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的入职仪式

 作者:潘文富    354

私企内务管理研究/潘文富

 

新员工的入职环节分为两种:

1,  新员工刚到公司上岗,开始工作

2,  新员工已经通过试用期,转正了

 

在例行手续的基础上,可考虑增加一定的仪式内容,具备一定的形式感,以此来突出企业对员工的期许和欢迎态度。

当然,组织入职仪式有几个基本前提:

1,  参与人员的数量,若是公司人员少于十个以下,就别整了,没有起码的热烈气氛

2,  为节约成本,若是近期有多位员工入职或是转正,可集中在一起办理,只办理单人的,成本高,且也显得有些冷清。

入职仪式的基本流程如下:

 

1老板致辞

由老板来负责开场,主要就是客气话,主要是对该员工的期望值,宣传公司的聘任/转正决定。

 

2合同签署

现场签署劳动合同或是劳务合同,签署完毕之后,人事部门将给员工的那一份,装入档案袋,交给员工,公司留存的那一份保管妥当。若是涉及到新员工名片,工牌,门禁卡等物品的,也可由人事部门现场交付。

 

3执行资料移交

由新员工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将该员工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岗位说明书,工作执行说明书,专属工具,钥匙等材料及工具,现场交付给新员工。

 

4新员工表态

作为新员工,这时也应该表个态,表态方式有两种:

A,  三五分钟的独立发言,公司给个方向和主题,具体内容由员工自定。

B,  若是入职员工数量较多,则可考虑进行入职誓词的集体宣读,当然,这里再次说明,公司人少,或是只有一位员工办理入职仪式,就别读入职誓词的,很难有气氛,员工也会感觉很别扭。

 

这个入职誓词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四块内容:

A,  遵守法规,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公司既定规章制度,合法是一切的前提

B,  复述公司的社会价值观和使命,直接取用公司既定的相关内容即可

C,  公司的工作风格取向,诸如执行力,细致,服务态度,专业深度等

D,  自身的承诺,即是新员工自己对公司对老板所作出的承诺,若是单个员工宣誓,可由员工自行决定内容,若是多个员工一起宣誓,则可确定内容,诸如:

a)   我承诺将做到以上内容

b)   我承诺对工作中的执行力和真实性负责

c)   我将在工作中,发挥我的专业技术和才华

d)   我将与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5用人部门负责人致辞

作为用人部门的负责人,接下来就是要接收新员工进来,自然也得表个态。在致辞中,可简要介绍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当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新员工的专业技术和执行力方面的期许,希望新员工加入后,将会给本部门带来的推动力。

整个入职仪式尽量简单,原则上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在入职仪式结束后,直接散会,下班或是各自回工作岗位,千万不要在入职仪式之后,接着开工作会议,因为这会议中所探讨的问题和现场气氛,很有可能会与入职仪式中的正面氛围形成对立和矛盾。

潘文富
潘文富潘文富,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经销商课题研究者 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中心《经销商管理师》《卖场管理师》职业标准起草人 《经销商经管技术交流》杂志主编
 员工,仪式,私企,内务,管理

扩展阅读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考核,是员工付出和收益之间的一个动态评估机制。理想化的结果是劳资双方都满意——员工活没少干,老板钱没少给。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公司的考核机制很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老板总觉得花钱养了一帮废物,而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寓言故事:一个农家挤奶姑娘头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amp;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

  作者:李文武详情


员工来上班,先得把钱的事情说清楚,这个不能模糊。远的不说,这刚入职的试用期工资得要明确。当然了,试用期工资发多少,这个事的主导权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决定了这个钱是怎么发给员工的。老板对新进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