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要有时间紧迫感

 作者:潘文富    449


私企内务管理研究/潘文富

员工不是老板买来的奴隶,而是与老板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你出工资,我卖力气。并且这个合作期限也不是老板单方面所能决定的,员工也具备随时不干的权利。

员工随时都会走,这个道理老板们也都是明白的。但是,在实际的人事管理中,却给忘了,在对员工的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反而假定员工是长期稳定在职的,在这个假定之下,就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1, 在入职阶段,没有了解员工的就职取向和在职时间规划;

2, 没有与员工商讨职业发展规划;

3, 对于员工的职业技术学习,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划,反正不走嘛,那就慢慢学好了;

4, 对员工所经手的工作事务没有进行透明化监控;

5, 对员工没有配发公司户头的通讯工具。

以上这些情况,若员工真的不走,也就是长期稳定的工作下去,估计也不会出啥大问题,可要是员工随时都会走呢?就得要出乱子了吧。

所谓管理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提前考虑到各类问题的出现可能,并提前做好相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员工随时离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再加上当前90后员工越来越多,平均在职时间越来越短,以前十年才叫老员工,现在三年就是老员工了,甚至很多员工干不到一年就走了。更要命的是,不是所有员工在离职的时候,都会提前打招呼,并做好交接工作的,可能就是感觉这个月工资少了,被老板批评了几句,心里不爽,拍拍屁股就走了,还交接个毛线!

既然有这个实际情况存在,那么,在管理体系上,就得提前有所准备,得要有用人的紧迫感,即是假定任何一个员工,随时都会走,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建立相关的管理措施,诸如:

1, 面试入职的时候询问清楚,你打算在公司里做多长时间?

2, 一定要和员工一起做个职业规划,综合职业能力学习、工作范畴、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压力,对应的职务晋升和待遇情况,各阶段的预计持续时间等等,一次性说清楚,形成书面文件,双方各执一份,然后每个季度再回顾沟通一次。

3, 把相关的职业技术学习工作进行量化,具体要学什么,怎么学,学习成果怎么考核,对应的时间点怎么设定,全部书面的说明清楚,目的是提升学习效率,尽量缩短学习时间,毕竟,早点上手,早点帮公司做点贡献。

4, 员工使用的所有通讯工具,包括手机卡、邮箱、QQ、微信等等,全部由公司来进行注册和配发,这样万一员工突然离职,公司也好收回,重新配发给接手员工。

5, 员工所经手经办的所有工作事务,全部要进行透明化呈现,就是每个员工手里有哪些工作,分别推进到什么程度了,涉及到哪些外部机构和客户,以及相关的手续和流程等等,通过工作规划、OA、年度时间表、项目进度表等手段,进行透明化展现,这样即便员工突然离职,其他员工也好接手。

6, 员工所掌握的各类资源,包括客户资源,社会机构资源,技术资源等等,同样也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掌控权得要集中在公司总部手里;二是保持对员工个人所掌握各类资源的及时剥离,从完全员工个人掌控,剥离下来,改为公司总部掌控。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员工随时都会走。所以,用人得要有紧迫感,毕竟员工上班一天,就得发一天工资。但是,能不能产生对应的工作效能,这可不一定。所以,从财务角度来说,可不能什么都慢慢来,得要抓紧时间用人。再有,员工随时都能走,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对工作的影响,二是后续员工的接手,所以提前就得要有所准备。


潘文富
潘文富 潘文富,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经销商课题研究者 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中心《经销商管理师》《卖场管理师》职业标准起草人 《经销商经管技术交流》杂志主编
 经销商

扩展阅读

对于经销商来说,基于产品经销来赚差价,目前还是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卖产品是通过终端售点来实现的,终端数量决定了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而终端质量则是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总而言之,终端售点,就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

  作者:潘文富详情


几乎没哪个厂家的经销商群体是整齐划一的,几百个经销商就是几百种样子,各经销商的规模、实力、发展取向、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指标千差万别。这也是经销商管理难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体系,很难包容花色各异的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以前就是简单的培训,后来叫增值服务,现在又叫赋能,就是厂家在技术层面对经销商有些帮助,主要也就是上上课,提供些系统工具,参观些市场。单次搞的叫论坛,多搞几次就叫商学院了,再大点就叫战略伙伴陪跑项目。这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与对外销售工作相配套的,是内部的销售管理。销售管理主要也就是记录、转交、汇总、分析这几大功能,业务量不大的时候,简单的手抄单,纸面账,面对面沟通,微信短信等措施也行,甚至靠记性也行。但业务量放大之后,

  作者:潘文富详情


关于经销商的选品问题,先说两点:1.选品时不要当恋爱脑,老板自己主观上喜欢,觉得一定好卖的,就认为业务团队、终端、消费者都能接受。2.不要抱着养儿防老的思路,认为儿子越多,自己的晚年越有保障,孩子没有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