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丽友的“谨慎”网络待客之道

 408

限,而口香糖和薯片类产品的消费群体则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更为明显。

相对于其他大型快消企业,好丽友开始网络营销较晚,2009年网络营销才作为一项独立职能被确立。去年好丽友内地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年营销预算过亿,但其中95%的市场费用投入了传统媒体。面对如此境况,好丽友公共事务部经理张晓艳和在线营销主管曾拓称“互联网营销广阔的前景,促使我们必须越来越重视这种沟通形式”,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络营销案例。“我们的投入会是个逐步增加的过程,并且希望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有效果。”在他们看来,在互联网,企业并非不做即不错,不做也有可能被动地陷入危机公关。决策层应该更多地鼓励尝试网络营销,尝试多种手段,即使失败,也有所成长。

打好组合拳互动是精髓

曾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协调好丽友各品牌经理、代理公司和网络媒体团队之间的工作,围绕品牌和产品策划营销活动。在过去的两年中,企业进行了多次互联网营销尝试。如在2009年时旗下一款“好多鱼”产品与当时颇为流行的游戏“跑跑卡丁车”进行联合促销,得到了广大消费者以及游戏玩家的关注。另一款名为“薯愿”的产品是好丽友公司在2009年推出的一款旗舰产品,其最大卖点是“非油炸”和“焙烤”工艺,目标消费群为18~29岁的年轻女性。在产品上市初期,便通过网络推广的手段来吸引消费群的关注,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传达焙烤的薯片是低油脂的、非油炸的健康理念。在其广告创意上,根据产品的独特卖点,在广告中体现了烘烤的工艺并增加了互动性的内容,吸引网友点击。活动期间,大量的互联网广告曝光,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参与,互联网在产品上市初期的宣传过程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希望利用网络与消费者实现互动以及深度沟通。从以前的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互动,让消费者更乐于接受我们想传达的信息。”

随着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消费者在网络媒介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已经成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工具。“未来,互联网营销的重要性会不断提升。”虽然目前来看,网络在好丽友的每个营销活动中并非占据很多,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传统媒体追求的是广度,网络媒体则是深度和互动。今年我们强调的就是活动的互动性。”曾拓说道。

2010年8、9月份,好丽友对已经畅销中国多年的巧克力派产品进行了升级,相比原来的产品在重量上有所增加,同时口感、口味上会有提升。但是,重量上如此小调,消费者很难察觉。如何向消费者传达产品升级的信息?首先需要知道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及其媒介习惯。好丽友巧克力派主要面向的消费群是8~15岁儿童以及他们30~45岁父母,针对这两个群体,好丽友通过传统媒体实现高渗透,例如投放儿童频道、少儿节目和电视剧时段的电视广告。

但是,巧克力派不仅仅是儿童产品,它也是很多白领和大学生的零食选择,而他们接触更多的媒介是网络,如MSN、QQ、SNS、微博等。“我们采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组合
 待客 之道 谨慎 网络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80后、90后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网购日益成为80后、90后网一代、宅一代的日常生活方式。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分析说,正是因为如此,如今国内外各大知名护肤品均把网络作为品牌传播的重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无论是跨国集团还是本土企业都无法割舍。然而由于中国日化行业开放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末,宝洁、联合利华两大全球日化巨头就进入中国,而后雅芳、欧莱雅等跨国公司也加入“圈地运动”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兵器一、网络社区营销——给网民织张网社区的增长特别是用户规模以及用户吸引力停留时间的增长,使整个由此而引发的营销模式产生一些改变,这个改变体现于中国社区的一些特性,社区用户的主动访问性很高,互动能力很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