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财富:关于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260
在民营经济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广大民营企业家在克服困难,努力发展的同时,不忘企业和本人承载的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照章纳税、关爱员工、扶危济困、回馈社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寻找各种理由逃避社会责任,越轨运作、违规违法、拖欠工资、偷工减料、欺骗顾客、污染环境等,违背
了诚信经营的准则,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有一件事给我的触动很深:我国许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因为达不到欧美采购商的“社会责任”标准,而丧失订单。这其中可能存在贸易保护的原因,但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就不难发现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课题:依靠传统的高强度、高能耗、低待遇、低成本的经营方式产生的竞争力,能否成为我们的一种永久的优势?我们现今的管理模式是否应该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企业是否应该更主动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企业的额外负担,而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确保安全生产、保护环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等。大的方面,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城乡市场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有目共睹的重要作用,是一种社会责任;企业为追求利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是社会责任;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尊重和保障职工各项合法权益是社会责任;正确对待财富,富而思源,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也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就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思考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创业尽力,发展量力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需要整合很多内外资源,企业如果没有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就不会整合到丰富的社会资源,如果没有以客户为责任目标,就不会与客户持续共赢发展,如果没有以员工为责任目标,就不会带来人力资源乃至整个企业的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息息相关的,经营企业不能只考虑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还要考虑信任和支持你的合作伙伴,考虑每天和你一起辛勤工作进退与共的员工,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不能仅仅以追求利润为惟一目的,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机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才是企业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二、人行正道,业走正路
邪不胜正,这个道理通行古今、横贯中西。
企业追求名利双收,无可厚非。但这里面“名”的确立,往往比“利”的收获要困难100倍!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违规违法的企业虽然是少数,但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我始终认为,规范个人行为、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诚信意识是成为一个企业带头人的先决条件和道德基础。只有企业主行正道,才能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商道即人道。世界500强、中国的百年老店,哪个不走正路能够兴旺发达,长盛不衰?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任何企业想要有长足的发展,都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下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和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等,这是社会对每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企业主还应该时时刻刻教育自己的员工,提高其法纪意识、诚信规范和职业操守,共同完善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样企业才能越做越强,长盛不衰。
三、构建和谐,承担责任
我认为,民营企业首先应承担好企业自身经营的责任。只有把自身的企业做好才有能力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国民营企业在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主力军”的角色。但企业除了经济实体的角色之外,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是社会的公民,它存在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应该对自身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应该在中国的文化、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带来更深刻和更广泛的影响。
企业在遵守法律和规范,维护道德和诚信,争取公平和公正前提下,特别要尊重和保障职工各项合法权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全方位关心职工,妥善建立好企业主与职工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在有条件情况下应主动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帮助困难弱势群体,支持社会事业。为社会和谐发展尽自己一份责任。企业和企业家只有和员工、和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作为一个非公经济体,尤其是较大型企业的运作和经营占用了很多社会资源,我们就更有责任要主动、积极、广泛地回报社会,用我们创造有形的物质财富,去丰富更多无形的社会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扩展阅读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 2025.09.09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量很大8月13日,新华视评发布《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8月14日,新华社快看 发布视频评论《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中央媒体连续发声,直指目前舆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 2025.09.09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最近河南某周口妇产科医生因不堪长期被网暴而跳楼轻生。这一沉痛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的危害,执法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应该警惕。首先,要区分网络曝光和网络暴力。在由国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3:及时 2025.09.09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3:及时回应舆情为什么这么难?此次事件从最初女性当事人通过网络曝光(2023 年 10 月 11 日下午),到现在将近 2 年,武汉大学始终对事件缺乏回应。在 2024 年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2:舆情 2025.09.09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2:舆情应对不能坐等“上级安排”7月 31日晚,武汉大学校长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电话采访,回应舆情。校长能够公开回应,本来是好事,但却因一句“等上级的安排”,令舆论哗然,引发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性骚扰”事件思考1:舆论审判易 2025.09.09
武大“性骚扰”事件思考1:舆论审判易反噬,舆情应对须实事求是7 月 25 日,此前曾备受瞩目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终于迎来了一审判决:不能认定男生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驳回女生杨某
作者:沈志勇详情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第258期食品企 2025.06.12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17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31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5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5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4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2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30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3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