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

 作者:高扬    197

企业最害怕的不是客户和供应商跑了,而是核心员工不能与企业同心同德。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既战胜不了竞争对手,也维护不了客户忠诚,当然不能让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如何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就成为当前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问题。

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论”,科学阐明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提高凝聚力的两大因素,一个是保健因素,一个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从而保持其积极性,它是一种预防性的维持因素;激励因素则能激发员工的精神,引导他们作出最佳的表现,并增强他们的进取心、责任感、成就感。因此,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就要在双因素上多下功夫,用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1、不低于同行业社会平均水平的薪酬。薪酬是核心员工的基本劳动报酬,不仅仅是养家糊口,保证生活品质的基础,还是对其个人价值的一种肯定。合理的劳动报酬会让核心员工有一种自我满足感。因此,建立能力优先机制,拉开收入档次,用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不同工种和资历的员工能力和价值,并按工作年限实行年薪递增。

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公司内形成尊重员工劳动的气氛,尤其是领导者,不能轻易否定核心员工的劳动成果。建立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重视核心员工的建议,并鼓励核心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决策。同时,建立客观合理的工作量和工作流程,因生产原因加班不论长短都有加班费用、定期、合理的轮休制度、核心员工家里有急事的突发性换班制度等。

3、伸张江湖义,大打亲情牌。设立员工留言板和企业内部板报,为员工提供一个发表意见、交流心声的园地。在员工生日送上一束鲜花或给予其他物质祝福,会让员工深切感受到公司大家庭般的温暖融和之情。实行定期交流制度,让领导和员工共聚一堂,总结过去的经验,规划未来的发展。同时,尽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活动,如歌咏比赛、电影包场、参观、旅游、户外拓展等。

4、高工资不如好福利。为核心员工投放医疗和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的作用就在于解除员工后顾之忧,使他们积极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提供住房补贴或按通行做法提供无息住房贷款。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住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决了住房问题,就等于卸去核心员工身上一大包袱,从而能更安心于工作。

5、建立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的、针对核心员工的职业规划的优势在于,当他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时,就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动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他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6、用制度保障核心员工的根本利益。制度性的人事考核,将根据核心员工不同的职位标准进行差别考核,既保证考核标准的统一性,又考虑到考核对象的差异性。由于考核的相对公平,员工对自己所处位置和享受的待遇产生的抱怨最小化,自然能有效消除内部摩擦,增强核心员工的凝聚力。

从穿衣打扮,说话仪态,办事方法和精神状态等,我们不难判断核心员工的归属状态,从而看出这个组织的凝聚力。要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个体塑造。它关乎企业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传统风格、精神面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活动等。一句话,同心同德谋发展,锐意进取向未来。

 

高扬
 核心 员工 企业 同心同德

扩展阅读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