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大学生“亮剑团队”?
作者:黄鸣 586
一则关于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第一份工作不满一年就跳槽的占到56.1%,能在第一个工作岗位呆三年的不到10%,一年内连跳三四次的也不在少数。刚刚毕业就成“职场跳蚤”,不仅对应届生在阅历、就业信心上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同时用人单位也为此伤透了心,培养一名应届学生一年至少二到三万元的成本,50%以上的高流失率使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使用格外“小心”,甚至有企业对招应届学生设限,《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竟成畅销书。
作为用人单位的代表,我也在思考,是什么让辛辛苦苦受教育十几年的天之骄子受如此打击,是什么让如此多的应届学生成“职场跳蚤”?我发现有两大归属感的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一个是专业归属感(事业归属感);一个是团队归属感。
现在新兴行业的诞生越来越多,高校教育的专业更新,跟不上社会变革的节奏,很多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符合的专业是空白,致使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归属感。以我们太阳能行业为例,因为太阳能专业的课程缺失,即使来投奔皇明专门从事太阳能研究开发的大学生也是后期恶补太阳能知识,效果远不如先入为主的好。比如一个学物理专业的学生,你问他们牛顿三定律,如果他们回答不上来会无地自容,但问他们太阳能的一些知识,他们答不出来会很坦然,他们认为因为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嘛!这就是没有专业归属感的表现。
另外就是团队归属感的缺失,很多大学生就业是“骑驴找马型”, “先就业后择业”,人家根本一开始就打算在你这个企业“呆一阵子”而不是“呆一辈子”,压根就没打算是你企业的人。这种团队归属感的欠缺,很难使如今大学生真正从心理上融入到一个团队中。
发现这两个问题,我们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以使学生与企业双方受益。比如我们除了自己办“三院一中心”培养学员外,还与高校联合办“皇明班”设置“太阳能专业”,提前解决两个归属感的问题,非常有成效。有两次讲课给我非常深的印象,第一次是给我们经销商讲课,讲课的西报告厅有600多座位,经销商有200多人,为了使更多人受训,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体验到商业课程,就通知我们学院的学生和“皇明班”学生来“陪听”,也没把他们当回事。后来两个月之后又有一次机会,我同样也通知让他们来陪听,在讲课中讲到的“经销商要四化”,我刚提到“第一化……”,底下那些学生齐刷刷地喊出来:标准化!
这些学生的突然回答吓了我一大跳,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我接着问“第二化?”又是齐刷刷地回答:专业化。
“第三化?”职业化!
“第四化?”公司化!!
回答极其顺畅,不带打哏的,当时我非常欣慰,这不就是亮剑团队吗?他们把课程听到心里去了。后来他们到车间实习,工厂的负责人给公司反馈,这些学生与招聘的大学生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好奇心学习心特别强,不停地问不停地学,把课堂里学的知识真正与专业结合起来,而且极有认同感,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将来就是干太阳能的。所以,两个归属感的培养不仅使我们公司找到了一条如何培养自己员工的好方法好思路,同时也为被现在就业形势所困惑的应届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真正长远的指导方向。
扩展阅读
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2年前就开始了 2025.09.09
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2年前就开始了武汉大学如今所面临的舆情困局,从2023年7月,杨同学在校内举报肖同学性骚扰就开始了。女生的证据不能直接证实性骚扰,所以学校迟迟不能决定,也未能有效引导当事女生。比如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 2025.09.09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打造聚合落 2025.08.12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7:究竟什么 2025.02.18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出版社网站,不老霸王枪如何重振雄风 2025.02.18
出版社网站,鸡肋!鸡肋! 随着汹涌的互联网浪潮冲击,出版社办门户网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甚至至今仍没有自己网站的出版社已成为“少数派”。但是纵观这些网站,让人不免心生无奈。大多出版社网站的主要
作者:刘东明详情
如何不做好基本工作也能获得成功 2024.01.04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11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28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4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3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3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1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29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2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