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跳水,到底是谁惹得祸?

 作者:黄芳    169



一系列违规担保的引爆,让新太科技遭受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这个广州IT界曾经的明星,这个昨日科技股中的宠儿,就这样倒在了关联企业的脚下。新太科技的遭遇,让那些梦想“科技上市,一夜成名”的企业困惑了。


  新太科技,这个广州地区最大的软件企业、广州首家通过CMM3级认证的企业以及广州最大的民营信息技术企业,在经过10年的高速扩张后,跌入了资本深渊。

又一个因关联担保而功败垂成的案例上演……

2005年2月17日,新太科技股票大“跳水”以跌停开盘,至收盘时仍被大量卖盘牢牢锁定在跌停线上。新太科技作为上市公司,无奈抛出5则公告,披露公司累计担保总额为61,239万元,含对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担保,其中对外担保总额为43,98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52%。在对外担保中,违规担保共21笔,担保金额共40,980万元;

同日,新太科技违规担保的两名关键人物——新太科技董事长邓龙龙和总裁翟才忠——宣布去职,公司第二大股东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董事长张毅,新太科技执行总裁梁平分别接任公司董事长、总裁;

3月9日,广州新太新技术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名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建中路51~53号首层(含高压开关房)至7层全部房产所有权被查封;

3月15日,公司公告又称:新太科技曾为广州市海天长信科技有限公司的2000万元借款合同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除原董事长邓龙龙外,其他董事均不知情。

厄运不断,新太科技的担保黑洞越挖越深,令梦想借助高科技实现业绩腾飞的上市公司震惊不已……

身陷违规担保陷阱

新太科技担保危机的引爆来自上交所的一则通知。

2004年12月,新太科技接到上交所通知,公司第一大股东广州新太新技术研究设计有限公司(下称新太新技术)持有的公司法人股被冻结。

《IT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股权被冻结的原因在于,广东英卓越信息通讯有限公司拖欠兴业银行广州市环市东支行到期债务1200多万元,新太新技术作为担保人之一被列为共同被告,新太科技因出具担保承诺函也被列为共同被告。

新太科技章程第122条明确规定:公司对外担保应当取得董事会全体成员2/3以上签署同意,或者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但这起担保未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只是由时任董事长的邓龙龙签字盖章,上市公司也未能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随后,危机链被点燃。

2005年1月,广东金中华通讯服务有限公司拖欠兴业银行广州市环市东支行到期债务612.2万元案,除新太新技术之外,新太科技及原董事长邓龙龙、原总裁翟才忠均因担保责任被列为共同被告。

2005年2月4日,新太科技收到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通知:广州市新太科技发展公司因拖欠中国银行广州市沿江支行到期债务1,604,957.94元以及至清偿日止的罚息、复息,新太科技全资子公司广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为担保人,被列为共同被告。(正撤诉)

与为英卓越做担保一样,新太科技此前均未对这些担保进行公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15日,又传出新太科技曾为广州市海天长信科技有限公司的2000万元借款合同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但公司却从未召开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对此事进行审议或批准,除原董事长邓龙龙外,其他董事均不知情。

地雷一个接一个引爆,使得新太科技本已摇摇欲坠的资金面雪上加霜……

在新太科技披露的违规担保事实中,包括广东金中华通讯服务有限公司2,612万元、广东英卓越信息通讯有限公司1,218万元、广州新太新技术研究设计有限公司11,750万元、广州新太科技发展公司17,800万元、浙江通普无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7,600万元。

而这些公司均应为新太新技术的关联公司。

关联公司云瘴雾罩

《IT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广州新太科技发展公司是新太新技术的全资子公司,此公司法定代表人翟才忠;而浙江通普无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则是新太新技术持股40%的杭州通普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杭州通普持有其30.36%股权;广东金中华通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金中华)是新太新技术收购的公司,后又被新太新技术以人民币92.8万元将其在金中华46.4%的股权转让给了广东英卓越信息通讯有限公司(下称英卓越)。金中华和英卓越这两家公司的注册地都在广州市中山大道西高新技术工业区建中路62号迪宝大厦。

它们经营状况如何?为什么邓龙龙和翟才忠会为它们作担保?

新太科技2月17日公告显示:“广东金中华原为公司控股股东的控股子公司,已于2003年11月变更股东,变更后已非我公司控股股东的子公司。广东英卓越原是与我公司同一关键领导人的关联公司,其关键领导人已于2003年发生变更,不再是我公司的关联企业。”

真的就这样一了百了吗?

新太科技证券事务代表刘颖近日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说,新太科技现在也在核实金中华与公司之间的实质关联情况。在本刊记者的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这样的事实:涉及的关联公司金中华和英卓越,一家大量裁员、亏损严重,一家竟然离奇“失踪”!

而对于翟总来说,“金中华和英卓越,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女儿,当儿女出现问题时,也就理所当然地要用新太科技的资金来救济了。”一位接近翟才忠的人士这样评价。

从金中华的档案资料上可以看到,金中华的法人代表先为翟才忠,后改为丁茂华。丁茂华与翟才忠是什么关系?

《IT时代周刊》得到可靠消息,丁茂华以前是金中华的前台接待员,后来和翟才忠关系密切,对翟才忠很忠心,翟才忠就让她做起了法人代表。

“就一个词——复杂。”当本刊记者询问金中华的内部管理状况时,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公司很多财务支出和流向,连财务总监都不清楚,主要都由财务经理负责。而这名财务经理是翟总的亲戚。”

至于违规担保所贷款的钱到底用在什么方面,“这只有翟总知道。金中华内部管理非常混乱,亏得厉害,现在正在裁员。”

金中华亏损最大的原因在于2001年的CDMA一仗,以战败收场。

2001年,金中华和广州鹰泰同时做CDMA手机代理,当时的鹰泰比起金中华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弟弟。但是“鹰泰凭借成为三星C网产品SCH-A399中国总代理,赚了一两个亿。”现在更是成为韩国三星电子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占国内三星手机销售份额的55%。

而当时的金中华把大笔资金都投到海尔CDMA手机,由于选型失误,产品质量不好,投入的资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金中华在全国各地开分公司、投资公司,快速扩张引起资金短缺,从此开始借贷生涯。

翟才忠怎么可能任由“自己”的公司败落而置之不理?于是,凭借上市公司新太科技良好的市场表现,以及其新太科技总裁的身份,借钱、担保、甚至违规担保便成为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英卓越的故事就更富“传奇色彩”了。

《IT时代周刊》记者来到英卓越的注册地——天河科技园,在进门的大牌子上,并没有找到英卓越这家公司。记者又来到两家企业登记资料的地址——迪宝大厦。迪宝大厦的外墙上还有金中华公司的招牌,记者上到6楼,却发现正在装修,询问后才知这里已经不是金中华。大厦值班人员告诉记者,金中华已于几个月前搬到斜对面的新太集团里办公,至于英卓越公司,则没有听说过。

《IT时代周刊》记者又来到新太集团,前台接待员告诉记者,金中华在这栋大楼的6楼,搬过来大概3个多月。当记者询问他英卓越公司是否也在这里办公时,他却说“好像有‘英卓越’这个部门”。记者对此感到费解,打开前台电脑里的资料,竟然在金中华公司资料里“所属部门”一栏中赫然发现“英卓越”3个字!

据知情人士透露,英卓越的法人代表余永霞,是翟才忠的秘书。随后记者致电余永霞,她说英卓越应该在迪宝大厦。而当记者表示怀疑时,她又表示“我也不知道”,随即便挂上了电话。

有名有姓的一个公司竟然凭空消失了,连其法人代表都不知道它在哪里!

新太新技术2003年11月以低于当初4640万元的出资——人民币92.8万元,将其在金中华46.4%的股权转让,接手金中华的英卓越,也是翟才忠的公司。如今看来,这种种巧合也就不难理解了。

《IT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当时的领导知道金中华存在很多问题,就通过债权、债务的转化,想要使金中华脱离新太新技术,“总不能害了新太科技。”只是没有想到,虽然一心想把这个包袱扔掉,但公司之间的违规担保等千丝万缕的关系却怎么撇也撇不掉,当金中华问题爆发,新太科技还是被拉下了水。

“关联”之祸期待重组

“关联公司间的互相担保、关联交易,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候,还能掩盖过去,但是当某一环节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或干扰资本运作的意外发生时,便会导致整个资金链如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坍塌。”上海证券一位分析师对《IT时代周刊》说道。“事发后,银行会担心贷款能否回收,如果所有银行都上门逼债,企业一般就完了。没有哪个企业可以在突然没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生存。”

新太科技证券事务代表刘颖曾表示:“因公司定期存单被质押,大量资金被大股东占用,自2004年7月开始,公司流动资金开始出现逐步紧张,正常销售业务受到影响。”

至兴业银行向法院申请冻结公司账户后,公司账户中1000多万元可用资金被冻结,导致公司正常业务处于半停滞状态,员工工资、年终奖、费用报销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员工团队出现不稳定情况。

危难之时,公司副总裁梁平出任总裁。他介绍,目前经营班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抓紧回收账款,稳住员工队伍,与供应商协调保证正常供货,稳定好下游客户,以期渡过难关。

《IT时代周刊》记者还了解到,新太科技正在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银行、客户的谅解,缓解资金压力,“目前已与至少三家银行达成共识,愿意在贷款上继续支持公司”;同时,公司已成立紧急催款小组,加大催款力度;并对公司内部进行结构调整,力保核心主营业务、高利润业务,剥离周期长、回款慢、利润低的非核心业务。

刘颖告诉记者,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适应目前的状况,正在做一些调整,公司从以前的500人精减为300人。“将部分业务承包给员工,如OA(办公自动化项目)这一块就承包出去了,让其自负盈亏。”此外,公司已在签订新的业务合同,2005年3月3日就与中国电信签订了全国电话信息服务平台三期工程,合同额为790万元。

新太沦落的思考

反思新太科技最近的遭遇,人们疑惑最大的就是:谁导致了陷落?是主要领导人的贪婪,还是关联公司资金的侵吞?

用上海证券一位经济分析师的话来说,以上原因归结来讲,其实就是两个字,规范。这其中,既要评判公司上市与否的规范,也要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规范。

就前者来说,1999年,新太新技术就谋划借助资本市场发展的策略。但我国的上市政策是实行配额制。在国企优先上市的情况下,民企正常上市将是漫长的等待。新太新技术只能寻求其他上市途径,如借壳。

而当时的“远洋渔业”正好遇到了发展瓶颈,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必由之路。

于是,通过证券公司牵线,“远洋渔业”当时的大股东辽渔集团找到了新太新技术。

经过换股、配股等一连串的动作之后,2000年6月6日,辽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辽宁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月12日,股票改名为“新太科技”;2001年9月30日,公司再次改名为广州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又更名为“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新太新技术入主之后,迅速对上市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公司主业也转变成主营计算机新产品开发、研制及相关技术的系统集成、技术引进以及技术服务。

人们忘了繁华背后的隐忧——借壳上市本身就是证监会制度不健全的表现。一家民营企业如果是优秀的,为何不能直接上市?如果不优秀,达不到上市要求,为何又可以借壳上市?

辽渔集团盘算:上市公司被注入了优质资产,可以成功地实现产业升级。辽渔集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放弃第一大股东地位,由新太新技术出任第一大股东。

新太新技术也算计:高科技企业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有助于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上市将有助于实现他们一夜暴富的风光。

然而,梦想却在科技股的泡沫中破灭。

2000年8月,新太科技股价伴随着科技股的热潮一路飚升到29元的天价;现在,却跌为4元。想起新太科技当初的风光,尤其是借壳远洋渔业上市,一战成名的辉煌,不禁让人黯然思量。

规范的另一含义,就是管理规范。细致来说,就是“规范财务信息,规范信息披露,要经得起法律、法规的审计,以及在资本运作中更好的接受法律的监管。”

新太科技上市后,“他(翟才忠)一心想搞资本运营,没把心思放在业务上,开了很多公司。”接近翟才忠的有关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除了金中华和英卓越,还有广州新嵘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广州万荣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等。”邓龙龙也开了差不多20家公司。

然而这些公司由于资金不足,不得不用上市公司的名义向银行作担保,用贷款维持公司运营,发生问题后,不但影响到上市公司本身,还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联想最近一段时间里,被证监会披露的上市公司造假、挪用资金的情况屡见不鲜,似乎违规现象已经变得普遍。纷繁的上市大潮中,折射着混乱的关联担保,模糊的法治意识,贪婪的资本侵吞,以及遭灾的投资股民。而这一切,归结之处就是缺乏规范!

毫无疑问,任何企业上市都是为了集资,相对于成百上千家排队等候上市的公司而言,股市资金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上市公司在募得巨额资金后,理应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是所谓的“刀刃上”是自己的荷包,还是更好的发展公司经营上?

一切决断,都需要相关的规范和监管来减少漏洞。

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如信息及时披露、不做假账、不违规操作;社会外力要制约监督,如制度的完善、监管力度的加强。只有如此,企业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

 跳水,到底,惹得,一系列,违规

扩展阅读

2022年这个时候,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内,国内著名策划人、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谈到如今的预制菜市场时,王志纲语出惊人,其表示,预制菜是猪狗食,他也从不吃连锁店的餐食

  作者:杨建允详情


  今天与众多地板企业HRD在一起研讨,地板门店到底培训什么?很多地板企业的HRD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某地板企业HRD在总结门店培训的重点时候说,更多的是内部培训,对外部培训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

  作者:崔学良详情


背景:某老板70年代生人,文化不高,白手创业,目前有十几家连锁店,经营状况还不错。如果说他不注重员工培训,似乎也不对,比如他曾带领公司高层听过陈安之老师的课,买了余世维老师的碟,也高价请过零售专家来讲

  作者:王山详情


近日,《福州晚报》公开宣布愿牺牲经济利益,践行媒体社会责任,封杀一切不良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根据庶正康讯(北京)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行业情报部经理王珏透露,保健食品目前的广告

  作者:王珏详情


11月4日,由中国福建九牧王服饰发展有限公司冠名,并与中国服装协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协会等权威部门共同筹备的“九牧王杯2004年全国服装制作工职业技能大赛”在福建泉州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的冠名企业—

  作者:苏静详情


一个企业的成功,其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历经无数磨难而挺立于市场。我们来从批判的角度和视野探究中国企业的差距和根本薄弱点在哪里。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允许虚假存在。自然法则明白的告诉社会生存的原理。而且,也没有

  作者:张恒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