流程及工作规章制度。

第三,从结果上寻根溯源,不断找出差距,不断引导教育,使人们的工作符合岗位标准要求。

“扶正祛邪”管理遵守的第一原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于持续性。如果缺少了持续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人都不会做好管理。
 

寇北辰
寇北辰寇北辰,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寇北辰先生,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著名管理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五行管理学创始人,现任中国农大MBA导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上海巨鹏企业总裁
 扶正 过程 管理

扩展阅读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寓言故事:一个农家挤奶姑娘头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amp;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

  作者:李文武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杰诺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3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杰诺电器2024年精益管理项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年1月23日,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项目启动,立久佳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2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立久佳运动器材20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