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类不同性质的文化
作者:舒化鲁 557
对文化进行系统地分类分析,这是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的课题,而不是管理学的工作。但文化作为管理工具之一,管理学又必须从管理的角度对它从性质上进行分类分析。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而以价值观念为依据进行分类也就能最准确地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和本质。世界文化乍一看来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千头万绪的,但若对它的价值观念进行一些分析,则可发现,它们可以归纳为很有限的几大类。按价值观念进行分类,也就是相对于行为主体,什么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应该的进行分析。它可直接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群体所追寻的目标及所推崇的行为。
总观世界文化,以价值观念为据,大体可分为四大类,即:出世文化、物本文化、权本文化和人本文化。下面略作介绍。
1、 出世文化。
出世文化是一种否定性文化。其价值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否定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定人生只不过是孽海受苦和负罪受罚。其主要特征有五:
否定人的主体性,即否定人本身,认为人不过是徒具人形的过渡性存在物,与山水草木,牛马虫豸并没有什么区别。所具人形也只不过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造物主或上帝的安排。也就是说,人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才成其为人,而是造物主和上帝的意志才如此,造物主和上帝才是人的原因。因而人本身不能决定自己的存在及其存在形式,只能作为造物者和上帝的客体任它们摆弄。
否定人的能动性。因为这种文化认定人不是主体性存在,自己不是自己存在的原因,仅仅是造物主和上帝的意志对象。因而不仅不可能有自己的追求,并且任何追求都是枉然,造物主和上帝的安排是无法抗拒的,人除了听天由命之外别无选择。人的存在无论处于何种形式何种境地,也都是造物主和上帝的意志。它让你富有也就富有,让你贫贱也就贫贱。“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人的命运也就是造物主和上帝意志的具体化。人除了安分守己,乐天安命之外,都是多余的,不会有任何结果。
否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人在造物主和上帝面前是无所作为的,只能驯服地听任造物主和上帝的摆布,他的存在除了体现造物主和上帝的旨意之外,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人若不能自主,或者无所作为,人生也就不可能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能由自身之外的存在来赋予。若由人生之外的存在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也就不是人生自有的,而是赋予者的。因为能赋予也就能剥削。当你有任何与赋予者意志不同的意志时,也就会被剥削,因而你的意志就仅仅是赋予者的意志。加之能动性被否定,是无所作为的存在,因而即使自我能赋予其存在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也不能通过自我的努力去实现,其价值和意义也就仍然不可能存在。
出世文化的行为特征就是“无所谓”。因为人不具有主体性,不可能有自己的寻求,干什么也就无所谓了。主体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若没有了目的,行为当然也就无所谓了。并且人是无能为力的,如何干也就无所谓了。因为能力都是造物主和上帝的,有谁还会关心如何干呢。加之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因而干与不干也就无所谓了。人生本身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人自身的存在就是多余的,还有什么必要去努力呢?人的存在本身也只不过是因为人之外的造物主和上帝要人存在这一旨意不好违抗才存在。所以什么也就都是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也无所谓,贫穷无所谓,富贵也无所谓。
出世文化所体现的行为规则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去欲”,即废弃自我的意识,去掉一切欲望。不难发现这种文化的现实典型就是佛教文化。无论是小乘佛教的“我空法有”,还是大乘佛教的“我法皆空”,都强调的是空,都有废弃自我的“我空”。“我空”就决定了“要好就只有了”,所以“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不仅废我的佛教文化是出世文化,而且“混我”的道教文化也可归入出世文化。道教认为万物有灵,人与自然没有区别,能归于自然,则是人的存在的最好形式。所以,南北朝的文学家郭璞在他的《游仙诗》中说,“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把自我混容于自然,“无欲无为”。不仅如此,印度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中也都包含有出世文化的一些特征。印度教的业报轮回观念、基督教的原罪说、伊斯兰教的顺从真主,这些都属于出世文化的价值观念。
因为出世文化不具有管理工具的作用,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对进行细分了。
2、物本文化。
物本文化则是一种物欲横流的文化。其价值观念并不否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却把这种价值和意义仅仅定义在人的感官刺激和生理满足上,认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吃好、穿好、完好。它倡导的是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得行乐时且行乐”,“花开堪折直须折,莫教花落空折枝。”这种文化从而表现为一种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人的感官刺激和生理满足必须由物的效用来提供,可用以交换的商品和货币都能转换成为能提供感官刺激和生理满足的效用,所以它们也就成了价值和意义的本身。因而谁的钱最多,谁的价值也就最大。至于钱是从何而来的则是无关紧要的,偷、抢、骗都行。社会行为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不怜不让。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如果说出世文化是一种相互冷漠,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物本文化则是一种彼此对立,相互利用的关系。即使父子之间、夫妻之间也都是由这种关系维系的。养儿为防老,娶妻为养子。这种文化的极端形式可能要算中美洲的当特尔卡斯托岛上的多布文化了。


扩展阅读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7:究竟什么 2025.02.18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企业文化力是陋习的克星 2025.02.18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企业文化≠企业软实力 2025.02.18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企业文化追求企业与员工价值共享 2025.02.18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信息化孕育新的企业文化 2025.02.18
资源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的第二大战略要素,也是企业基本生存的根本保障。纵观企业未来生存,虽然核心生存目标超越基本生存,但是,追求核心生存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生存对资源的持续整合,也就是说,整合资
作者:邓正红详情
企业文化,提速器的灵魂部位 2025.02.18
在我的研究领域,企业文化项目是初涉猎,但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却有些时日了,企业文化给企业能带来什么?我比较推崇这种说法即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态度。因为这个概念解释包含了一
作者:史为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0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4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6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3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3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