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的话题

 570

前两天,收到友人从国外发来的邮件,论及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的相关话题,我表达了点我不成熟的看法。问题提的非常好,值得每位制造业同仁和营销人思考,现将问题及我的粗见发表如下,权当抛砖,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1、 长期以来, 中国是国外公司和品牌的生产加工商, 却缺乏全球品牌。 近年来, 政府和企业都在为建立和推广本地品牌努力。2008年已有15个中国品牌在全球500品牌名单中。 您认为近年来中国品牌建立和推广成效怎样?您对中国的品牌有什么看法?
答: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大多属于国内垄断企业,当然这和国内经济的体制有关,但如果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能进入500强名单,显然更有值价。中国品牌古代就有(“瓷那”(china)、茶叶等),但一直到现在还没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可能与生活的需求变化有关,此外经营者也有很大关系。至于现代的中国品牌起步晚,我们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从商品的供不应求年代的生产商强势,慢慢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供大于求年代,营销才开始起步,品牌也是这个环节下被重视起来。愚以为中国品牌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能够提供相对比较好的产品,有待进一步提升其附加值。

2、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INTERBRAND),在全球市场中“中国制造”的形象不佳,形容中国产品的词汇大多是 “便宜” “低质量” “缺乏创新” 和 “缺乏信誉”。近年来发生的玩具回收和毒牛奶事件也被大面积的在海外报道。 这对中国品牌和产品信誉形象影响很大。 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您是否认为产品的质量保证是中国建立品牌以及其信誉度的关键?
答:郎咸平是我最尊敬的经济学家,以专业负责敢直言见长,他对中国制造业的评价是制造业的投资过多,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现象大有存在,所以制造业内部的竞争过度,导致为了赢的订单而偷工减料,对产品的品质把控不严。另外,一个产品的成本品牌商(或下单人)不是不知道,他们想过份的压缩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也是导致产品低质的原因。有关“缺乏创新”以及“缺乏信誉”这个可以理解为制造企业首先要生存下来,有所积累才能创新,也有制造商本着捞一把就跑的短视者存在。

 中国制造 话题 制造 品牌 的话 中国

扩展阅读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