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全球化趋势走到哪里了?

 作者:叶正纲    222


    1983年「哈佛商业回顾」(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的一篇文章 –  “市场全球化”,影响了往后整个80年代的品牌全球化趋势。该文章指出,现代的企业必须度衡已愈来愈趋于简化的经济环境,将产品全面标准化送进国际市场。它的好处是降低成本及维持顾客沟通的一致性。后来,该理论却逐渐地失去着力点,因为企业慢慢地发现,同样的产品传播信息在南美洲可以引起共鸣而大红大紫,到了欧洲却无人理睬。同时,区隔产品差异性的机会也大幅降低。到了90年代,品牌全球化概念则进化到了「全球化品牌本土化」。企业的生产、研发及技术集中化,但营销、渠道、公关则力求本土化,以迎合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市场需求。

    2004年9月,「哈佛商业回顾」的另一篇论文 – “品牌全球化如何竞争”,预言了21世纪的品牌全球化新走向。根据该论文作者在41个国家针对1500名20~35岁的都会城市消费者所做的“消费者座谈会”(focus group)的结果显示,许多国际性知名品牌的“原产国意识”已在消费者心中大幅减退。换句话说,可口可乐不是美国品牌、莱雅化妆品不是法国品牌、三星也不是韩国品牌,它们是全球性品牌。它们是透过互联网、旅游、音乐及一些其它影响因素所创造出来的全球文化象征,而且轻易地跨过国界,渗透到每户家庭及每一位消费者。

    品牌全球化形成了三个重要的趋向:

    1. 全球化品牌是“质量”的象征。过去“美国制”或“日本制”的产品即代表着质量的概念已逐渐淡薄,反而由个别的品牌声誉所取代。

    2. 全球化品牌反应出正面的国际属性。不管在任何一个国家,苹果计算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 – “酷”。

    3. 全球化品牌是社会责任的一种工具。因此,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多的全球化品牌。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英国麦当劳雇用员工政策及雀巢在非洲销售不良的婴儿奶粉配方饱受社会舆论严厉的谴责; 今天,该两事件仍持续在挫伤两大品牌的声望。

    这项调查亦为大家区隔出四大块全球性消费族群:

    ·「全球化品牌公民」

    约占所有受访者的55%,这群人认为全球化品牌就是质量的象征,也是消费者健康、环境及劳工权益的保护者。

   

    ·「全球化品牌追求者」

  

    约占所有受访者的23%,这群消费者是全球化品牌的崇尚者、追求者。有位哥斯达黎加籍的受访者曾说过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本土品牌告诉我们是谁,国际品牌则告诉我们想成为什么”。

    ·「反全球化品牌者」

    约占所有受访者的13%,这批消费群体并不信任全球化品牌,而且避免与这些品牌有生意上的接触。

    ·「不知论者」


    约占所有受访者的8%,这群消费者认为本土品牌与全球化品牌没什么差别。

    就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前述之调查结果所带给大家的启示约略如下:

  • 对品牌策略专家来说,品牌全球化管理不再是将全国性产品送入国际市场那般单纯。今天,全球化品牌已变成是一种独特的图腾,它并不单属于一个国家的品牌,而是属于每一个国家的品牌。因此,它必须很有技巧性的,在全球文化的需求下取得平衡,同时还能满足本土消费者不同的品味。


  • 一般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认知态度,通常是“大品牌的”、“漠不关心社会的”、“只对自己或利润有兴趣”。但这些负面的认知,有时是可以透过营销及公关活动加以改变的。因此,国际品牌介入当地的社区公益活动也是必要的。以较广义的角度来看,这项调查中的受访者有13%是「反全球化品牌者」,换言之,它意味着全球有数以千万计的潜在顾客,他们对全球化品牌所持的态度并不友善,但这个问题并非不能克服。


  • 国际品牌必须存有「为消费者利益牺牲自我利益」的品牌概念,因为,消费者对自己国家内的跨国性品牌所做的公益贡献,多半心存质疑。尽管如此,国际品牌还是可以透过一些履行社会责任的各种活动,创造顾客与品牌双赢的格局。据报导指出,宝洁(P&G)在瓜地马拉销售净水系统,该产品不但价格便宜,还有效的降低了当地居民约25%的痢疾罹患率,并能从中获取利润。

    整体而言,这项研究调查对美国企业界倒是呈正面效应。过去,美国人总认为,布什总统的伊拉克政策将严重的损及美国品牌的全球获利程度,但研究调查的研究员则指出: 「我们发现,消费者并不在乎他们所购买的国际品牌是不是来自美国」。对许多国际品牌来说,过去大家经常担心,品牌切入不同的国家,消费者的联想将使品牌潜力大受影响,该研究调查结果则说明了这种现象已在产生变化。同时,也暗示品牌经理人未来所必须面临的一些新的压力,不光要彻底了解法国、美国、或中国等各国不同的消费需求与习性,还得去深入剖析全球性共同的“流行语言与图腾”。

叶正纲
 品牌,全球化,趋势,走到,哪里

扩展阅读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小企业陷入价格战,将来的出路在哪里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价格战的原因,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把握市场趋势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企业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深刻体现了现代企业在面对快速变化市场环境时,如何通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来塑造和引领未

  作者:王韵壹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