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化趋势(下
519
网络将遥远的距离拉近,主管可以很快的看到每个来自各地的下属定期递交的工作反馈。员工考核及述职也在网络中实现,在线评估系统实时录入公司所有员工评估资料,其强大的处理功能将出具各种分析报告,为公司的管理提供及时的依据。在此方面,联想集团的经验很值得借鉴,联想集团的考核分为部门考核与个人考核,他们的考核信息由考核人员进行录入,这样为员工的信息管理提供了巨大方便,可以随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具体来说,公司可以这样进行员工的在线考核工作:
@在内部局域网上发布考核制度,这样员工很方便地知道自己是如何被考核的,公司对他们有哪些期望;
@在内部局域网上发布考核通知,这样使公司的考核行动很容易的就统一了起来;
@在内部局域网上发布考核结果;
@在内部局域网上进行考核记录管理。
员工沟通
网络使得员工沟通更为直接、广泛、有效。企业可以在公司内部局域网上建立员工的个人主页,可以有BBS论坛、聊天室、建议区、公告栏以及公司各管理部门的邮箱等,这样员工的不满有了发泄的地方,公司领导可以随时了解下边员工的各种心声、了解员工对企业的各种建议等等。这样,部门内、部门外员工的沟通次数与效率无疑提高不少,良好的员工沟通是解决互相扯皮、缺乏团队精神等问题的灵丹妙药。
人力资源信息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是信息量大、信息交互繁杂的一项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的业务广而多,从人员调入或应聘开始直至退休或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基本信息、档案管理、职务任免、薪资管理、调动、退休等与人相关的一切都属其业务范畴。并且,各种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关联程度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如何有效地营造一个人事信息综合网络,是人力资源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建议如下:
@引进人事信息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一个便于维护与更新的局域网数据库,它是实现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统计分析的物质前提;
@建立一个便于交流的内部BBS是推动实现人力资源统计分析工作集团化运作的渠道保证。要完成庞大的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统计分析工作,单靠电话、传真无法保证大量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反馈。要想保证该项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快捷的传媒渠道是必不可少的。
@各单位、各部门应有青岗负责该工作,保证按时按要求完成,这是实现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统计分析的人员基础。
建立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网络,不仅可以使管理人员摆脱那些繁琐重复的劳动,还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及时更有效的信息,进而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这些信息全部放在公司的内部局域网上谋些不可公开信息除外,如员工工资的数据等),这样公司领导可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对员工的招聘、晋升、奖惩、培训等可起到一个良好的依据作用。
在今天的网络化时代,必须及时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化的趋势,及时改变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了网络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就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能节约管理成本,使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支撑点。我们可以预计,电脑和网络将成为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借助的主要手段,传统方法将退居次席。
扩展阅读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询培训:振达集团 2025.09.24
2025年9月11日,振达钢管集团运营管理项目启动。振达钢管集团100多位管理人员和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企管咨询)3位咨询导师参加了项目启动会。振达钢管集团运营管理项目制定了具体的经营改善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 2025.09.09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 2025.09.09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警察深夜上门”频发争议 网络舆情处 2025.09.09
“警察深夜上门”频发争议 网络舆情处置应慎用警力最近“警察深夜上门”又引发新的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是,8月18日,湖南永州宁远一位市民曝光当地某乡政府上班时间大量缺岗,引发网络舆情。8月20日,该市民
作者:沈志勇详情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 2025.09.09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看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官方通报成为有关部门回应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通报了事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 2025.09.09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最近河南某周口妇产科医生因不堪长期被网暴而跳楼轻生。这一沉痛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的危害,执法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应该警惕。首先,要区分网络曝光和网络暴力。在由国
作者:沈志勇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20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31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5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5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4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2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30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3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