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2004奥运金牌探讨定位策略

 作者:叶正纲    68



编者按:大家可能都还没有去认真想过,如果单以「国家」的角度来看,其实,中国是最懂得运用「定位策略」的国家,怎幺说呢?请大家看看此刻正在希腊举行的2004年雅典奥运,中国健儿频频摘金,截至8月22日止,共拿下了22面金牌,名列排行榜第一,为全球华人争足了面子。本届奥运共有202个国家(和地区),10,500位顶尖选手,角逐301个项目的金牌,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中国是最懂得定位策略的国家



大家可能都还没有去认真想过,如果单以「国家」的角度来看,其实,中国是最懂得运用「定位策略」的国家,怎幺说呢?请大家看看此刻正在希腊举行的2004年雅典奥运,中国健儿频频摘金,截至8月22日止,共拿下了22面金牌,名列排行榜第一,为全球华人争足了面子。本届奥运共有202个国家(和地区),10,500位顶尖选手,角逐301个项目的金牌,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的,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体型先天上就有些差距,东方人灵巧,西方人高大,因此,中国摘金的定位是专攻西方人的弱项 – “不够灵巧”,换句话说,也就是主攻“灵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如: 跳水(8金)、游泳(32金)、射击(17金)、体操(18金)、乒乓球(4金)、羽球(5金),其次是攻取限制体型、分级分量的项目,如: 举重(15金)、柔道(14金)。



[[center]][[image1]][[/center]]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中国攻下了16面金牌排名第四,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更上一层楼,摘下了28面金牌,名列全球第三,2004年则是抢二望一的格局。今天,中国在奥运会上能够大放光芒,除了教练、选手及相关单位的努力之外,笔者个人认为,最大的功劳首推中国体育当局正确的使用”市场区隔”和”定位策略”,以中国人的灵巧和技术优势,在奥运会上为中国选手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


成为产品类别或市场空间的制造者


中国在奥运会上的伟大成就即是定位策略的成功案例之一,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现在我们再把焦点拉回到商品营销的范畴里,如果你已经为产品使尽了浑身解数,仍无法突破市场困境时,你会质疑品牌管理的功能有问题?还是随它去吧,反正已尽了力,剩下的就交给上帝吧?本文为大家提出一个另类选择 – 不妨回头重新检视你的市场、产品、目标市场区隔,寻找机会为自己的品牌创造新的产品类别或市场空间。



下表所列的品牌都是创造新的市场空间或产品类别的佼佼者,它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关键乃在于:


- 在既有的市场发展出新需求


- 以新的方式满足既有需求


[[center]][[image2]][[/center]]



如果你创造了它,它就属于你的。创造一个新的产品类别或市场利基,意味着市场就是你的囊中物。市场开发和推广费用原本就居高不下,而且耗时费力,如果拥有自己开辟出来的产品类别,即代表着将有较丰沃的投资报酬率。一旦你确立了新产品类别的主宰地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获利率相对能大幅提高。


新的产品类别潜藏在顾客心中。品牌经理可能有办法绘声绘影的描述新产品类别的潜力,并提出许多开发建议,但新产品类别的主角最终还是在于顾客,因此,自说自话于事无补,彻底了解顾客需求、期望和购买动机才是根本之道。


   寻找机会,把被忽略掉的顾客群挖掘出来。例如: 美国某家银行经过调查后发现,顾客最常抱怨的问题是经常在柜台排队,等候时间过长,该银行立即针对这项服务全面整顿改革,更换计算机操作系统、简化所有的表格化流程、加强培训柜台服务员的操作技术,一切准备就绪后,发动了一波广告诉求:「到本行如排队超过五分钟,每分钟赔偿顾客100美元」,结果是每天门庭若市,新顾客呈倍数增长。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被忽略的顾客群也潜在着无限机会,只是我们不用心去捕捉罢了。忽略顾客意味着你没有去听他们的声音,这是顾客流失的前兆,因此,进行“顾客心声”的调查是有其必要性的。


当竞争对手在既有的产品类别原地踏步之时,也是你创造新产品类别的最佳时机。我们来看看早期台湾的黑人牙膏发生了什幺事?当时该品牌是以压倒性的占有率长期独霸市场,却由于长久以来不思创新,最后只落得被美国高露洁收并的下场。换言之,品牌如能持续在自己所属的类别中辨识新的机会,自然就能维持市场优势于不坠,例如: 可口可乐、汉斯食品、宝洁…..等,都算是这方面的个中翘楚。


别靠在方向盘上睡着了。老产品类别中的竞争自然激烈,处处都是可怕的对手,沉迷于过去和满足于现状,就像在隧道里看前途,“一块”光明而已,但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品牌来说,抓住大家都在原地踏步的机会,卯足马力,重新检视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发展出新的产品类别,领导品牌的头衔则非你莫属。


你必须知道的几个方法


以下为大家介绍几个创造新的产品类别或市场空间的有效方法:


(1) 仔细扫瞄目前的市场活动,从中找出机会。进行扫瞄时,必须把握几个原则:


· 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任何可能发生的机会,这是刺激创意产生的先决条件。


· 面对自己的品牌提出质疑和挑战。寻求机会为自己的品牌和既有的产品类别重新定义,将自己的品牌在已重新定义过的产品类别中定位为“领导品牌”,但必须具有独特的创意。


· 深度了解你的顾客和市场。机会往往是出现在“倾听顾客的心声”,市场研究调查是追踪顾客满意度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为新品牌或新产品直接打开顾客心门的钥匙。质化调查可以让你发现全新的顾客需求,如: 消费者深度访谈、消费者座谈会(Focus Group Panel)。调查的设计必须和”市场机会扫瞄”结合,例如: 将焦点放在 – “以创造新产品类别或市场空间”为概念基础,为新品牌在现有的产品类别中找出最脆弱、最容易切入的缺口。


(2) 将既有的品牌放进你所创造的产品类别之中。新的产品类别也许是你既有品牌的新使用方法,或是新的市场区隔。全球行销史上最著名的案例,七喜汽水的“非可乐”定位当之无愧,公司透过消费者调查发现,美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简直就像两头可怕的巨兽,动也动不了,于是突破了原有产品类别的窠臼,以”非可乐”定位自成一格,它的过人之处在于明确的告诉消费者: “除了可口和百事之外,大家还有第三种选择”。


(3) 产品研发上的投资是必要的。公司的研发部门可能是提供创造新产品类别的伟大创意之主要来源,但先决条件是研发团队必须贴近顾客,聆听他们的心声。


市场机会矩阵



下图为大家引介由美国”强力决策顾问集团”所创的「市场机会矩阵」新理论,这个矩阵经实验后,证实效果显着,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从科技产业到消费者产品均适用。简言之,该矩阵是从两个层面去评估消费者的态度和信仰,一是「品牌忠诚度」,另一是「产品类别满意度」。



[[center]][[image3]][[/center]]


从该矩阵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有两种模式:


· 以新品牌切入既有的产品类别,或


· 创造新的产品类别


当你进行评估既有的产品类别时,该矩阵将会是很好的参考依据。此外,其它必须考率的因素还包括: 类别的重要性、顾客可能寻找的替代品…等。


结 论


过去业界最热门的行销话题不外乎品牌化、建立品牌、防卫品牌、品牌意义、品牌资产…等等,焦点大都放在「如何在既有的产品类别中与竞争者一决高下」,当然,这些也都是无可忽视的营销问题。现今,每个市场的营销环境,几乎都处于极度竞争的状态,大家不妨试试另类之策略选择 – 在你的市场、产品和市场区隔里,创建新的产品类别。「市场机会矩阵」也许会是个不错的策略,助你一臂之力,找出新的市场空间。


现在,你是否仍对自己的品牌无法突破困局而感到束手无策呢? 试试「创造新的产品类别或市场空间」吧! 中国能在奥运会上创造自己的一片天,难道你在市场上不能?

叶正纲
 中国,2004,奥运,金牌,探讨

扩展阅读

2024年3月15日—3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3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2天训战营。金锣集团、临工集团、新华医疗、联创集团、惠发食品等近30家企业的130多位经管人员参加了2天《利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2月14日—12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银星皇冠大酒店主讲第223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延锋集团、远景能源、蒙牛集团、科达集团、晶科集团、浦耀贸易、拓尚实业等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2月7日—12月9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22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东阿阿胶、兖矿集团、圣泉集团、玫德集团、中东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的经管人员参加了3天2夜《

  作者:姜上泉详情


庞大的人口规模,旺盛的用户需求,让中国成为了极为繁荣、活跃的互联网市场。4年前,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在戛纳广告节上向世界介绍,中国网民的特征是热爱社交,娱乐驱动,追求个性

  作者:李欣详情


2023年11月9日—11月18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武汉市主讲第219期-22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并在东莞市主讲《降本增效目标达成》。三菱重工、上汽集团、平安集团、金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9月14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广州、苏州主讲第211期和212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移动、霍尼韦尔、日立、哈曼、奇瑞、温氏、天赐、德赛、劲酒、骆驼、好莱客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