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成长:变动的惠普之道

 作者:未知    143

如果把IBM比作一头步伐稳重的大象,惠普更像一条灵活善变的巨龙,以创新的精神、灵敏的嗅觉,锁定了自己的高速增长之道。

在庄正松的眼里,惠普(HP)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马克·赫德是一位有着独特魅力的人。至于怎样独特,这位已在惠普工作17年、现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一时也无法概括全面。

他这样描述马克:“他谈事情总是很简单,不用PPT,就拿一支笔,像大学教授一样,跟大家说数字。”

“举一个例子,以前我们讲广告,说惠普花了多少钱在广告上,别人花了多少钱,我们花的钱比别人少。马克不是这样,他是说你花了多少钱在广告上,然后你赚了多少钱;你花了多少钱在培训上,你赚了多少,非常直接。”

或许大家觉得这样做有点“现实”和“功利”,全然不是惠普几年前的风格。可是,“如果现在惠普停留在5年、10年前,惠普活不了”。惠普之所以有竞争力,就是因为“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做调整”。

“马克是很直接的,他的直接能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同事都感觉到。”就是这样一个“因时而生”的总裁,这样简单、直接,有别于其他领导人的风格,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在上任一年后,带领惠普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业绩。诞生于硅谷一个狭小车库中的惠普,经过67年的成长,2006年首次超越IBM,成为世界IT业新的蓝色巨人。

一个卓越的领导人,其行事风格,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公司的文化烙印。创新,正是马克与生俱来的风格,也是惠普60多年来所秉承的最宝贵的基因。

  勾画“动力铁三角”

马克不仅仅习惯于用数字说话,还擅长描画惠普可执行的宏伟蓝图。

“好的公司要么善于增长,要么精于效率,要么取胜于资本市场,而伟大的公司则在于这三者都成功。”这是马克的名言。然而,“又叫马儿快跑,又叫马儿不吃草”,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的想法,怎样才能成为现实?

马克用“动力铁三角”形象地说明公司发展的动力结构,要求在成长、效率、资本策略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中的“成长”,是指公司要随时处于可扩展、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中,其源动力就是创新。

根据惠普2006年的财报,惠普2006财年获得了高速增长,根据非公认会计准则运营利润达到了74亿美元,创造了年同比增长34.5%的奇迹,其中TSG、PSG、IPG三大集团分别增长42%、68%和23%;营业收入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917亿美元,首次超越IBM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T公司。

“我们以强劲的收入增长、主要业务利润的全面提升和运营中稳定的现金流为2006财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马克兴奋地表示。由此可见,他的公司发展“动力铁三角”结构模型初显成效。

马克再次印证了“成长”的重要。的确,早在马克之前,这一点就显示出了神威。或许可以说,这是惠普超越IBM的关键因素。

  “成长”与保守的对决

“成长”需要超前的战略眼光,早在5年前,惠普在选择业务增长点上就表现出斩钉截铁的魄力,也因此成就了今天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惠普。

2002年,惠普花费240亿美元巨资收购康柏,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之后一度表现不佳的业绩、明星总裁卡莉的黯然离去等等,也成为业界的话柄。

“如果惠普坚持走大客户路线的话,卖掉PC,走IBM的老路会是一个稳妥的选择。”资深分析师程宏认为。

惠普岂不明白这样的忠告?但是,与当时的IBM预见“增长在企业级服务”不同,当时的惠普更坚信未来业务的增长点在IT消费市场。

由于两家公司对未来市场增长点预见的差异,惠普于2002年收购康柏,奠定了全面向数字消费市场扩展的基础;而IBM于2003年收购了顾问公司PWC,随后卖掉了PC业务。

合并康柏之后,惠普在底端服务器、PC机、打印机等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均为第一,奠定了与IBM竞争计算机产业领导地位的基础。2002财年,惠普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2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IBM的全球IT业老二。“在强大的整体面前,单个的个体优势将不堪一击。”赛迪顾问分析师文芳认为。的确,并购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市场领导地位的有效手段之一。之后,惠普接连并购了TANDEM、DEC等公司,拥有了最齐全的产品线。

2006年8月,由TSG集团推动,并在“中国惠普2006服务论坛”上提出的“适应性运维”策略,以及花费45亿美元巨资买下软件公司美科利等,这一系列举动都表明惠普正在试图通过IT服务将公司引向新的方向。以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惠普正在将适应性IT基础设施、适应性运维服务、信息安全、IT服务管理等作为其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2006年11月14日,惠普更是在中国首次提出了“平衡部署、全面管理”战略,将惠普的整合优势营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我们在IT领域的优势以及在成像和打印领域的专业知识,惠普有能力获得、管理并提供企业客户所需要的能力,以改善客户的业务流程。”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成像及消费市场集团副总裁、商用产品销售总经理钱越说。

  “动成长”与随需应变

继2002年10月IBM在全球首次提出“电子商务随需应变”(e-business on demand)的理念之后,2003年2月,IBM(中国)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以“电子商务随需应变”为核心的2003年新战略,“随需应变”的理念开始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而惠普则在2003年6月开始在全球推广“动成长”企业战略概念,中国惠普有限公司随即于当年7月组织了“创建动成长企业──IT服务解决方案研讨会”,分别在上海、苏州、广州、北京四个城市举行。通过展出“商用IT服务解决方案”、“无限打印解决方案”等实例,惠普意在显示其产品与服务能够完全适应企业的动成长需求。

在“动成长”与“随需应变”的概念之后,惠普和IBM从不同侧面做出了凸显自身优势、以守为攻的战略布局。

惠普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振耀进一步解释:“动”就是指不断变化,“成长”是指企业的持续成长。之所以提出“动成长”概念,是因为惠普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变化的成本已经成为其增长最快的成本,企业对降低IT成本的关注已经转化为降低业务成本的热情,业务成本源自于业务流程,而业务流程又越来越依赖IT技术,因此,满足企业降低变化成本的要求已成为IT企业的努力方向。惠普同时还提出了评估“动成长”企业灵活性的标准──实现变化的时间、范围和难易度,以及实施“动成长”战略的四大设计原则──标准化、模块化、简易化和集成化。评估“动成长”企业标准和实施“动成长”战略四大设计原则的提出,以及各类解决方案的推广,显示惠普同样将其AE战略推入实际执行阶段。

打个简单的比喻,可以这样理解IBM的“随需应变”,就是让企业把自己的躯体“长”在IBM这个大躯干上,市场一旦发生了变化,IBM这个躯干一变动,就可以让你适应变化。而惠普的“动成长”企业,则是不管企业的身躯发生了什么变化,惠普都有配套的盔甲或者武器来武装你,来适应你的成长。简单说来,“随需应变”,是IBM给企业输入内力,顶着企业成长;“动成长”企业,是惠普准备好各种备选方案,企业可根据环境、需要的不同进行选择。

  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

惠普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曾经说过:“回顾一生的辛劳,我最自傲的,很可能是协助创设一家以价值观、做事方法和成就,对世界各地企业管理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我特别自傲的是,留下一个可以永续经营、可以在我百年之后恒久作为典范的组织。”而戴维?帕卡德所说的“价值观、做事方法”,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惠普之道”。“惠普之道”作为惠普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现了惠普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受到了惠普员工及其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广泛赞誉。

通过“惠普之道”,惠普与业界所有伙伴分享创新的理念和成功的秘诀,同时,也将惠普的信念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惠普 之道 变动 成长

扩展阅读

自制娱乐成长记   2023.05.09

互联网用户对于资讯的态度,从“无图无真相”转向“无视频无真相”。蒙牛优益C与优酷打造互联网首档日播娱乐资讯节目《优酷全娱乐》,给你有视频、有真相的“亲临娱乐现场”感。  从观看到创作  对视频平台而

  作者:李欣详情


陈氏兄弟的成功之道   2023.03.28

1981年,法国陈氏兄弟公司在巴黎13区的“中国城quot;租用了一处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废弃火车货运站,成立了法国第一家专营亚洲食品的现代化超级市场——陈氏百货商场。陈氏兄弟以敏锐的商业眼光,不失

  作者:高定基详情


  发迹于四川简阳,成名于北京的海底捞如今是当之无愧的火锅中的佼佼者。百胜餐饮集团组团两百人参观学习,海底捞认为这是大象像蚂蚁学习。从来没有一家餐饮品牌能像今天的海底捞一样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和传颂。开火

  作者:高定基详情


新闻导入:8月12日晚,花旗银行为潜在客户召开了理财说明会,并提供一对一说明服务及房产理财讲座,当其中一位女士抽到8888元的手机大奖时,相信花旗也抓住了不少潜在客户的心。而要想成为花旗客户的门槛正是

  作者:胡一夫详情


医院服务补救之道   2023.02.21

目前,卫生系统正在深入开展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医疗行业的形象,提高社会和百姓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然而作为特殊服务业的医疗服务,由于服务的产生与服务的消费是同时发生的,同时具有高

  作者:胡一夫详情


有人说这十年是白酒文化的十年,可是白酒行业的品牌建设已经脱离了真正的消费者,脱离了真正的价值观,反思问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酒文化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白酒文化价值创新的主旋律是什么?  我

  作者:李临春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