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中国道路倚赖固本培源

 279

 年底年初政府各部门的总结展望会议本属平常,但卫生部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却令国人瞩目。原因简单:这个会议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期许,将开创医疗改革的“中国道路”。我们认为,这是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更具体体现,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固本培源。

  固本培源,“固”为坚固、坚持、夯实,根深则蒂固;“本”为本质、根本、基石,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培”为养、为通、为建设;而“源”则是活力、是机制,所以正本清源则源远流长。

  观医改,在此次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卫生工作成就和经验,重点谈到了新农合覆盖面超八成、城市社区卫生改革加快、重大疾病防治扎实推进等几方面,这些都可以看成“固本”之举。自然,十七大确立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胡锦涛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病有所医”都是根本目标,也是本质、基石和出发点。

  而陈竺部长提出的现阶段医改的“源”是努力建设和完善“四大体系”,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此前报道过的医疗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筹资投入、监管机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定价机制和立法保障这八项机制,亦是“源”的组成部分。

  可以预见,2008年的卫生工作将有不少新的亮点,特别是“两会”之后可能出台医改意见和配套文件,以及选择改革试点等。而原有工作也将进一步强化,比如前文谈到的新农合、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三方突进”,因为预防为主关系到所有人,疾病控制在当前卫生总体工作中处于首要位置,农村和社区则是目前国情下实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最近几年里,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工作成绩不容忽略,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中国医疗卫生供给增长较慢,卫生资产与机构结构单一缺乏明确定位和竞争,利用效率低,同时卫生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间不平衡严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和维护的规则都有一定程度缺失。而医疗卫生运行也呈现出众多扭曲的机制。总体看,当下群众看病的“难”与“贵”是供给短缺情况下,结构不合理和运行体制扭曲所致。

  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医改“固本培源”的“固本”是强化政府责任,“培源”是逐步梳理一些扭曲的运行机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共建与共享。具体说,“固本”首先要以立法形式明确政府对“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要求所应承担的责任,如确定政府投入比例和各级政府分担比例,实现公共卫生体系全额财政拨款等;其次是加快目前复合型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增加政府对需方的投入以尽可能发挥该体系的效力,结合医疗救助体系,严把医疗卫生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另外还须改革税制,提高直接税占地方财政的比例,减少间接税所占比例。即减少地方政府对大量医药企业流转税的依赖,而引导他们关注企业利润,进而从根本上整合目前数量超常但效益不高、创新不足的医药企业。

  当前医改的“培源”除了试点外,更可加快有关文件的制定和协调,把改变扭曲机制的着力点放在深化体制改革方面,因为城乡保障覆盖面的增长、公共卫生的推进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看病的难与贵问题,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疏通“水源”。

  首先,要深入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既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又把政府、市场两种机制有效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其次,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必然要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转换职能,不再做“全国医院总院长”,而是加强其监管之责,对于什么是“政”什么是“事”,怎么样“管”和怎么样“办”都很值得深入讨论。

  卫生部已经提出,要推行医疗机构属地化全行业管理,这自然是均衡卫生资源的要求,但也涉及多个部门和地方政府或企业,怎么有序开展这项工作,怎么更好整合利用这些资源都不是容易的事。另外,公立医院如何整合为一,从财政可以补贴和效率的角度看,是否需要“有保有压”,如何进行医院体制改革都将是未来要遇到的问题。当然,还有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部门如何协调等老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

  2008年,是中国医改的继续之年,也是新的起点。固本培源,深入改革,未来当可期待。
 倚赖 医改 国道 道路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