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壁垒与过河拆桥 高建华《不战而胜》连载

 作者:高建华    468

创新企业发现了新机会,找出了可能的最佳解决方案之后,不要马上进入实施阶段,而应当周密地计划,全盘地考虑,否则就很难避免从初级竞争到无序竞争再到完全竞争的"艰苦奋斗",出现"第一"不灵的现象,企业的先期投资付诸东流,甚至被淘汰出局。那么企业应当先做什么哪?最重要的是探讨一下企业是否有实力设置进入壁垒,是否有能力成为市场上的"老大",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进入垄断竞争的状态,体现"先行者优势"。在各种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听到看到这样的消息,某企业发现了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市场机会,企业产品因此畅销,效益大增,一时间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其实这种报道带有很强的误导性,是与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相违背的。为什么这样说哪?原因很简单,从设置进入壁垒的角度看,投资少,见效快就意味着进入难度小,对本企业来说是投资少,见效快,对竞争者来说同样也是投资少,见效快。所以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仅要想好自己怎么走,还要考虑别人会怎么走,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所以设置进入壁垒,提高进入难度是一个创新性企业最关键的一步,是能否威慑、阻止对手加入竞争的第一个信号,退一步说,至少也能起到延缓对手加入竞争的时间,体现出"先行者优势"。
那么如何设置进入壁垒哪?方法有多种多样,一是通过专利技术来限制对手,从法律的角度,从知识产权的角度保护自己,这种方式适合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和产品;二是用规模经济效益阻止对手加入,如果初始投资要求很高,很多企业会望而生畏,不敢轻易介入,这种方式适合能发挥社会化大生产效益的行业与产品;三是利用价格策略来控制局面,没有"暴利"的行业通常不会吸引大批的竞争者进入,但是它却需要企业"自律",不被"暴利"所驱动,所诱惑,因为"暴利"等于自杀,这种方式适合产品差异性小,非战略性的重点行业和产品;四是利用地理优势,原材料优势控制"供应链",在局部范围内形成相对垄断,这种方式适合原材料紧缺,或运输费用高,或时间性强的行业与产品;五是利用管理诀窍,市场知识和用户忠诚度来提高对手的"复制"难度,加长"学习"的时间,这种方式适合已经在市场上成功的优秀企业;六是通过销售渠道的控制与管理,阻止对手借鉴或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这种方式适合以代理或零售为主的行业和产品。当然,进入壁垒还有很多种,如人才,品牌,政策,法规等,就不一一介绍。
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企业既要自己活得好,又要阻止别人来抢饭碗。因此进入壁垒就成为"过河拆桥"的有效方式,是保护企业投资的一项有力措施, 在计划经济时代, 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称为兄弟企业, 是合作交流的关系, 而在市场经济时代, 他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所以很多人还不适应。应当说, 市场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利用各种进入壁垒形成一种市场威慑力,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否则一旦对手加入竞争就不会轻易退出,只能死拼下去,直至"壮烈牺牲",因为退出竞争要么"感情"上过不去,要么"沉没成本"过高。从而必然进入无序竞争或完全竞争的状态,这就是前面我们谈过的竞争状况的演变。
所以企业在制定战略战术时,必须考虑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以及竞争的"动态特性",也就是说,在自己企业实施某个计划时,要考虑到竞争对手会如何反应。市场大战是交互式的,互动性的,只有预见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才能在变中取胜。如果实在无法阻止对手加入竞争,又应当怎么办哪?请看"协同竞争 - 新的思维模式"。 高建华
 过河拆桥 不战而胜 高建华 不战 过河 壁垒 连载 进入

扩展阅读

 世界上再无聊的,恐怕比不过现代媒体了。  人间再无耻的,恐怕也非现代媒体莫属了。  打开报纸,看到的是什么?浏览网页,跃入眼帘的是什么?扭开收音机,什么广告冲耳而来?不言而喻。我敢断言:从电视、广播

  作者:李名梁详情


  胡远江:北京海畴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秦永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叶恒武:世界华人报总编辑  随着2005年直销立法年和2006年直销元年的确立,2007年的中国直

  作者:陈亮详情


  联想集团与神州数码,你更看好谁的未来?  答案似乎不言自明:并购IBMPC业务的联想集团已一跃成为千亿量级的跨国公司;而实现了“再造一个不叫联想的联想”目标的神州数码尚是百亿量级的彻头彻尾的本土公

  作者:郭剑详情


  那么,中小企业成长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这是本书努力思考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答的问题。本书给出的回答是:模式创新,持续不断的模式创新。  在模式创新这根主线下,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观点

  作者:郭剑详情


  2006年6月6日,港湾被华为正式收购,至此港湾事件划上句号。  港湾事件一度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关注甚至热炒的焦点,很大程度上因为故事的另一主角是公众期盼熟悉而事实上却较为隐秘的华为和它的领导人任正

  作者:郭剑详情


  回头来看,港湾“简单而不无空想”的创业逻辑本身即存在缺陷。有媒体将港湾的创业逻辑提炼为:通过具有煽动性和诱惑力的上市目标、职业空间和期权激励吸引到业内最优秀的人才,而在通信业有了人才就有了技术和市

  作者:郭剑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