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行业的采购系统与进场

 783

 关于进场费
  20年前,当美国工业开始依靠计算机时,就出现了进场费。在当时,增加或减少一个产品,计算机程序员都要重新编程,进场费用于支付编程费用,大约350美元。10年前这个费用涨致了每店单品1000美元。现在已发展到:在美国西部地区100家连锁店收每项单品1万美元,东部某些连锁店可能收取4万美元或更多。进场费已从支付正常操作费用变成了利润的一部分。另据调查,在全美范围,包括所有产品类别,供应商每一单品每店付42美元进场费。有不少供应商反映每种新产品他们要付30万~150万美元,相当于1/3~1/2的促销预算。
  在中国,一些国际连锁公司称他们最初是不收进场费的,只想通过谈判得到更低的价格。但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报告:他们没能得到供应商足够的让步,最终还是采用了收取进场费的政策。进场费收取范围为每单品收500元到10万元。批发俱乐部或零售商收取1万元到1。5万元入场费;大型超市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进场费的多少因网点数、销售额、产品而有很大差异,收取方式也非常灵活。如果一个公司不付进场费,零售商可能使用其他交易条款,如寄售或首次订货免费。另外还有返佣,依据产品销售额来计算,幅度是从0。5~0。3%不等。
  走出采购困惑
  采购是一种代顾客购买商品的活动,因此,评价一个新产品的基本标准是商品的销售力。然而,当大型连锁超市公司纷纷引?quot;进场费"与"通道费"等概念时,采购变成了一种十分简单的行为,进场费付得越高就越有可能被接受,否则,即使是好的产品也很难进入销售网络。目前,大型连锁超市公司的进场费有些已经超过了全年利润的总和,甚至是利润的几倍。一方面是经营的亏损,另一方面则收取高额的进场费。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由采购所带来的困惑。
  困惑之一:来自于中小企业的好产品难以进入销售网络,即使进入网络也会因缺乏周围资金而难以支撑。然而中小企业往往是许多新产品的发源地,是市场有活力的象征。
  困惑之二:受到进场费的诱惑,超市的货架上可有可无的商品越来越多,货架越来越紧,商品越来越杂乱,品类无法优化,消费者无所适从。销售不好的商品也往往无法及时淘汰。进场费在公司总部所表现的是巨额利润,而在门店则像瘟疫一样正在削弱连锁店的生命力。
  困惑之三:开拓全国市场需要建立属地化的采配系统,然而属地化的采购量无法纳入采购总量之中,因而也就无法共享指采购优势。另一方面,公司总部也无法放弃集中控制的采购权。我国市场还没有发展到供应商跟着连锁网络走,变"产地销"为"销地产"的阶段。
  是否有可能降低进场费或不收进场费?事实上很难做到。进场费已作为公司利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场费是一个国际化问题。目前超市公司的采购系统普遍存在一些障碍:1、计算机系统不完善;2、采购员缺乏专业商品知识与市场信息;3、奖惩系统混淆了采购员与店长的职能;4、采购与配送缺乏有效的协调。走出采购困惑,贵在完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采购员的专业水平和实战能力。没有现代化的采购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连锁超市。
  采购员要学会运用两种影响力,一种是由公司的销售力所赋予的,只要作为一个采购员,就会有这种影响力。另一种是靠自身努力而形成的影响力,包括对产品的了解,对市场的分析,对产品销售力的判断,以及良好的仪表与沟通技巧。总之,如果你离开一家大公司仍然能做一个出色的采购员,你的身价才得以体现。




 进场 超市 采购 行业 系统

扩展阅读

在电商高度发达的今天,实体零售店还有多大的生意机会?客观地来说,消费者现在是不缺商品,不缺活动,更不缺采购端口,由于选择面更大,自然也就更挑剔了,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实体店,都得要升级,来面对更加挑剔的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系统竞争力:企业存活的关键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作者:王韵壹详情


未来十年企业设计的“系统竞争力”将决定企业生死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单一的核心竞争力,如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或供应链管理。然而,随着全球经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竞争已进入系统设计时代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竞争的方式和维度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作者:王韵壹详情


盛战企服企业系统设计服务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不让企业走弯路,不花一分冤枉钱; 用超越传统商业思维的服务态度,为企业提供良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