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元老师的内训课程
一、中国国学的精髓所在1、天人相应与和谐追求2、系统观点和大局思想3、阴阳互补和互相转化4、道势法术与宏观微观5、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6、伦理纲常维系社会二、国学的核心价值观1、中庸——时中与权变2、贵和——人和与竞争3、德治——文化与法制4、正己——管人与管己5、仁爱——仁者与爱人6、义利——义取与逐利7、诚信——内诚与外信8、举贤——识才与用才9、正名——伦理与名实10、弘道——纲常与责任三、国学精神与商道的结合1、见贤思齐2、立德修身3、诚信天下4、忠孝仁义5、处世之道6、沟通智慧7、人脉建设8、团队精神四、儒商的身心修炼1、正心:理念价值观的一元化2、修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齐家:责
张九元查看详情
一、国学的源源远流长1、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2、《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3、儒家思想的“中”、“和”意义4、树立体现整体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二、中国国学的精髓所在1、天人相应与和谐追求2、系统观点和大局思想3、阴阳互补和互相转化4、道势法术与宏观微观5、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6、伦理纲常维系社会三、国学对于领导力基础的阐释1、正心:理念价值观的一元化2、修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齐家:责任感和家庭文化4、治国:管理企业等的方略5、平天下:和谐社会的建立四、国学如何体现领导力1、见贤思齐2、立德修身3、诚信天下4、忠孝仁义5、处世之道6、、沟通智慧7、人脉建设8、团队精神五、领导力的价值体现1、
张九元查看详情
一、国学的源源远流长1、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2、《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3、儒家思想的“中”、“和”意义4、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5、正确区别文化和宗教6、树立体现整体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二、中国国学的精髓所在1、天人相应与和谐追求2、系统观点和大局思想3、阴阳互补和互相转化4、道势法术与宏观微观5、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6、伦理纲常维系社会三、人贵有自知之明1、个人的价值观念——做人2、个人的核心能力——做事3、面对自己的出身——接受4、人生发展的关键——自知5、值得尊重的人——自己6、成就事业的根本——自信7、适时表现出显能——胜出8、立志要发掘潜能——尝试四、国学对人生的要求1、正心:理念价
张九元查看详情
一、中国国学的精髓所在1、天人相应与和谐追求2、系统观点和大局思想3、阴阳互补和互相转化4、道势法术与宏观微观5、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6、伦理纲常维系社会二、儒家思想传承回顾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2、战国时期——孟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3、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4、宋代时期——程朱理学5、明朝理学——王阳明的心学6、中国当代——振兴儒学三、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1、中庸——时中与权变2、贵和——人和与竞争3、德治——文化与法制4、正己——管人与管己5、仁爱——仁者与爱人6、义利——义取与逐利7、诚信——内诚与外信8、举贤——识才与用才9、正名——伦理与名实10、弘道——纲常与责任四、儒家文
张九元查看详情
一、团队的基本要素1、群策群力达成共同的目标2、纪律和约束3、持续产生业绩4、互相依赖共同成长二、如何建立优秀团队1、建立内部协调机制2、确认共同目标3、破除本位主义4、充分领导的作用5、积极主动很重要6、共享共荣的多赢三、制定共享的团队目标1、把目标建立在三个时间点上(1)一个鼓舞人心的长期目标(2)用作里程碑的中期目标(3)能立刻开始工作的近期目标2、近期和中期目标应该可以量化3、不断修订和完善近期和长期目标4、每个人都参与共同奋斗目标的制定(1)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大多数人会更加一致(2)每个人都了解同事们的直接目标(3)努力工作来改进团队的实质性目标四、训练团队精英1、品格素质训练(1)
张九元查看详情
一、执行力为什么这么火 (一)执行力研究的起因两本书引起执行力大讨论1、《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2、《执行力》——把目标落实到位的能力(二)企业管理的全程都离不开执行力1、执行决定着一切决策的成败2、只有坚定执行才能让战略落地3、只有尊重执行才能保组织运行4、只有把握执行才能使流程顺畅5、没有执行力的管理层是不合格的二、执行力表现在哪些方面1、对战略目标的理解程度2、对经营理念的理解深度3、对完成任务的热情高涨4、对达到目标充满信心5、对岗位工作驾轻就熟6、对完成结果准确到位三、执行力的核心要素1、心态要素怎样决定执行力 2、角色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3、工具要素怎样落实执行力 4、流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