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验方”与“偏方”

 作者:蒋军    189

最近,“定位”闹得很凶,一本本的小册子和书籍翻来覆去吵来吵去,大有非定位即死亡的架势。其实,单就理论来说,阐述自己的想法本无可厚非,即便是学术也可以存在争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现在看来,但似乎不是的,定位似有“围剿”USP、品牌形象论之势。更甚的是连科特勒也不放过,定位最后下了一个结论:研究需求是行不通的了。
  从营销以及营销管理来看,顾客需求才是本质,才是原点,离开了这个基础,再怎么深入大脑,改变心智也是徒劳的。
  定位只是一种策略,是我们进行营销活动时必须要考虑的一环。定位就是寻求一个策略支点,在极致发散的同时,也集中到“点”的突破。
  企业或者品牌只要做正确了方向性的决策,形成方向性差异化,就可以赢面大增。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缺陷,当企业或者品牌过分去追求差异化,忽略消费环境,忽视外力作用,很可能就会陷入死胡同。
  其实,定位并不是那么神奇。不要用“定位”来否定和贬低USP理论、品牌形象理论、菲利浦?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或者其他理论 ,再说,每一种理论就会有其局限性。
  五、品类理论
  品类理论是由艾·里斯(Al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在定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咨询公司近年将其大量推广,如成美营销顾问公司等。
  品类理论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品类主要为销售管理概念,是指产品的物理属性分类。营销战略中的品类,被“定位之父”艾?里斯赋予了新的概念,叫做“心智中的小格子”,就是顾客心智角度对不同产品的区分。
  例如从传统销售管理意义上,奔驰和宝马同属于高档车品类,但从心智角度,奔驰属于“乘坐机器”,而宝马属于“驾驶机器”。
  艾?里斯先生进一步指出,顾客的行为特征是“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例如,顾客期望购买饮料的时候,首先是在茶、纯净水、可乐等不同品类中选择,在选定可乐之后所表达出的是代表该品类的品牌,如可口可乐。因此营销的竞争与其说是品牌之争,不如说是品类之争。
  根据此发现,艾?里斯先生重新定位品牌为“代表品类的名字”,并指出品牌无法在品类消亡的情况下生存,品牌无法永生,企业最佳的策略是拯救企业而非品牌。
  在此基础上,艾?里斯和伙伴一起形成了全新的战略思想和方法——品类战略系统,提出企业通过把握趋势、创新品类、发展品类、主导品类建立强大品牌的思想。品类战略颠覆了传统品牌理论强调传播,以形象代品牌、以传播代品牌的误区,为企业创建品牌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引。
  品类理论宣称:品类战略思想和方法也是定位学派现今最高级的战略方法,被广泛使用于实战领域。
  还是要再说说品类理论。
  其实,在定位的基础上提升出来的品类理论,是另外一种建立强势品牌的方法或者思维方式,也并不值得对它诟病,可惜,很多事情在中国市场这个环境下容易走极端,还是那句老话: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我并不反对和排斥定位和品类战略,因为这个理论确实给我们营销观念有很大的启发,很多企业营销人士和品牌策划、咨询公司都在使用,笔者也相信这套理论的严密和科学,但一套理论的诞生绝对不是要完全取代另外的理论,其一,任何的理论,特别是营销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和其他科学分支;其二,一种理论总有局限性,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其三,定位也好,品类战略也好,都是营销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对营销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诞生了基于“消费者心智”的定位理论。但反过来,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看法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购买的决定也是一样,是基于什么因素?是品牌、品类、促销,抑或是综合的因素在起作用,而品牌、品类只是一种强化购买的方式之一,让其快速做出选择。但真正的购买过程是受到很多具体因素影响的。如:卖场促销、人员推销、、陈列展示等等。如果仅仅是品牌或品类,大品牌早就把所有小品牌打垮了,小品牌、小企业或者没有品牌的企业还有生存的空间吗?
  如果什么都要“品类战略”,我想,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早就荡然无存了,因为很大没有牌子的产品在里面悄然流动,一夜之间“飞向”世界各地,你还真搞不懂这个市场居然有这种能力。
  有人撰文:“里斯中国:别把‘品类战略’太当回事”,这样写到:
  现在的中国市场,远没有成熟到“排排坐分果果”的时代,没有什么既定的品类被占领到不可以被挑战的地步;同时因为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一个多元化、多层级、多梯次的市场,空间大、机会多,是“工厂时代”、“市场时代”、“心智时代”三种类别并存的时代,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以业绩为思考导向,而不是品类。
  换句话说,就算是在某个品类有了所谓的第一、第二品牌,企业家们也千万不要傻傻地一定要“另辟蹊径”,不搞个新品类出来就不罢休。就像中国的超市市场,虽有沃尔玛、家乐福,但同样还有很多其他品牌活得很滋润,这就充分说明了现阶段的中国企业要客观、冷静地对待所谓的“品类战略”理论。
  笔者觉得,很多东西包括营销理论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不能绝对化,也并非“不是你死,就是我忘”,更不是独门独派的一件“暗器”,“突兀”的一闪就克敌制胜了。

 偏方 验方 营销

扩展阅读

在位于北京CBD中心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搬来此处办公的凤凰网COO李亚。  在见到李亚之前,他微博上题为《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和《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的博文给记者留下

  作者:李欣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作为厂家的管理层,为了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效率,助力销售,会编制一套营销规范管理制度出来,内容厚达上百页,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诸如厂家发展历史,行业状况,相关法规,厂家文化,品牌故事,产

  作者:潘文富详情


据贵州电视台旗下民生栏目《百姓关注》报道,端午假期,“村超”举办地贵州榕江县共接待游客35.89万人次,同比增长345.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404.55。据机构预估,受“村

  作者:杨建允详情


如今中国网民上网的主流行为已偏向移动化,用户的媒体消费形态也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