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地税机构该合并了

 作者:谭浩俊    110

全国人大代表宋亚养昨日在广东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上,提出建议把地方的国税部门和地税进行合并,纳入机构改革范围。(3月15日《中国经济网》)

  即使政府机构不进行改革,也应该将国税与地税机构合并。

  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时,将国税与地税机构分设,对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首先,大大提高了税收征管成本和运行成本。将一套税务机构拆分成两套,虽然拆分初期,人员、经费等没有明显增加,税收征管成本与运行成本没有明显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套税务机构的人员都开始膨胀,到目前为止,两套税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多数地方已经接近分设时的两倍。同时,两家税务机构都在建造办公大楼、征收大厅、增添办公设备、改善征收条件。据了解,税务机构分设以来,税收征收成本与税务机关运行成本比机构分设前提高了一倍多。而这一切,都将由纳税人负担。

  第二,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实践证明,对于执法机关来说,多一套机构,就多一套人马、多一倍检查、多一倍干扰。由于两套税务机构都下达征收任务,都以完成年度任务为“己任”,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任务完成得不如对方。于是,无论是在纳税额上还是在纳税的时间上,都要求企业先完成自己的任务。对资金实力相对较强的企业来说,还能够勉强应付,对资金紧张的企业来说,就无所适从了。但是,谁也“得罪”不起,很多企业为了搞平衡,只能被迫“抽血”,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第三,造成税收征管秩序混乱。最突出的就是企业所得税的征管秩序。由于政策规定,新办企业的所得税由国税机构征收,其他企业由地税机构征收。于是,在一个大企业、大集团中,仅所得税一个税种,就要既向国税机构交税,又向地税机构交税,既浪费时间,又管理混乱。同时,为了抢税源,为了保证自己税源的“稳定”,两套税务机构在税务登记上,也可谓绞尽脑汁、使尽办法,地税机构要求企业尽量不以新公司的面目出现,国税机构要求企业重新注册,以将税源转到自己的名下。搞得企业不知道如何是好,税收征管秩序十分混乱。

  第四,激化税企矛盾。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排名次、比政绩、拼实力,纷纷在税收任务上给税务部门下达高指标。税务机构为了完成任务,就分别以税收执法为名,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执法,频率越来越高,检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加之一些税务干部的作风粗暴、、行为不规范,结果,企业与税务机构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因税收问题产生的冲突也时常发生。在地方政府举行的执法机关形象评比中,税务部门的形象分也在不断下降。

  因此,从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减少运行开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税务机关形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运行的角度出发,应当借政府机构改革的东风,将两套税务机构进行合并。更重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行为的不断规范,企业经营者的纳税意识都得到了显著增强,将税务机构合并的时机也已经成熟。

 国税 地税 合并 机构

扩展阅读

管理培训机构业务谈判技巧谈判,由“谈”和“判”两个字组成,“谈”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判”就是决定一件事情。谈判者需要你同时具备高级领导人的沟通力与决策力,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今天,

  作者:胡一夫详情


摘要:在税收征管活动中的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本文探讨了这种不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税收成本的影响,指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几点对策。关键词:不对称信息 税收成本一、 我国税收成

  作者:程光详情


两税合并与公共福利   2022.10.27

   据媒体报道,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议案已经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十月份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有望在明年召开的“两会”上表决通过。近几年来,社会各界为此奔走呼号,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尽管它姗姗来迟

  作者:张曙光详情


 近年来,大量充斥着贿赂、欺骗、隐瞒、无序、暴利等不规范行为的房地产业,已经极大地刺痛了大部分的国人心,很多买了和住上高房价的新房或二手房的人,被沉重的还贷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人中很多人不得不沦为房地

  作者:刘先明详情


6月25日,上海尊心教育益西EAP企业心灵教练郭敬峰老师受邀江苏某医疗美容机构开设心灵关爱讲座,授课主题为《活着就是王道》,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健康标准五快三良好”、“临终关怀的志愿者”、“癌症性格离

  作者:郭敬峰详情


定位天盛、侨联之间的关系:天盛公司与侨联公司的关系,既是联系的、又是分离的,从联系的角度讲,侨联相当于一个异地车间,从分离的角度讲,侨联相当于天盛的订单加工单位。除了生产部门是相对独立的以外,质量、财

  作者:刘先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