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文章
500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写文章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或是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这样可以省时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讲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读者是谁,他们需要什么
写文章之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弄明白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写的文章才能更有针对性。比如,如果读者是总裁、老板,他们需要的就是企业整体运营、宏观思路,文章就要在战略型、远见性、预测性、大的方面着眼,解决他们的思路、方向问题,而不是拘泥于细枝末节,斤斤两两的问题。如果是区域经理、业务员,他们需要的是可以拿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建立或者方案,那么文章要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方案的设计、渠道的管理、促销的实施等方面。如果读者素质不高,他们不想去花费大量时间去琢磨文章的好坏,只想看懂、学习,那么文章就要尽量用朴实、平易、浅显的语言去写,不能过多的应用专业术语。
如果不能根据读者的特点和需求去写文章,那么必定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这正如雪中送炭胜过饱而灌食。
2、结构清晰:凤头、猪肚、豹尾
一个人,没有骨架,只有一堆肉堆在那里,这个人就站不起来。文章的结构相当于人的骨架。没有结构,会使文章没有方向和条理,读者不容易理解,同时作者要传达的思想和目的也会因为文章结构问题大打折扣。
一篇好的文章的结构一般讲究的是“凤头、猪肚、豹尾”。所谓凤头就是说开篇要写得向凤凰的头一样漂亮,能在一两分钟之内,通过三五行文字抓住人心,否则如不能很快吸引人,文章再好,在寸时寸金的时代也会被淹没在众多文章之中。
猪肚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要饱满,对中心目的要阐述透彻、严密、论据翔实、丰富,使人相信、认同。文章有骨也要有肉,有了肉,一篇文章才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猪肚就相当于文章的肉。
豹尾指的是文章在总结主题后有力收尾,不拖泥带水,给人强烈震撼。否则尾巴太长、太重,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把握住这三点,一篇文章的模样基本就清晰可见、跃然纸上了。
3、原则问题:
写文章要有模有样,形神兼备一定要把握住一些基本原则。
(1)立意新颖
俗语说,“文如看山不喜平”,就是说文章要有新意,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能平平淡淡,味同嚼蜡。若想立意新颖,我们必须学会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反复推理,认真比较,发挥想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当年有一位名画家画了一幅”十里蛙声”的名画,可是画面上只是一群蝌蚪在小溪中奋力前游,初看很觉诧异,哪里有什么青蛙在欢唱啊,但细细一想,我们似乎看到了随着水流的向前,蝌蚪逐渐变成了青蛙,在远方,一片蛙声隐隐传来。由此我们感觉到了画家的新颖的立意,高超的画法。这远远胜过直接画出青蛙欢歌的场面。当然,要写出集“新”、“特”、“奇”于一体的文章,它还需要个人知识、经历、素养等各方面的积淀。
(2)简洁、聚焦
写文章要力求简洁聚焦。就是说文章要有重点,而且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文章的体材、结构、论据、措辞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偏离。否则处处说一点,却说不透,失去了写文章的目的。
(3)措辞精炼、平实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词句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质量的高低,因此,推敲、锤炼语言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步骤。杜甫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充分说明了语言锤炼的重要性。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绿”字,初稿为“到”字,后来改为“过”字,又改为“入”、“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这一“绿”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早春的景色,而且用得很有气势,所以能流传千古。俗语讲:文章不厌千回改,大诗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典故成就了千古佳话也验证了文章措辞精炼的意义和付出的艰辛。语言的使用是千变化,没有止境的,有的人不重视语言的锤炼,用词马虎,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生动。俗语说,文章不厌千回改,不下功夫锤炼语言,就写不出生动多彩的文章来。
语言不但要精炼,还要平实。真正看文章的人以大众为多。如果为了追求奇巧而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可能使读者看不懂或者望而却步。白居易的每篇诗作写完后都要读给村妇听,如果她们不懂就要不断修改,知道听懂为止。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4)有效实用
写文章有实际作用,如散文给人以美感;杂文让人警醒、深刻;小说向人展现世态炎凉;应用文特别是实战型的营销类的文章要让人能够看了明白、用了有效、对读者有实际的帮助,而不是一篇大道理,处处明白,看完之后,还是不知怎么办。也就是说此类要真正能够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扩展阅读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 2025.09.09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量很大8月13日,新华视评发布《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8月14日,新华社快看 发布视频评论《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中央媒体连续发声,直指目前舆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 2025.09.09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7:究竟什么 2025.02.18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出版社网站,不老霸王枪如何重振雄风 2025.02.18
出版社网站,鸡肋!鸡肋! 随着汹涌的互联网浪潮冲击,出版社办门户网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甚至至今仍没有自己网站的出版社已成为“少数派”。但是纵观这些网站,让人不免心生无奈。大多出版社网站的主要
作者:刘东明详情
如何不做好基本工作也能获得成功 2024.01.04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京刚「说」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哪些 2023.11.01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重庆通报“中标85万 6
- 2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5
- 3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4
- 4“青少年控烟”绍兴鲁 7
- 5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 6
- 6“警察深夜上门”频发 6
- 7长期舆情洁癖,对负面 5
- 8国家卫健委调查组通报 6
- 9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