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自己 大方员工

 作者:高扬    334

古人云: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犹如针挑土,浪费好比水推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的人富了,马上骄奢淫逸,表面很大方,骨子里十分低俗;有的人富了,却依然节俭朴素,灵魂高尚。一个人不仅要勤劳,善于创造财富,还应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学会珍惜财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说打包吧。有人认为丢人现眼,不卫生。打不打包是一个人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养成的一种习惯,和教育有关,和家庭熏陶有关,和个人经济水平与地位没有必然的关联。按常理,收入较低的人更应该养成节俭的习惯,但实际上,打包的往往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有人戏称“富小气”,而不打包的则多是那种经济收入一般的人,有人戏称“穷大方”。

节俭不是小气,更不是吝啬,而是一种品质。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可谓巨富,但日常生活非常节俭,每餐半碗饭,一点肉,一点青菜,四十多年没进过一次夜总会,没去过一次歌舞厅,在与贫困大学生共进晚餐时,亲手将没吃完的点心收集打包,令在场的所有学子深感震撼。

中国经济这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并不富裕,论经济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几十年的差距,有些地区甚至没有脱贫,可国人的浪费却是全世界最疯狂的。据统计,我国每年光在餐桌上的浪费就高达600亿元,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呀。金利来的老板就经常告诫后人,打包是节俭的表现,是一种美德,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古训。

然而,有位节俭的老板对员工就很大方。他在接手一家自营店铺时,问原来的高管:“店长的工资是多少?”当听说只有1200元时,便立即喊道:“这怎么行,立即给我涨到1800!”因为他知道,拿1200元工资的店长不可能是优秀的店长,“1200元”的店长也不可能做出“1800元”店长的事情。就这多给的一点点,对老板来说无足轻重,却让整个店铺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

有打工朋友请教香港财经作家梁凤仪:“哪些是最不受打工仔欢迎的老板?”梁凤仪立即答道:“遇上生性吝啬的老板,最犯大忌。”一旦发现老板孤寒成性,她就奉劝打工仔尽快另谋高就,别白耽误自己的时间。在她看来,老板承担生意风险,对于财政预算与控制必然紧张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不乱花钱不等于吝啬,全世界成功的老板都不会多用一分冤枉钱。作为打工仔必须理解和接受这点才行,否则不能有平和的打工心态。

梁凤仪还说,打工仔最怕的老板应该是对该用该花该给的钱都不肯放松。通常情况是,公司盈利丰富,职员努力卖命,年尾花红却少之又少,继续年年为他鞠躬尽瘁,分明成为集团免费资产,那就真是枉费心机了。她认为,年尾花红其实只是一个总的代名词,很多大老板对得力助手的照顾是多方面的,例如给予他们额外优越的投资机会,让他们按比例认购公司股权,运用人际关系使职员的生活更加方便,提供低息贷款自置楼宇等等,总之,除正薪之外,还有各种形式多劳多得的福利,这就不算是吝啬了。

作为老板,一定要小气自己大方员工。每个人的青春、才华、机会都有一个定数,谁都希望获得最高回报,如果不善待他们,真是有悖常理。如果真的遇人不淑,还是听从梁凤仪的一句劝:“对于那些完全没有意思提供额外利益的老板,即是在天子脚下白干活,干睁着眼看人家富贵,不必了吧!”

高扬
 小气 自己 员工 大方

扩展阅读

考核,是员工付出和收益之间的一个动态评估机制。理想化的结果是劳资双方都满意——员工活没少干,老板钱没少给。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公司的考核机制很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老板总觉得花钱养了一帮废物,而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来上班,先得把钱的事情说清楚,这个不能模糊。远的不说,这刚入职的试用期工资得要明确。当然了,试用期工资发多少,这个事的主导权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决定了这个钱是怎么发给员工的。老板对新进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公司发展需要人怎么办?招聘啊怎么招聘?1.根据需要,起草招聘启事。2.发布招聘启事。3.强调行业有多好,强调公司有多好,强调待遇如何,强调未来发展前景如何。4.介绍待遇情况。5.提出岗位要求,学历、证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从发布招聘信息,到新员工正式入职,这中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环节设置上,也可进行些优化,改善招聘效率。一、收到应聘材料时的初选1.基于应聘材料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履历、文化程度、专业对口、表达能力等方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