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员工:十种不用花钱的胡萝卜

 478

尽管生日贺卡只是一张硬纸,然而,如果上面有你的签名就会让员工倍感荣幸。同样的道理,到商场买一条领带只需要几十元(找领带批发商订货就更便宜了),一旦它成为荣誉的象征,就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价值。

  假如某个员工开发了可为公司赚取数千万元的新项目,你可以用这种方法一箭三雕:开一个表彰大会,把那条领带大张旗鼓地奖给他。

  这么郑重其事有三个好处:一是使得那条领带看起来像是无价之宝;二是让得到领带的员工感动得流下眼泪,使他为得到第二条领带而死心塌地地继续埋头苦干;三是使他的同事疯狂地嫉妒那条领带,从而建立“往前走是领带(胡萝卜),往后走是皮带(和大棒的作用一样)”的职场理念。 第五种胡萝卜:让工作充满挑战性的刺激

  工作太简单了,员工们就会觉得乏味;太难了,他们又会感到恐惧。其实,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工作的难易程度,而在于工作是否充满刺激。

  例如,你可以把一件事说得很难很难(尽管大家都知道它很容易),当员工们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时,你就可以把他们夸得像英雄。

  又比如,当你分派一项艰巨任务时,你可以把它作为“挑战”交给张三。你表示相信,只有他才能做得好。于是,即使张三遇到天大的困难,他的胸中也会充满奥林匹克运动员似的坚强信念。

  第六种胡萝卜:颁发奖状

  奖状几乎不需要成本,然而它的胡萝卜效应却出奇地好。

  一纸奖状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同时也在表明:这位员工心甘情愿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这张不需要花钱的硬纸,他还将继续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这种不花钱的硬纸,其他人员也应该像他那样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这种不花钱的硬纸。于是,他就成了榜样。

  第七种胡萝卜:和员工一起共进午餐

  如果员工有机会和你一起共进午餐或谈天,无疑会感到荣幸。他会产生一种幸福的错觉,以为自己有能力、受到赏识和倚重、正在平步青云……等等。

  你可能会为这种错觉感到内疚,而实际上员工们的确需要这种错觉。

  第八种胡萝卜:给员工自己制定工作目标的机会

  如果员工有机会自己制定工作目标,他会用十二倍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计划是对的。因此,让员工参与制定工作目标的过程简直就像是“上套子”。

  玩这种圈套最能体现领导者的管理艺术,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把事情搞砸。那些员工会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似的,提出一些有趣却无法衡量的目标。而你的真正目的是,让员工制定出你想要的工作目标。

  第九种胡萝卜:鼓励他们的献身精神

  不要提倡员工按时下班(至少晚10分钟才能离开工作岗位),更不能允许员工装病请假,恰恰相反,要鼓励员工超时工作和带病工作。如果你善于培养他们的献身精神,你不用花钱就能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其中的诀窍在于,你不要把它叫做“免费加班时间”,而应当把它叫做“敬业精神的突出表现”。

  第十种胡萝卜:策划员工之间的竞争

  如果你能策划员工之间的竞争,使他们一个更比一个敬业,他们就会一个更比一个可爱,你的胡萝卜效应就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精彩不断。

  每一位员工都是一张多米诺骨牌,你得把他们摆放好位置。然后,你需要一位员工做榜样,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本文引用自伤情孤客《十种不用花钱的胡萝卜(免费激励员工的方法)》
 

 激励员工 胡萝卜 不用花 用花 十种 萝卜 花钱 激励 员工 不用

扩展阅读

考核,是员工付出和收益之间的一个动态评估机制。理想化的结果是劳资双方都满意——员工活没少干,老板钱没少给。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公司的考核机制很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老板总觉得花钱养了一帮废物,而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来上班,先得把钱的事情说清楚,这个不能模糊。远的不说,这刚入职的试用期工资得要明确。当然了,试用期工资发多少,这个事的主导权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决定了这个钱是怎么发给员工的。老板对新进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一些公司避开创造力方面的培训,因为创造力这个词经常会被看做“是一种神秘的或者神授的事物,而并不是一个像正常的认知过程那样可以得到提高的”。一些被忽略了的针对公司的大量调查证明,金钱和其他形式的奖励会

  作者:李丹详情


公司发展需要人怎么办?招聘啊怎么招聘?1.根据需要,起草招聘启事。2.发布招聘启事。3.强调行业有多好,强调公司有多好,强调待遇如何,强调未来发展前景如何。4.介绍待遇情况。5.提出岗位要求,学历、证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