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下的生存

 作者:陈晓平    288

“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银根收紧,能源供应紧张,制造业出路何在?”IPO之后,老板电器副董事长任富佳常会遭遇这样的典型提问。
时下,浙江制造业弥漫着“生存危机”的悲观氛围。以民营经济的样板区域温州为例,有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共约36万家,其中30%处于半停工或停工状态;尤其信贷政策收紧,大量企业资金链告急,民企求诸高利贷最后猝死的消息不断传出,其症结在于,制造企业本身缺乏品牌和竞争力。

任富佳所在的厨电行业则是个有趣的样本,老板、方太、帅康三大浙系品牌长期占据中国高端厨电市场的主流,持续引领着行业变革浪潮,都乐于炫耀自家产品比洋品牌卖得贵。那么,它们依托的资本何在?适逢产业变局,各自的应对之策又在哪里?

高端

帅康总裁邹国营在厨电领域属于资深前辈,1993年入行,他转行做厨电之初,做过市场调研,就是跑了附近21栋居民楼,发现油烟机的拥有率仅有30%。帅康起家主打“深型”吸油烟机,一举扭转了当时“薄型机”技术路线,当时行业内产品最高价是470元,邹国营直接将产品定价于570元,专注中高端的经营策略持续到现在。公司曾有营销干部打价格战,直接就被邹国营撤了职,他甚至坚决反对赠品的策略。

事实上,2002年,帅康曾短暂做过策略调整,降价7%试图扩大市场份额,结果并不成功,其后,“高端的品牌不要价格战,就像LV不能老打折”成为邹国营的一种坚持。

无独有偶,相邻的浙系厨电品牌选择了一致的竞争策略。方太总裁茅忠群是“富二代”,在家庭基业基础上,1995年二次创业,推出方太油烟机,亦瞄准高端市场;而老板电器的定位同样在中高端。上个世纪90年代末,这些浙系品牌彼此相安无事,从来不打价格战,大体保持着良性的竞合关系。

任富佳如是评论道:“我们所处的竞争环境,大家都定位高端,竞争整体比较有序,我们出一项新款产品,人家不敢盲目模仿,开打价格战,因为都是要讲面子,简单抄袭,都会被同行取笑。”这种竞争策略的自律,避免浙系品牌陷入中国制造业“价格混战”的窠臼。曾有消费者感觉品牌油烟机的价格实在是高,跑了数个连锁卖场想淘点便宜的,结果三家价格死板一块,最后发帖抱怨道:“帅康、方太、老板这三个呆头呆脑的家伙总挤在一起,令人讨厌。”

浙系厨电之所以能长驱直入高端市场,有其产业偶然性:中西烹饪文化存在差异,导致中国的厨房油烟成分大很多,强势的外资品牌无法将成熟的产品系列直接导入,而本土品牌更懂得产品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为其通过研发核心技术赢取高端创造了机会。此外,厨电产品具有“准建材类”的属性——长期使用,拆装费事,错误选择的成本高——有利于品牌创造溢价。

在终端卖场苏宁、国美,浙系品牌油烟机的主流机型普遍在3000元以上,而一般品牌的价格中位数在2000元左右。

当然,维持高端品牌的定位,属于系统工程,绝非口头一说。

首要的是研发。以吸油烟机为例,衡量性能的指标,大体有排风量、静音、方便拆洗、节能等若干项。帅康技术质量总监康联春介绍说,厨电的内行人,常开玩笑说做吸油烟机的技术难度不亚于造飞机,就是因为这些指标综合平衡并不容易,比如追求大排风量,就给降噪提出更大的技术要求。从“薄型”、“深型”直到“欧式”、“静吸式”,20年间,行业历经多次大的技术变迁,每次变迁,都带动行业格局新的变动。

其次就是制造。追求差异化,产品型号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制造成本就不菲,一款吸油烟机单是模具费,就在200万到400万之间,此外,还有用材用料的讲究,消费者看不到。举例来说,帅康烟机内部蜗壳是黑色的,这个颜色是先在镀锌板上高温喷涂耐腐强化搪瓷,再在搪瓷上面喷涂特富珑而成的。而普通的烟机蜗壳为亮银色,其实这就是纯镀锌板做蜗壳原材料的“原始”产品。浙系品牌轻易不敢用“铝合金”材料,因为易氧化。

不过,消费者很少认为厨电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品类。单单一个苏宁的标准店,厨电品牌的数量不会少于8个,品牌拥挤的时代,单靠知名度已经卖不上价。早些年,高端品牌以机芯保修、免拆洗等差异化服务来竞争,现在中高端厨电企业的营销侧重点又有新的分化,比如,方太电器力推“静吸式”产品,强调静音与外观时尚;老板电器则在欧式油烟机领域,紧扣“17立方米”大风量做文章,凸显其技术特色。

任富佳说,行业内,常常以一次技术进步为起点,带动营销卖点的输出,进而引爆一轮消费风潮,一款主流产品的生命周期为2-3年,也就会左右品牌影响力在两三年间的消长。如果一个一线品牌两三轮竞争败下来,三四年间就会沦为二线。可以说,高端厨电品牌处在刀锋式的生存状态,不得不谨小慎微。

当然,所有一切的前提是高昂的成本投入。根据老板电器2010年年报,其整体毛利率为53.83%,而净利率不过10.9%,就是因为营销、研发等费用支出巨大。


变局

虽说由于品牌溢价的存在,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的压力,浙系高端厨电品牌基本能够自我消化掉,但“高处”依然“不胜寒”。

浙系专业厨电品牌的销售规模相对较小,三大品牌的规模都在二三十亿元间,销售除了依托品牌影响力外,相当部分还依托于国美、苏宁这类KA渠道。邹国营简单概括,就是“名品进名店”,跟品牌服饰需要进入百货商店并无本质区别。国美、苏宁,既是现实的渠道,更是品牌展示最直接的窗口。由于KA渠道的费用非常高昂,没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资金实力是进不去的,于是,自然就成了涮选品牌的利器。然而,这些KA渠道正在让专业厨电品牌不堪重负。

国美前董事局主席陈晓在接受采访时,曾经专门提到,国美供应商体系中“最弱势的是小家电企业,一台动辄几千元的抽油烟机的实际成本往往只有1000多元”。邹国营认为这个表述有些情绪化,实际上,邹国营给出的数据要乐观很多,比如KA渠道大体的账期也就40天左右。

但是,KA渠道的费用高确是不争的事实。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国美、苏宁这类终端卖场,如果将日常营销推广费用打包进来,厨电品牌扣点率在38%左右,简单地说,终端每售出100元,渠道拿走约38元。此外,厂商(或经销商)还要承担专柜专修、促销员工资提成以及样机的费用。据帅康副总裁刘春华介绍,现在专柜一平方米的装修费用大约是2000元,促销员的平均工资也在2000元以上,一个专柜月销售的盈亏平衡点大体在3万至4万元。有业内人士说,厨电领域如果没有50%以上的毛利空间,其实很难挣到钱。根据老板电器2011年半年报,其吸油烟机和燃气灶的毛利率分别是51.03%和54.18%,而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高达32.27%。

现在专业厨电品牌都在有意识降低传统KA渠道的销售占比,进行渠道多元化,以降低运营风险,其中网上销售虽然基数低,但成长速度快。帅康6月份网上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万元,据帅康北京大区代理商洪流透露,北京区域网上销售同比增长了400%以上。由于网络渠道去除了大量费用,相近功能配置的吸油烟机,网上渠道的价格可以做到线下终端的7折,此外,在回款周期、固定费用等方面,还不受渠道商的牵制。

按照洪流的说法,北京本地多数二三线厨电品牌,除了仅保留若干实体专柜做展示外,纷纷开始转向网上销售。然而,网上直销渠道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电子商务运营经验和品牌是否具有号召力,尤其在年轻的网购群体中,毕竟,普遍接受网购的90后人群即将步入适婚的年龄。

此外,即便是现有的传统渠道中,厨电品牌间的状况也不再是一个“稳态”的结构。厨电产品拥有着让人艳羡的高毛利,各大综合类品牌近两年纷纷进入市场,比如说美的电器。

刘春华的观点是,美的定位在中端,不至于左右市场格局。但是洪流在一线的感受是,美的进入,细化了消费群体的分层,“对于部分需要品牌,又希望能够尽可能便宜一点的客户,原先可能会咬咬牙选择一线品牌,现在这部分终端客户就会沉降到美的这样的品牌,带来部分客户群体的流失”。此外,综合类品牌还有集群化优势,在渠道谈判中能谋求更大话语权。而在任富佳看来,相对而言,粤系厨电产业链整合程度更高,分工更明确,比如一个专业的模具商可以同时供应五六家厂商,其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另一股正在变化的势力则是国际公司的新布局。苏宁北京地区管理中心厨卫采销部经理吕树成留意到,西门子在加紧上游领域的进攻,“坦白说,西门子在油烟机和灶具市场稍逊浙系品牌,今年它们在北京要成立单独的厨电运作团队,把德国的设计师请来研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并将擅长的烤箱作为突破点,现在不少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在西化。”西门子依然对浙系品牌构成压力,比如苏宁系统内,在杭州市场厨电大品类中,西门子已经领先,这多少让浙系品牌有些尴尬。

分化
 刀锋 暗斗 生存

扩展阅读

对于中国直销业来说,2005年9月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规定中国直销市场于当年12月1日重新开放。  法律出台后不久,众多

  作者:陈亮详情


现在的行业网站如此之多,网民和企业到底该如何去筛选判断网站的好坏?是否能从根本上判断行业网站能为其提供真正的帮助,从而留在这网站上?哪3点能来决定行业网站的生存呢?第1点:用户选择停留点一个网民或

  作者:陈亮详情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渐成两种发展的主流态势,是坚持自主品牌,还是推崇合资品牌?并非只是良好的意愿就能把握哪一种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发展是硬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

  作者:刘涛详情


在继承与求变同时推进的过程中,中兴会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不论在外界还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很少用“充满变化”来形容这家一向以谨慎和稳健著称的企业。然而,在担任中兴通讯总裁一年之后,殷一民正是

  作者:刘涛详情


近年,随着药品市场竞争环境日益规范,众多药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感受到投入越来越大,而利润越来越小,不少企业连年亏损,形势岌岌可危。另有一些企业只有规模没有利润,用行内人士的话来说——看起来“热热闹闹,就

  作者:李武菁详情


李刚是国内一家企业的营销经理,前不久他参加了深圳某培训公司为期一天的“生存训练”,经过艰苦的锻炼和营销实战,李刚感觉很有收获,于是将“生存训练”的心得和体会与全国的营销同仁共同分享。生存训练大解密!1

  作者:温继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