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验方”与“偏方”

 作者:蒋军    421

定位理论和品类理论都在说USP理论已经过时了,笔者倒觉得没有那么严重,有点“矫枉过正”的味道。不敢说USP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营销领域是否已经“过时”,但至少在中国营销界,远没有“过时”,看看现在那些靠创新产品而大获成功的企业吧,如果硬要说是品类的创新,倒不如说是产品创新的成功,也就是USP理论的贡献,农夫山泉的水溶C100,娃哈哈跟随的hello C,莫不如此。这已经是后话了。
  三、品牌形象理论
  品牌形象论(Brand Image)是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创意观念。
  他认为品牌形象不是产品固有的,而是消费者联系产品的质量价格、历史等,此观念认为每一则广告都应是对构成整个品牌的长期投资。因此每一品牌、每一产品都应发展和投射一个形象。形象经由各种不同推广技术、特别是广告传达给顾客及潜在顾客。消费者购买的不止是产品,还购买承诺的物质和心理的利益。在广告中诉说的产品的有关事项,对购买决策常比产品实际拥有的物质上的属性更为重要。
  品牌形象理论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用广告来提升知名度和树立品牌形象;二是长期投资,牺牲短期利益获取长期的品牌效应;三是消费者更关注形象感觉,而非产品及功能本身;第四,消费者购买时的心理需求大于物质利益。
  可以这样说,品牌形象论是目前对中国营销影响最广泛的一个理论体系,不管是在实业界还是广告、顾问公司,这一理论的影响都十分深远。看看目前的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大部分都打着“品牌营销”的名头,而实业界,无论国有还是私营都大谈怎么打造品牌、打造百年老店。
  美国广告研究专家莱利·莱特有一句名言:“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
  这句话用在目前中国营销界和实业界最恰当不过了,比如,东莞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就是要改变代工、订单的外销模式,走自主品牌之路。
  这足以说明品牌形象理论在中国的辉煌影响力。
  四、定位理论
  定位(Positioning),是由著名的美国营销专家艾·里斯(Al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于70年代早期提出来的,当时,他们在美国《广告时代》发表了名为《定位时代》系列文章。《定位》理论经过多次完善和修改,最终归结为一本专著《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于1981年正式出版。
  1996年,特劳特与瑞维金合作出版了《新定位》一书,总结了过去二十多年中广告人在运用定位理论时出现的典型错误,更加深入地挖掘出消费者的接受心理,提出消费者的五大思考模式以及掌握定位方法的五大实战技巧。2001年,在美国营销From EMKT.com.cn协会举办的20世纪营销理论的评比中,“定位”理论一举超过了瑞夫斯的USP理论、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以及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甚至菲利普?科特勒构架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最终被确定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所谓定位,就是令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鲜明地建立品牌。
  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定位品牌作为首选,也就是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 特劳特(中国)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邓德隆
  定位理论的要点:
  卢泰宏教授曾将定位理论浓缩为五大要点:
  1、广告的目标是使某一品牌、公司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一个据点,一个认定的区域位置,或者占有一席之地。
  2、广告应将火力集中在一个狭窄的目标上,在消费者的心智上下功夫,要创造出一个心理的位置。
  3、应该运用广告创造出独有的位置,特别是“第一说法、第一事件、第一位置”。因为创造第一,才能在消费者心中造成难以忘怀、不易混淆的优势效果。
  4、广告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不是指出产品的具体的特殊的功能利益,而是要显示和实现出品牌之间的类的区别。
  5、这样的定位一旦建立,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消费者产生了相关的需求,就会自动的、首先想到广告中的这种品牌、这间公司及其产品,便达到“先入为主”的效果。
  进一步来说,定位要能体现三个基本特征:基于对手的竞争取向、排他性的进入壁垒与原创性的第一主张。
  忍不住针对定位理论再多说两句,先申明:不是针对定位理论本身。
  定位理论无疑是营销发展好积累的结果,但是,最近在营销界出现了一些“极端”的现象,彷佛只有定位才能解决问题,而且好像只有定位才能解决问题。
  

 偏方 验方 营销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