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选择产品的思考点 - 决策要点

 作者:黄静    490

我们讨论完大单品的意义和考察重点之后,要再回归到选品时具体的考虑指标。经销商选择产品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很多方面综合考虑,综合评估,再来确认可操作性。在这个市场和顾客特质多变的时代,凭老板个人的既往经验和一时冲动选择的商品还是欠理性的,也难以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我们分两个层面来探讨经销商选品时的考量点:

首先是对厂家和产品本身各种指标的考察:

整个品类的市场容量及目前品类整体市场表现;

这个品类领先的品牌和单品是哪些;

产品包装品质及价格定位在市场的竞争性;

工厂整体实力;(资金实力、研发能力、专业背景、行业地位等)

新产品目标渠道里已有相同品类的情况;

新产品在其他已运作市场的销售表现情况;

线上同类产品表现及定位分析;

厂家对进场后续推广计划及市场投放情况。

以上这些信息和相关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去了解评估,比如:既往的经验积累、渠道数据、厂商数据、终端实地考察、本地没做就看已经做的区域销售情况,网络上有关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专业机构(如证券公司、尼尔森)的调研报告等等。以上并非空洞浮夸的喊口号,大数据的时代,一切都要靠数据和资讯来做决策判断,拍脑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经销商要认清这一现实,从粗放向专业化积极改变。

 

另一个维度是公司内部的考虑点:

品牌产品定位是否和公司目前的经营匹配。

一般是在同一品类里横向拓展,如果是跨品类的,比如做饮料的经销商要去做母婴产品,这个要特别谨慎,不要因为看到母婴的巨大市场和政策红利就盲目动心,饮料和母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类,在渠道资源、运作手法、 团队组建、维护推进,各个方面差异甚大,几乎不能复制,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就不要盲目跨品类接产品。围绕着你公司的主营来选择商品比较理性。

与目前已代理品牌的关系,补充还是重复。

理想的产品结构是互补的,重复性的选品没必要,自己冲击自己,内部消耗,加重库存损耗压力,如果你实在看好这个新产品,那就替代掉同质化的老品。

品牌的合作结款政策。

    对经销商而言,不见得好的产品你就能赚到钱,与厂家的合作条件是核心,比如怎么打款进货、怎么返利、怎么分摊营销费用、各种代垫报销条件等,如果合作条款太苛刻,很有可能经销商白忙活,累死累活一年看不到钱,换回来的是一堆又一堆的货。

资金占用情况。

资金链是生命线,经销商做生意的本质就是拿钱去赚钱,在接新产品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就是要拿多少钱去运作这个生意,资金的周转情况,流动资金的来源,资金投放的收益率,超出你负荷的资金要求,这产品就不能接,否则会影响你其他已经稳定的生意,遭遇资金链断裂这种致命问题也是有可能的。

具体数据核算的预核算。

根据你已经掌握的有关数据,结合你可能运作的渠道,厂商资源的投放等来推算预演一下,新产品接下来之后,可能的销售额、利润率、费销比、周转率等经营指标,这样一方面做到自己心里有底,一方面可以提前发现其中哪些指标不理想,可以去找厂家再做商洽,这比你已经接了新产品,运转中出现一堆问题,后期再去找厂家扯皮来得更有意义。

     没有永恒,没有不朽,再好的产品也总是有生命周期的,消费者需求也是不断演变的,汰旧换新是经销商一直要做的功课,用理性、专业、谨慎去备课,才能活得久一点好一点。


黄静
黄静 黄静,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十余年的专业采购工作经历,从国有大型零售企业到外资大卖场,先后担任采购课长、采购经理、采购总监、培训总监等职务,在现代零售行业拥有较为完整的从业经历。在零供关系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供应商关心的采购问题、谈判问题、费用问题、合同问题、各类冲突解决问题有较系统的研究。
 经销商,选择,产品,考点,决策

扩展阅读

对于经销商来说,基于产品经销来赚差价,目前还是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卖产品是通过终端售点来实现的,终端数量决定了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而终端质量则是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总而言之,终端售点,就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

  作者:潘文富详情


几乎没哪个厂家的经销商群体是整齐划一的,几百个经销商就是几百种样子,各经销商的规模、实力、发展取向、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指标千差万别。这也是经销商管理难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体系,很难包容花色各异的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传统的营销思维,在招商时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反复强调自家的产品有多好,并且会延伸出:1.产品的原料、生产工艺、品控检测。2.产品质量、等级、功效。3.产品所获得荣誉和市场地位。4.产品所带来的利润。5.

  作者:潘文富详情


以前就是简单的培训,后来叫增值服务,现在又叫赋能,就是厂家在技术层面对经销商有些帮助,主要也就是上上课,提供些系统工具,参观些市场。单次搞的叫论坛,多搞几次就叫商学院了,再大点就叫战略伙伴陪跑项目。这

  作者:潘文富详情


预防医学,和“治未病”的指导原则,加速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21世纪人们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 生命健康是个全程呵护的过程,面对现代病,事

  作者:王晓楠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