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克:谈网络整合营销体系中的IM营销策略

 作者:刘杰克    747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商业角逐的主战场,这一趋势也为今天的企业家与市场营销人士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作为被最频繁使用的互联网应用之一的IM即时通信工具,对企业营销力的影响也随之不断增长,IM工具从最初的仅限于个人用户间的信息传递功能逐渐普及到各种商务领域。从总体上看,IM营销正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市场策略,从个体上看,在一些企业尚处于观望之中时,另一些企业则早已通过借助即时通讯工具开发市场,拓展业务而获得巨大利益。那么,企业究竟应如何有效地发掘其营销价值,实现成功的IM营销?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品牌与网络营销专家及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IM营销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什么是IM营销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网络营销实战——中小型企业如何借网络营销实现战略突围》中的IM营销论,IM营销是企业以各种即时IM工具为平台,通过文字、图片、活动等形式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及销售产品的一种策略,IM为英文Instant Messaging 的缩写,译为即时通信或实时传讯,IM营销因此也可称为即时通讯营销。目前国内常见的 IM 工具包括腾讯QQ、MSN、微博桌面、淘宝旺旺、飞信、微信等。

作为即时通信工具,IM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即时信息传递,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无论是品牌推广还是常规广告活动,通过IM都可以取得快速的营销效果。IM营销是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商机挖掘、实现在线客服、开展病毒营销,是继电子邮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后的又一重要营销方式。与其他非即时通信工具相比,IM营销有效的解决了信息传递滞后的问题,可以实现企业与客户无延迟、全方位的沟通。IM营销凭借其互动性强、营销效率高、传播范围大的优势和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

二,将IM平台视为企业与消费者的最优接触点和综合性的营销平台

网络营销是建立在新的时空观念上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极大地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网络拓展了企业的营销空间,利用网络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全球各地的消费者服务,也使得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有了更密切的交流与联系。

根据《营销三维论——低成本打造强势品牌之路》中的互动营销论,刘杰克老师认为,IM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即时信息传递。即时的在线交流方式可以让企业掌握主动权,而通过分析用户的注册信息,如年龄、职业、性别、地区、爱好等,以及兴趣相似的人组成的各类群组,针对特定人群专门发送用户感兴趣的品牌信息,能够诱导用户在日常沟通时主动参与信息的传播,使营销效果达到最佳。另一方面,IM传播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企业可以通过IM将信息在第一时间告诉消费者,有效传播率非常高。这一特性让其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在线咨询及时解决问题,同潜在访客进行即时互动,并能够主动发起沟通,有效扩大的营销途径,使流量利用最大化,也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可能性。

企业应充分利用IM 工具的即时性,让IM成为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渠道之一,利用IM来创建或加强客户忠诚。将IM与CRM(顾客关系管理)有效的整合,与企业的CRM系统相结合向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将IM与CRM无缝的连接起来,基于CRM系统和数据库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户服务,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已成为竞争的重要一环。

某快餐公司曾以MSN这种大量年轻白领使用的网络聊天工具为平台开卖盒饭,销售一度取得巨大成功。其创始人意识到所面对的消费客户群都更青睐“聊天文化”,同时每个人几乎都有一个MSN账户,对这些年轻消费者而言,键盘鼠标远比电话更亲切、更方便。因此,利用MSN平台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贴心伺候主人,和顾客形影不离的角色,既能使唤它送来午餐,还能解闷聊天,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亲和力。面对这样一位亲切的、有求必应的、耐心的“午餐秘书”,消费者自然会被吸引。由于准确把握了网络时代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方式,利用这种创新的方式使许多年轻的消费者成为了其忠实的顾客。

刘杰克
 营销策略 合营 杰克 整合 策略 营销 体系 网络

扩展阅读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警察深夜上门”频发争议 网络舆情处置应慎用警力最近“警察深夜上门”又引发新的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是,8月18日,湖南永州宁远一位市民曝光当地某乡政府上班时间大量缺岗,引发网络舆情。8月20日,该市民

  作者:沈志勇详情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看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官方通报成为有关部门回应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通报了事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最近河南某周口妇产科医生因不堪长期被网暴而跳楼轻生。这一沉痛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的危害,执法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应该警惕。首先,要区分网络曝光和网络暴力。在由国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