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复习大纲

 作者:未知    174

《中国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一、 选择题(10分)
二、填空题(10分)
三、判断题(10分)
四、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五、论述题(40分,务必充分说明理由)
第二部分 各章要点
第一章
一、了解我国计划金融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
二、熟悉我国计划金融体系的主要特点
三、熟悉我国计划金融体系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第二章
一、了解计划金融体系中,我国关于基本货币的主要理论。
二、熟悉我国关于通货膨胀的认识过程及有关理论。
三、熟悉利息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一、了解我国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与主要职能;
二、了解国有专业银行重建与发展的主要过程
三、熟悉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过程与主要职能
第四章 货币政策的工具
一、熟悉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特点
二、熟悉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史过程
三、熟悉发展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思路
第五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熟悉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过程
二、了解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
第六章
一、熟悉信贷资金体制的改革历程
二、熟悉我国银行的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性:
三、熟悉我国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主要困难:
四、熟悉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业商业化改革的思考:

第七章
一、了解同业拆借市场形成和发展
二、了解票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三、了解外汇市场形成和发展
四、了解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一、熟悉利率改革的必要性
二、熟悉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几个问题  
三、熟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证券之星4月21日消息: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陆百甫今后的金融改革,应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的思想,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完善金融市场、稳定和规范证券和保险市场、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以及增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形成比较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业”
  1.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按照废止、失效、有效三个层次,全面清理现行金融法律、规章。
  2.根据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尽快研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律体系内涵。重点是: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制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适应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联合、兼并及重组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规范;制定规范存款保险公司或基金的法律规定,确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及运作原则;研究制定规范新型金融业务(如电子银行业务等)的法律制度等。
  3.研究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从扩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利率市场化等方面研究修改涉外金融法律、法规。
  二、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重点应是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水平,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调节货币供应量,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的合理需求。根据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信贷政策的指导,合理调整信贷资金在产业部门间的布局,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调整信贷资金在东西部地区的投向,支持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合理调整信贷资金在城乡经济领域的投向,支持发展农业和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大力发展住房、教育和大件消费品等消费信贷;完善授信制度;加强信贷信息登记咨询系统建设;推动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
  2.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准、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运作体系。
  3.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建立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全国统一、分层次的货币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交易主体,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代理业务。建立做市商制度。积极发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金融机构面向企业和个人的柜台债券交易。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发展贴现业务,推动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发展。通过证券经营机构在货币市场的融资、商业银行开展股票质押贷款、证券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提高社会资金融通效率。
  三、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建立国控股份制商业银行
  四、进一步发展面向中小企业和县域的城乡商业银行
  大力扶持和发展城乡商业银行是目前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要切实解决政策歧视问题,应允许中小金融机构接受保险业的开户和存款、开发大额可转让存款、办理承兑汇票和贴现业务、参加特约汇兑和电子汇兑业务等。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坚定不移地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广大农民发展生产、走向市场的金融纽带,充分发挥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
  五、加快推进银、证、保配套改革与协调发展金融业发展中,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原本就存在天然的、内在的联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之间的资金互动、互流、互制关系,是金融资金流动一种客观规律。三大市场之间存在的这种共生性和具有的天然的亲和力,是金融业内在协调发展的经济前提。如果为了防险,人为设置“隔离墩”,不仅不利于三大市场的发展,也会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宏观调控手段运用,失去用武之地,或出现“不作为”现象。我国货币市场不活跃、证券市场多次大起落、保险市场步履蹒跚,这与三大市场沟通渠道阻塞,有无可争辩的关系。在新形势下,中国金融改革滞后问题越显突出,改革战略存在理论设计与思想准备不足的严重缺陷,尤其反映在三大市场关系上,明显缺乏协调机制,尽管其单项改革有一定推进,但整体配套改革与发展,还存在割裂设计、起点不高、阻梗颇多、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推进银、证、保配套改革与协调发展,重点是:
  要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运作,统一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定范围之内,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包括货币政策调控,要完善政策导向,把视野全方位关注三大市场互动,健全和完善政策的传导机制,建立起畅通的资金合理互流渠道,消除三大市场之间资金流通的不合理管制。
  六、实施金融业的功能监管,提高监管水平
  1.依法加强金融监管,改进金融监管,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按照“坚持改革、合理分工、管监分理、集中监管、提高效率”的要求,实现下列转变:把目前金融工作管监合一体制,改为管监分离体制;把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分级监管,改为通过监管组进行集中监管;把面广量大的合规性监管,改为主要防范和化解金融企业法人风险;建立独立的银行业监管体系,实施银监会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同时,要按照国际标准,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会计、统计、审计和报告等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其完整、真实的业务和财务状况,提高信息透明度,利用市场力量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
  2.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借鉴国际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建立包括货币供应量、银行资本充足率、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债务率、偿债率、债务期限结构等监控指标在内的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按国际金融机构协议和我国国情逐步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盈亏状况、内控完善程度及市场风险水平为核心的国内银行业风险监测和金融机构考核评价体系。
  3.加强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提高监管水平。维持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基本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中国金融业继续保持稳定。同时,也要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类机构在合法经营、稳健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业务创新,开发新的业务品种。银监、证监、保监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提高整体监管水平。逐步完善已实施的定期磋商制度,及时界定交叉业务的监管责任,解决分业监管中的政策协调问题,共享监管信息,联合研究一些重大问题,及早提出对策,整合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我要评论
更多最新股评
发送到手机
40家机构对后市的最新看法



【推荐给好友】 【加入卡片箱】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 证券之星2002
第一章
一、 我国计划金融体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1、1931年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 毛泽民
2、各解放区银行的主要功能:一是从事存、放、汇业务;二是管理金融企业。
3、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成立于石家庄。
4、解放后,我国对旧中国银行业改造的政策包括:一是没收官僚资本银行;二是限制外国资本银行业务;三是对民族资本银行实行公私合营。
5、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于1952年被合并。
6、1969年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
7、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从财政部分设出来。
二、 我国的计划金融体系有何特点?
1、 我国的计划金融体系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一元化、单调化的金融体系:
2、 我国计划金融体系有一个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信贷计划;
3、 我国计划金融体系的货币供给传导机制是简单而直接的;
4、我国计划金融体系具有直接而被动的宏观调控手段。
5、我国的计划金融体系没有基础货币、派生存款等金融现象;
三、 我国计划金融体系有何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积极作用:一是与战争时期的需要相适应;二是与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三是为计划经济的完善提供了前提条件。
消极影响:一是计划经济体系中,银行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不利于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二是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本身作为企业是市场主体,而不应当作为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工具;三是在计划金融体系中银行从属于财政,不能独立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第二章
一、基本货币理论
1、 人民币是否代表黄金
"黄金派":人民币是黄金的符号;
"非黄金派" :
2、人民币是什么
人民币究竟是货币(存在一定量的商品交换)还是劳动券(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
人民币究竟是纸币(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还是信用货币(信用凭证)。
3、对货币交换关系的批判
"货币取消论"
4、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周转数。
5、货币流通必要量的计算
货币流通同商品零售额大体保持1:8的比例
6、货币流通范围的探讨
货币流通包括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
二、通货膨胀理论:
1、是否存在通货膨胀
否认我国有通货膨胀 承认有通货膨胀
纸币发行过多,超过流通中金币必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和纸币贬值

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2、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是不自觉地实行了温和通货膨胀政策。二是经济体制尚未理顺。三是宏观金融机制尚未理顺,中央银行自我控制不力,金融调控手段乏力,金融管理偏松。
3、对待通货膨胀的态度
通货膨胀不可避免,不能把其硬压下去;
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是有益的;
通货膨胀有百害而无一利;
4、通货膨胀治理研究
控制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
三、利息理论
利息的性质
利息的作用
利率弊端:一利率体系繁乱,不能反映资金供求关系;二利率管理集中过多过死,银行缺乏独立经营和执行国家利率政策的自主权。
利率改革的问题,利率究竟应提高到何种程度
四、国际金融问题研究: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汇率理论。
外汇储备问题。外汇储备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外汇储备的构成,二是外汇储备的额度。关于储备构成问题,就主要产生过三种意见:一应以黄金为主,以外汇为辅;二应根据支付需要,以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为主体;三应使外汇储备多样化,避免汇率风险。
外债问题。由于我国缺乏统一集中的外债管理,造成外债投向结构不合理,偿债安排存在偿债高峰年度等问题。一些人提出,必须在外债规模、结构及有关技术安排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同时建立外债偿债基金,使外债偿还有切实可靠的保障。
第三章
一、我国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我国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强化金融业调节与管理的需要  
  2、实现国民经济间接调控的需要  
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与发展:
(一)中国农业银行
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营业,主要业务为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1994年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接办政策性业务、1996年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接办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
(二)中国银行
前身为1904年创办的“户部银行”,1979年3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成为中国银行,主要经营外汇业务和管理国家外汇(1982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接管)。
(三)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1954年10月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由财政部领导。1979年由国务院直接领导,1985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接管。主要业务为管理国家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把政策性业务交还给财政部,1996年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
(四)中国工商银行

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主要业务为工商信贷与城镇储蓄业务。
1993年国有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
三、中央银行体制
  (一)中国人民银行主要具有3方面的基本职能。
  第一,服务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对政府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划拨清算、代理业务等金融服务。
  第二,调节职能:中国人民银行运用所拥有的金融手段,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实现预期的货币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三,监管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管理最高当局,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置、撤并以及业务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金融市场实行必要的管理控制,以维护金融组织体系的稳定和健全。
(二)组织结构:
行长负责制 总分行制
1998年设立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分行。
四、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
1、交通银行:创建于1908年,1986年恢复营业。
2、中信实业银行: 1987年成立。
3、中国光大银行: 1992年成立。
4、华夏银行: 1992年成立。
5、招商银行: 1986年成立。
(二)政策性银行的发展
1、国家开发银行: 1994年3月成立,主要办理国家重点建设的政策性贷款和贴息业务。
2、中国进出口银行: 1994年6月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与外贸政策,为大型机电成套设备进出口提供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为中国银行的成套机电产品出口信贷办理贴息及出口信用保证。。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994年11月成立,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和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1、保险机构的多元化发展。
2、信托投资机构的多层次发展:1979年10月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3、证券业的发展
五、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局限:
 成功之处:奠定了改革深化的基础
  我国多元化银行体制的建立,
摆脱"大一统"银行体制的局限,转移到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上来,并就此走上市场化的发展轨道。
  银行体制改革需要完善的地方:
   1)进一步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公平竞争的秩序
  3)逐步实行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4)逐步收缩拉得过长的网点战线
 5)尽早建立和健全防范风险的机构和机制
  6)改变国有银行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
第四章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特点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特点:作用效果猛烈;
优点:速度快而有力;平衡性;强化中央银行的实力。
缺点:操作不便;存在严重滞后效应。
二)再贴现
特点:效果缓和;
优点:有利于结构调整;
缺点:操作不便;需要存在一个完善的票据市场。
(三)公开市场操作
特点:效果十分理想。
优点:操作方便,可以微调;灵活性;主动性。
缺点: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容易产生不平衡现象。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史与存在的问题: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经过如下几个变化过程:
1、1983年9月——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高的存款准备金率:(1)一般存款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企业存款为20%,其他一般存款为零。(2)财政性存款100%划缴中国人民银行。
2、1985年:过高的准备率迫使中国人民银行大量地通过再贷款把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这就迫使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将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财政性存款仍100%上缴存央行。
3、1987年,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将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统一由10%上调为12%; 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紧缩银根,将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统一由12%上调为13%。
4、1989年,针对当时各专业银行普遍存在备付率过低和支付困难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规定各金融机构备付金比率。各专业银行的备付金,包括专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支付准备金存款,为5--7%。
5、1998年中央银行又对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将存款准备金与备付金合并起来,提取8%的准备金率。

三、再贴现业务的发展历史和再贴现功能的重新定位:
我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11月正式开办再贴现业务,1997年3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办理再贴现业务,同时,对上海和深圳地区实行单列的再贴现。再贴现业务的开办标志着我国的再贷款业务开始以信用交易为主转向票据交易为基础,这是实现我国银行制度规范化的重要一步。尽管我国再贴现占再贷款的比重甚低,1994年为2%,1996年末仅为5%左右,远远低于发挥再贴现业务作用,使再贴现率成为基准利率所要求的30%以上的比重。
四、发展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思路: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
1993年上交所开始国债回购交易;
1994年开始公开市场业务。

(二)发展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思路:
为了稳步推进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要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渐进性,并在宏观调控机制转变过程中,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
2、要综合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使它们基本上处于同向操作。
3、要加快中央银行资产票据化、债券化进程。
4、要加强对一级交易商的培育和管理。
发展我国公开市场操作要分两步走:
1、要建立有效的公开市场操作运作体系,使用多元化工具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2、以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五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过程:
从1983年9月中央银行成立起,至1998年我国大体上实施了五次货币紧缩和宏观调控政策:
1、1985年初的第一次货币紧缩政策
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达8.8%,形成了60年代以来的第二个高通胀时期。针对这种情况,中央银行在1985年初采取了第一次紧缩货币供应和信贷的货币政策。该政策效果经过半年多之后,逐渐充分表现了出来,通货膨胀得到缓和,由1985年的8.8%降至1986年的6%;
2、1987年底的第二次货币紧缩政策
在1985年的紧缩没有根本上化解前几年的膨胀压力的条件下,1986年起又开始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在1986年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在1987年的上半年又有所抬头。中央银行为了争取一个良好宽松的经济环境,保证市值的稳定和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从当年第四季度起,又采取了紧的货币政策。其首要目标是保证年度信贷计划的实现,控制再次抬头的通货膨胀。
3、1988年9月起的第三次货币紧缩政策
1987年四季度采取的紧缩政策只是坚持到1988年初,就又转向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该扩张性政策实施使得当年的金融形势出现了新的特征。全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8.6%,达到1988年以前的最高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88年9月,政府采取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在经济措施上,就是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的财政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体表现为实行贷款限额管理;把法定存款准备率从12%提高到13%;并规定备付金率不得低于5~7%;提高了存贷款利率,对三年以上的定期储蓄实行保值补贴,以改变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实际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为负的状况。
4、1993年的第四次金融调控政策
1993年上半年,在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199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和消费逐步升温,以及许多金融机构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效运用自己的资产,绕过贷款规模管理"乱拆借、乱集资",由此造成我国金融运行紊乱。通货膨胀率再度攀升,人民币承受贬值压力。金融秩序混乱,违规现象屡屡发生。
中央银行在实行信贷规模管理的同时,及时监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采取积极、稳健、慎重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避免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
5、1995~1999年的货币政策运用
自经济实现"软着陆" 以来,我国货币当局就采取逐步降低利率,放宽货币供给的政策。利率先后下调了七次,尽管管理层在降低利率之初,坚持利率下降并不意味着放松银根;然后又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的货币政策;随后又强调又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之配套,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确定不仅出于理论的推导,更是出于现实的选择,它们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从1983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后,到1989年以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是发展经济和稳定币值,就我国经济转轨所面临的矛盾而言,管理层很难为经济增长而不顾币值的稳定,或者为币值的稳定而不顾经济的增长。按照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理论认识,确定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确实是不无道理的,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体制的转轨,我国的投资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当时全国一片治理严重通货膨胀和强调经济软着陆的呼声,我国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终于开始转向单一目标了。199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规定为:"保持货币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了这一目标,为中国人民银行按这一目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六章
一、信贷资金体制的改革历程:
1、从建国至金融体制改革之初实行的"统存统贷"的管理体制,这样的资金管理体制既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又由于计划经济相似的各种弊端,所以它随着计划经济的改革而退出历史舞台。
2、鉴于"统存统贷"体制的弊端,经过1979年的研究试点,人民银行总行决定从1980年起将该制度改为存贷差额控制办法,即"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3、从1985年开始,人民银行对信贷资金实行实存实贷的管理办法,即"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这种管理办法顺应了我国当时经济和金融改革的需要,却又未能从根本上使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完全走上现代化金融的轨道。
4、针对198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经济结构失衡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银行开始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采取限额管理办法,以抽紧银根,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
5、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以资产负债各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对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科学的、及时的调度,在保证推进资金使用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多的盈利。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该管理办法在我国也经过试点,逐步全面推广实行了起来。
6、1998年1月1日人民银行取消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的管理体制。,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我国银行的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性:
1、金融宏观调控需要银行的企业化改革;
2、搞活国有企业需要企业化银行的配套;
3、企业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
三、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1993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这个《决定》的构想,我国将建立一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这就要求国有专业银行转变成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真正的商业银行。至此,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目标取代了企业化改革目标,或者说,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上升为商业化改革。
五、我国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主要困难:
1、我国银行存在大量不良债权
2、扭曲的银企关系还没有理顺
3、银行未能完全摆脱政策性业务
4、银行负担加重,经营环境恶化
5、国有银行还没有实行股份制改革
六、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
1、商业化改革的外部条件配套
1)瞄准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2)政府的职能要由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和参与转向对经济秩序的维护
3)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方式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4)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
5)健全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的法律体系
2、改革我国银行业的组织体系
1)按照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的要求,合理地设置银行的分支机构
2)加强和完善一级法人制度
3、转换我国银行的经营机制
1)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根本转变
2)完善我国银行资金、成本、利润为主的业务综合管理
3)择机推行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4)实现人事用工制度改革
5)立足业务创新,强化服务意识
第七章
一、同业拆借市场形成和发展:
1986年1月,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了广州等五个城市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座谈会,决定将建立同业拆借市场列为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内容。同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专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可以相互拆借","专业银行之间相互拆借的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等。1986年5月3日,中国改革以来第一家城市信用社之间的资金拆借市场在湖北武汉正式挂牌营业,自此,同业拆借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到1987年底,除个别地区外,全国主要城市都开放和建立了无形或有形的同业拆借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以武汉、沈阳、上海三地为中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三大区域市场。1986 年,全国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量为300多亿元,1987年猛增到2300亿元,1988年则又高达5200亿元。
1993年2月,人民银行为了整顿同业拆借市场秩序,对金融机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同业拆借管理的通知》,该通知重申了1990年《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作了许多补充规定。1993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清理和规范同业拆借市场作为整顿金融秩序的开端。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中国的同业拆借市场进入了较为规范的管理阶段,形成了以人民银行融资中心为主导地位的松散式的、无形的拆借市场。
1996年,人民银行在对48家融资中心改造以及撤销各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l月3日,该市场开始试运行。金融机构同业拆借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网络进行,该网络分为一级交易网和二级交易网,一级交易网的交易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计算机系统进行,二级交易网的交易通过各省、市、区的融资中心进行,两级网络同时运转。拆借双方采用自行报价、询价交谈、确认成交、直接清算的方式,自定品种、价格和交易数量。
二、票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80年代初,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着手研究票据贴现问题,1981年初开始试点,2月,杨浦和黄浦两个区的办事处合作试办了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徐汇区办事处和安徽一县六行合作试办了第一笔异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198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了上海市分行提出的《关于恢复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请示报告》,并在重庆、沈阳、武汉等地试办。1984年12月,人民银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决定从1985年4月起在全国开展商业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1986年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试行办法》,正式开办了对专业银行的再贴现业务,以推动商业票据的推广和贴现业务的发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并于199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对票据行为及有关的法律责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1997年,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对商业汇票业务的宏观管理和制度建设,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暂行办法》,设立了总行再贴现窗口,以完善再贴现操作体系;正式批复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转贴现业务试点,以促进商业票据在银行间的流通转让;向各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颁布实施《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和完善商业汇票业务的管理与操作。同时,各商业银行也进一步完善票据的内控制度,实行承兑授权和总量控制;收回了承兑审批权,实行承兑业务集中管理;完善承兑业务手续,实行承兑抵押和保证金制度。

三、外汇市场形成和发展:
1979年,国家改革了外汇分配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办法,以鼓励外贸主体增加外汇收入的积极性,满足其日常经营的需要。外汇留成分两种:一是现汇留成,一是额度留成。当时主要实行额度留成。外汇留成制度的实施,客观上促成了外汇调剂市场的出现。因为它造成一些企业事单位的留成外汇因暂时不用而闲置,另一些单位则由外汇需求,而缺乏外汇相应来源。这种调剂外汇余缺的需要促使我国金融当局允许中国银行,于1980年10月,开办外汇调剂业务,开始只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十几个大城市试点,办理国营、集体企业留成外汇余缺的调剂。外汇调剂价格统一规定为在外贸内部结算价基础上有5%~10%的浮动幅度。在1986年以前,外汇调剂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办理,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规定外汇调剂价格,调剂对象仅限于现汇,基本上不能进行外汇额度的买卖。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明确了"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化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的目标,从 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建立银行间的外汇市场。 1994年4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总中心在上海成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行。该中心运用现代化通讯网络和电子计算机联网,为各金融机构包括中资、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提供外汇交易与清算服务。我国目前的外汇市场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客户与银行问的外汇市场,亦称零售市场,即外汇指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外汇买卖市场。从1996年6月20日开始,外商投资企业结束在外汇调剂中心的外汇买卖,纳入了银行结售汇体系;二是银行间外汇市场,亦称批发市场,包括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以及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
四、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债市场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时,迄今为止,国债市场运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们的表现:
1、在国债的发行市场上为
1)国债发行竞争机制还不完善。目前大部分国债的发行仍采用承销的方式,招标发行的方式运用较少,且不完善。
2)发行利率缺乏弹性,国债筹资成本较高。目前,我国的国债基本采取固定利率,且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这不仅加大了国债的融资成本,也扭曲了国债价格和资金供求的关系,以致国债利率不能成为资本市场的基准利率。
3)目标市场定位较低。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债发行主要是面向居民个人投资者。这种市场定位,影响了国债市场的发展。因为国债的发行和兑付时间长,资金到位慢,影响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这种局限本身就提高了国债的发行成本,也制约了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国债资金的上划和下拨也引起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大幅波动,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的效果。
4)国债品种较为单一,结构不尽合理。尽管近两年来,国债发行品种有了明显的增加,但仍以中长期为主,短期国债品种少,发行规模小;凭证式国债发行量大,记帐式国债发行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债的发行成本,阻碍了国债交易市场的发展。
2、在二级市场为,
1)分割局面严重,尚未形成统一的市场。目前,国债交易机构已遍布全国,但仍然存在地域的分散性和交易系统的分离性,至今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市场。
2)市场流动性差。国债市场流动性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行规模小,流通量小;以凭证式债券为主,交易成本大,集中托管难度也较大;大部分债券为个人持有,而个人投资者对二级市场的参与程度较低。
五、中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与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中的证券市场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证券市场的运行和监管与其它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它表现在:
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形成;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日益完善;股票发行方式不断改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2、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的认识和管理限制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的效益、管理和信用等问题制约股票市场的规范发展
(三)市场发育不完善阻碍股票市场快速发展
3、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必要措施
(一)尽快出台证券法的实施细则。
(二)将发行的规模控制转向发行登记制。
(三)建立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体系。
(四)逐步培育稳定股市的有效需求。
六、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1、基金的设立不规范;
2、基金分类管理不规范;
3、基金组织结构不健全;
4、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
5、基金的收益分配不规则;
6、基金法规建设滞后;
7、市场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第八章

一、利率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利率体系繁乱,不能反映资金供求关系;二是利率管理集中过多过死,银行缺乏独立经营和执行国家利率政策的自主权。
二、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几个问题  
(一)在放松利率管制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由商业银行组成的利率联席会议在影响利率走势方面的作用,在其组建和运作方面,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二)客观看待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关系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当包括放松计结息方式管制,应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计结息方式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当逐步将确定具体计结息方式的权利下放到商业银行。
(四)大力培育金融市场,为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创造条件  
(五)合理看待外汇贷款利率市场化及其推进  
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一)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商业银行内部以效益为中心的、高效协作的产品定价体系亟待建立
(三)建立商业银行科学的分级授权体制,以及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
(四)彻底变革利率信息采集方式,建立高效率的利率信息沟通渠道 
(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利率波动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于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中国金融 金融改革 大纲 复习 实践 金融 理论 改革 中国

扩展阅读

2024年3月15日—3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3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2天训战营。金锣集团、临工集团、新华医疗、联创集团、惠发食品等近30家企业的130多位经管人员参加了2天《利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2月14日—12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银星皇冠大酒店主讲第223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延锋集团、远景能源、蒙牛集团、科达集团、晶科集团、浦耀贸易、拓尚实业等

  作者:姜上泉详情


鱼缸的水,时间长了要换,不然水会越来越浑。不过,换水不能一次性全换完了,不然的话,鱼受不了,虽然是出于好心地换水,却会导致鱼儿们的死亡。公司的改革也是如此,因为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或是因为

  作者:潘文富详情


2023年12月7日—12月9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22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东阿阿胶、兖矿集团、圣泉集团、玫德集团、中东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的经管人员参加了3天2夜《

  作者:姜上泉详情


庞大的人口规模,旺盛的用户需求,让中国成为了极为繁荣、活跃的互联网市场。4年前,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在戛纳广告节上向世界介绍,中国网民的特征是热爱社交,娱乐驱动,追求个性

  作者:李欣详情


2023年11月9日—11月18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武汉市主讲第219期-22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并在东莞市主讲《降本增效目标达成》。三菱重工、上汽集团、平安集团、金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