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事件是怎样练成的?

 作者:罗家德    392

之前听说有飞机乘客为了抗议航空公司,群体跑上了飞机跑道,阻碍飞机起降,听的直觉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如此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不但乘客没受到处罚,还得了深圳航空一千元赔偿,这还是“法治社会”吗?但经历了一次航空公司的可怕服务后,我开始有点同情他们。

上周三晚上因天气不好,备降到石家庄,但之后的一幕却让我见识到了国航的管理不善,差点要酿成群众事件。

一、              一下飞机,所有国航空服人员就跑了。留下一群“不明真相”的乘客及石家庄机场的地勤人员。

二、              石家庄没有国航的地面服务人员,只有代理商,此时也是没人肯出面,地勤和他们频频打电话,乘客起哄要去见他们,或要直接打电话,但他们排除万难不出面就是不出面。这样一个没有地勤服务的机场,国航为什么要选作备降机场呢?

三、              一下飞机就要乘客选择自行离去还是留下等待。这时乘客想知道此时(晚上九点)还有没有火车或高速巴士去北京?国航会不会送我们去车站?如果留下,要等到多久才会宣布不起飞?国航有什么方案?之后几点能送我们去旅馆?但所有相关信息问空勤、地勤一概不知道。最后我打电话北京家人,才得知没火车,没巴士了,今天也起飞不了,国航北京服务人员己经在安排大家去旅馆,只是照着机场备降飞机的先后顺序,还没排到我们。同时也有乘客从网上查到这些信息,乘客“自救”地传播开来,才让大家安心下来。

四、              我一年己经碰到两次国航备降石家庄机场,但国航对这类经常发生的事情毫无应急备案。无地面服务人员,空勤该如何组织起来应急?乘客需要的地面交通信息是不是事先都可以准备好?此时国航都有什么方案可以照顾乘客后面的行程?如果要过夜,国航的政策是什么?是不是有专人在第一时间点就把最新情况报告给乘客?这些都是可以准备好的,但为什么经常发生的事情,每件发生,国航还是手忙脚乱。

其实乘客都很谅解这是天气因素,怪不得国航,但本来可以很容易处理的事情,却因为让乘客看着别的航空公司的乘客一个一个获得解决,而国航乘客却像“孤儿”一样没人照管,结果大家群情激愤,围在询问台,两度引发众人大声口角。可怜的是石家庄机场的地勤工作人员,他们与国航无关,也什么信息都没有,只能忍气吞声陪笑挨骂,还好她们表现良好,没把群情激动激发成又一场乘客跑上跑道的“群体事件”。 

其实国航表现还算好的,至少我后来递交了抗议信,马上就有反应。去年我住了一间廊坊的酒店,挂着四星级,但硬件软件无一合格,也不晓得是透过什么手段能挂上四星认证的,更不知道地方政府是如何监管的。我要一个蚊香,服务人员可以打太极拳,又拖又赖十几分钟,我要见更高层的经理提个抗议信,又拖十几分钟,最后我忍无可忍,递交了抗议信,还是换个旅馆了事。当然他们承诺抗议信会有回覆,等了半年了,也没个回音。

这还不是最糟的,西直门嘉茂购物中心的地下停车场我好几次要等半小时才能出去,只见一个人忙刷卡,却有几个人在看,我就建议他们为什么不每人有个手持式刷卡机,一次收三四辆车的钱,一次放三四辆车走,这样快的多,没想到得到的回答是“北京领导都注意到这问题了,谁也解决不了”。我想打电话给该停车场的负责公司,结果也老打不通。国内的消费者也很有趣,不是集体去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管理,以及排队半小时被多收的停车费,而是找到各个捷径相互插队,或是互不相让,结果还出现擦撞吵架的情况。

在发达国家,有很多消费者保护协会,也有媒体监督,共同形成舆论市场,可以让服务不好的企业得到公评,这时“监管市场”上竞争激烈,就使得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敢怠惰。而国内,既缺少民间力量的消费者保护运动,政府不是站在商人那边,就是行政怠惰监管不力,所以消费者权益总得不到保障。

很多群体事件本来可以很容易就避免掉,简单的管理改善就能化事件于无形。但往往没人出面处理,信息不透明,无即时反馈,硬是把群众情绪节节升级,终于变成不可收拾。

 是怎样 练成 群体 怎样 事件

扩展阅读

国家卫健委调查组通报董某莹事件 北京科大何时回应?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通报关于肖某董某莹事件调查处置及问责情况。该通报中提到其北科大成绩单系伪造,学位论文抄袭的事实:2019年1月,北京科

  作者:沈志勇详情


广西防城港奔驰“亮证姐”事件:小事情何以引爆大舆情?8月3日上午8时,广西防城港官方针对“亮证姐”事件发布通报,解答了对外界关注的各类疑问。作为舆情的观察者和研究者,笔者的疑问是,一件发生在乡村道路上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3:及时回应舆情为什么这么难?此次事件从最初女性当事人通过网络曝光(2023 年 10 月 11 日下午),到现在将近 2 年,武汉大学始终对事件缺乏回应。在 2024 年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2:舆情应对不能坐等“上级安排”7月 31日晚,武汉大学校长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电话采访,回应舆情。校长能够公开回应,本来是好事,但却因一句“等上级的安排”,令舆论哗然,引发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性骚扰”事件思考1:舆论审判易反噬,舆情应对须实事求是7 月 25 日,此前曾备受瞩目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终于迎来了一审判决:不能认定男生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驳回女生杨某

  作者:沈志勇详情


近期微博、论坛、QQ、百科、知道等网络渠道,都以胖子为主题进行各种争论。甚至有美女在微博更公开表示了“胖子非人类”的过激言论,成为了“胖子事件门”的导火索,使之成为整个互联网最为关注和疯传的话题。一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