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高手巅峰十招
作者:张景权 459
与客户谈判很多人喜欢从产品谈起,(点对点谈法)原因很简单,产品合作是根本嘛,其实这样谈很乱,没有顺序,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成章法。东一下,西一下,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对方搭台,对方也很容易提出相关问题进行博弈,这样的谈判往往周期很长,效果非常不明显,张景权先生认为应该学会从面谈起(面对点谈法),从企业发展史到营销模式逐步向产品靠近,最后在输出产品,这样的谈判吸引力明显增加,记住你的谈判是要使对手感兴趣,想合作,而不是看谁比谁健谈。开始不会就按这个思路自己做个话术,背下来在开始谈判!所以吸引力是谈判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五需求(盈利)
谈判前与谈判中都要记住,需求是整个谈判的核心,时刻记住对方需要什么,去引导他,要顺水行舟,客户的需求不是产品本身,也不是品牌价值,他需要的其实就是行之有效的盈利,而这种盈利则建立在有需求的前提条件上,所以谈判中不要偏离主题,造成抱着产品聊很久,所问非所答的尴尬局面。
第六信任(认同)
合作的基础还有信任,可以想象没有信任的合作是不可能的,要获得对手的信任是一件非常艺术的事情,首先要先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从老乡,同学,一个行业,某某爱好等做起,谈判中的信任往往都是在于合作无关的事情中建立起来的,大家都放松了,谈判也就轻松起来,轻松的环境下,人就比较容易认同,所以建立信任是你必须要做的功课
第七共鸣(熟悉)
这个要素很重要,人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总是充满恐惧和警惕,要多和对手说一些他知道和了解的事情,而且要能够产生共鸣,比如谈政治,谈爱国,谈社会谈仁厚等等,总之要客户很熟悉的事情,这样的共鸣多了,你和客户自然就成为了一种人,而同一种人做的事情当然也就一致了,所以你的合作肯定会水到渠成
第八案例(比喻)
谈判过程中,案例的重要性非常突出,项目德可行性用什么来验证?就是案例,要有几套不同的案例,在谈判中进行穿插,好的案例会使客户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一旦形成这种错觉你的客户离合作就会越来越近
第九简单(达成)
长时间的铺垫和前景描绘,推出的合作一定要隆重,而隆重背后的合作项目的核心,要简单,简单客户容易明白,太繁琐客户就需要长时间的分析和考虑,谈判中时间就是金钱,成与败往往就在一瞬间,所以要抓住时机,简单快速的临门一脚达成合作
第十原则(规矩)
业务谈判甲乙双方对决,业务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原则,以为这样可以达成合作,这个观点错到了极点,从客户的角度来说,无理的要求除了想获得更大的利益之外最重要的是他想通过这些来验证甲方的底牌和诚信度,当我们一退再退的时候,客户的不信任感也随之增加,最后的承诺也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坚持原则不光是为了企业负责也是给客户以规范和安全感。
扩展阅读
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实践 2025.08.12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打造聚合落 2025.08.12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2025.08.12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并快乐着! 2025.08.12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撼旅游业 2025.08.12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重庆通报“中标85万 10
- 2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9
- 3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8
- 4“青少年控烟”绍兴鲁 9
- 5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 10
- 6“警察深夜上门”频发 10
- 7长期舆情洁癖,对负面 8
- 8国家卫健委调查组通报 9
- 9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