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关系中的三角债
作者:明清石 393
三角债,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之间拖欠货款所形成的连锁债务关系。通常由甲企业欠乙企业的债,乙企业欠丙企业的债,丙企业又欠甲企三角债业的债以及与此类似的债务关系构成。
一旦陷入三角债,大家便不能自拔,各自痛苦。
这让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在一个小镇,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票,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猪农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经济不景气,当地的服务业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务)。有了1000元,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
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这是为什么?
其实,就是货币充当了一个信息的沟通员,在各自债务人那里流通了一趟,把这个连环的债务还清了。
表面上是货币的作用,其实,就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彼此的债务逾期。
三角债,不仅仅是存于资金方面,如今客户关系维护和服务上,也会时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境地。
一个甲方,一个一方,提供传播产品,一个丙方,提供传播平台,两个都是甲方的提供商。先是乙方向甲方提交文稿,然后甲方再给丙方提供,反馈回来的意见再由甲方传递给乙方,就这样传递着。知道有一天,甲方突然给乙方打电话,需要修改文稿,并且必须在两个小时内改完。因为,丙方在等着印刷。
巧合的是,乙方负责文稿修改的人,正好外出见客户。两个小时是回不来的,不可能在客户的现场做另一个客户的事情。只能在恰当的时间,选择离开客户,然后就近找到一个地方,开始修改。
显然,2个小时是不够的。
这期间,甲方不停地打来电话,问其修改了没有。理由是丙方等不急了。
这么短的时间,面对客户的不停跟催,接电话的人已经心烦意乱。最后,甲方把问题反映给部门领导,领导打来电话,还是跟催,但,处理上,采取了一个建设性的方案,问其最迟什么时间能做好,这样,他也好跟丙方那边沟通,问其能否承受。
根据判断,乙方给出了一个时间节点,这个时候,甲方也给出了丙方的时间节点,大家相安无事。
回想事情的开头,负责沟通的人,就是一个劲地问什么时候能做好,因为,他被丙方催的也是焦头烂额。但,大家都不能做这样焦急情绪的传递者,一个传一个,一个烦一个。最终,大家失去耐心,事情陷入僵局。
让一线的人给出一个时间节点,看似妥协,实则迅速把事情回归到自己可以控制的状态。有了在三者间达成共识的条件,沟通就变得有效率和建设性。
工作上,我们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出对方的时间表,如能多一点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设计时间表,或许,就会多一份节奏和有序,尤其是做客户服务,快固然重要,但,大家内心更在意的就是从容。
资金三角债,需要制度和法律来裁定,可服务的三角债,却需要建设性的沟通,建立时间节点,大家传递共识的条件,而不是一种急切的情绪。
扩展阅读
大客户的非酒型维护 2025.08.12
酒商手里,最值钱的不是酒,而是在当地运营多年积累下来的客户。这些客户是大小企业老板、职能部门的大小领导、有钱人、注重生活品质的人、需要维持圈子的各类主理人,还有老酒鬼。手头有足够的客户,不愁没钱赚的,
作者:潘文富详情
烟酒店,从服务大客户到服务散客 2025.07.23
越小的老板,越是着急,越是喜欢一步到位,一听过程动作就烦。一步到位的背后,主观上认为生意就是简单的,左手进右手出,赚个差价嘛。的确,在某些行业的某些阶段,这简单操作也能做,但这只是阶段性的,将简单操作
作者:潘文富详情
烟酒店别指望大客户了,扎实做好散客吧 2025.07.14
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吃过茄鲞之后,回家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吃下小菜饭了。参与过赌博的人,有过分分钟几千上万输赢的经历,估计再没有心思去找份月薪几千块的工作了。毕竟是见了世面,开了眼界,想得多了,对比的
作者:潘文富详情
闽南金三角 谁的同城化 2024.05.25
在改革开放初期,“闽南金三角”作为一个经济词组,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并称,三者的内涵等同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今,尽管厦门大打文艺小清新招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和旅游收入均连年高涨,
作者:刘巍详情
终端客户就是业务员的兵权 2024.02.22
打江山的时候,皇上需要将军们带领大军扫平敌寇,屡创奇功。待无战事,将军们手上的兵权,则又是让皇上头疼的事,眼瞅着士兵们只听将军的,皇上还得出钱财粮草供着,想搞个调动也很难,动不动人家就来一句:“将在外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业务员回来说客户觉得价格高了 2023.11.10
业务人员回来,报告给老板最多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客户说价格高了,说外面有更低的价格,还能拿出若干证据出来,要么让价,要么这生意就没法做了。在业务人员反复报告此类问题之后,老板头也大,也认为现在市场价格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重庆通报“中标85万 11
- 2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9
- 3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8
- 4“青少年控烟”绍兴鲁 9
- 5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 10
- 6“警察深夜上门”频发 10
- 7长期舆情洁癖,对负面 8
- 8国家卫健委调查组通报 9
- 9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