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销售会碰巧

 作者:高扬    263

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是没有标准的,任何成功的销售活动都没有一定之规,有的只是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以及智慧的应用。正确的理念是提供销售动机和导向,需要有智慧的心灵去指导,科学的方法是提供成功销售所需要的技巧,这种有行为的技巧同样离不开智慧的应用。这三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何获得正确的理念呢?销售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事情,那能否想象一下你最近作为顾客、销售人员、观察者的销售体验呢?尤其是回忆一下其中哪些有成功的喜悦,哪些是不满或不愉快的经历呢?并把影响因素具体写下来。这样就能很快形成对销售情形中你和顾客的认识——理念,这是成功销售的前提。

思想只有落实到行动才会结出伟大的硕果。从第一次与顾客会面到完成销售的过程,如何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导向,其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如何在销售过程中与顾客有效、顺畅交流的沟通技巧;一是如何在销售过程中把握成功关键点的推销技巧。两者合一才能让销售行为取得成功。

要想销售成功有两点很关键,一个是机会的把握,即碰巧机会,一个是达成目标,即碰巧需求。从销售人员的观点看,机会是销售开始;你的挑战是把机会变成成功——完成销售。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说明销售节奏的把握很重要:1、如何赢得在顾客面前的推销权力;2、如何理解和识别顾客需求?3、如何对产品进行有效的推荐?4、如何促成交易,完成销售等。

那如何赢得在顾客面前的推销权力呢?这是销售成功的关键第一步,是形成你对顾客的第一印象;这一阶段的重要方面是“建立亲密关系”,从而赢得进一步推销权力。这就要求:

你必须建立基本信任和信赖水平,鼓励顾客愿意和你在一起,允许你对他进行进一步的推销努力;这些信任和信赖水平不是你想当然能得到的,必须努力争取它。

第二步是了解需求。懂得顾客的需求是销售的核心,你所了解的情况影响后面的两步,你要找到顾客心里想的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的满足等顾客购买的目的。

除此,你还必须了解顾客的其它因素,比如顾客能买得起吗?哪些因素影响购买决定?谁实际上做购买决定?顾客已做好购买决定准备了吗?

成功销售会碰巧。在销售过程中碰到最多的就是拒绝,如何处理拒绝非常关键。通常有四类拒绝:(1)条件,妨碍客户购买的真正原因;(2)借口,客户不想买的理由;(3)直接说不,要想成交非常困难;(4)异议,是对更多信息的委婉请求。比如说异议,异议意味着你的产品的好处还不值得客户马上就去掏腰包,它是一种对兴趣的陈述,是想要得到更多信息的表现。

处理异议的一般原则:首先制造异议,将拒绝转化为异议;然后忽略轻微异议,尤其忽略第一次异议,记住,永远不要与异议争辩。再后就是孤立异议,对异议有同感,但不同情,慢慢澄清拒绝的真相。在沟通中不要插话,忽略轻微异议,表示同感或称赞。最后是战胜异议,真诚去感受、感觉、发现,这里的发现就是一种“碰巧”技术,即互惠互利、只关注问题,解冻与冻结相关话题。

一个成功的销售过程,大致流程为:吸引客人→留住客人→了解需求→塑造价值→先跟后带→快乐成交。因此,认真学习并应用,寻找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定单成功率。

 

高扬
 成功 销售

扩展阅读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社会浮躁下的市场经济,俺们的客户是今天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为什么?因为你不是唯一的菜呀。无论是和学员沟通,还是自己以前带销售队伍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大家,你喜欢销售工作吗?很多人都说不喜欢,还有一部

  作者:蒋观庆详情


为什么很多人创业不成功,原因很多。但很多时候是对风险的估计不足和面对风险的对策没有预设有关。做销售培训3年,从最早接触来培训,无论是老师讲的还是书上学习的,往往都是告诉你培训师做什么?怎么做好培训?但

  作者:蒋观庆详情


最近1年,销售谈判的课程需求很大,16年多次被机构采购此类课程。企业营销发展中也逐步回归理性的思考,从冲动到激动回归到企业基本功的建设,核心就是队伍素养的提升。现实中,大量的营销从业人员没有系统的经过

  作者:蒋观庆详情


现象呈现在谈判中,有时候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双方各不相让。经常看到的是价格,货款,投诉处理,合作方式等。比如价格吧,销售员价格基本到了底线,但客户始终在对比,一个不让,一个要求再降价。此类现象在业务中

  作者:蒋观庆详情


系列专题:年终营销盘点临近年底,一年的销售业绩已经定型,又是企业该总结一年的时候了。企业或检讨,或庆功,业绩好的销售人员面临加薪或者提拔。拨开外在的浮华,沉浸在员工队伍之间,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