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理语言描述管理问题

 作者:张正平    282

企业里常常有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那就是管理者不会用管理语言描述管理问题,不会用管理思维思考管理问题。一些本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经过管理者云里雾里一番描述之后,却变得十分复杂,让下属无从着手。一些本来属于简单的管理问题,却被员工理解为劳资矛盾。一些本来属于业务问题,却被理解为人事问题,甚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更为可怕的是,一些企业管理者还自以为是,以为坐在了管理职位上,自然就是管理者了,所用的语言自然就是管理语言了。殊不知,管理者常常使用的并不是管理语言,而因为不会运用管理语言,使管理变得效率低下。

    管理语言首先应该是对管理问题准确界定的基础上展开的,也就是管理语言首先要谈论的管理问题,运用管理思维来进行。一些企业管理者谈公司发展战略,动辙喜欢用什么诸如“我们有了一定成绩,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优良作风,努力克服不足”、“争取更上层楼”,甚至再用一些“戒骄戒躁”之类的艺术性语言。那么什么叫一定,是不足,什么又叫更上层楼?怎样界定?界定到什么层面上?讲话者不知,听讲者也未知。结果只能有一个,讲者只是完成讲的任务,听者只是完成了听的任务,回头来企业一切照旧。更令人惋惜的是,太多的企业是,领导讲了三个小时,中层传达时只有十分钟,到了基层根本只剩下了一个概念“领导又开会了”而已。如果领导的指令如此分流,到了最后无法落实到业务运作层面,那么一切只能是领导在玩一种自我陶醉的语言游戏而已。我们常常有一种共识,企业里太多太多的会议,真正有效的没有几个;企业有太多的决策,真正落实的没有几个。于是,似乎执行力又成了流行的话题,其实执行力常常首先是我们管理者本身的原因。试想,如果我们清楚地说明,企业过去的战略目标实现程度如何,企业存在成绩是在业务领域,还是管理领域,是在人力资源领域,还是运营流程方面,整个企业用一种非常准确的语言体系对话,结果又会是什么样?

    当我们习惯于用哲学语言、艺术语言、文学语言而非管理语言描述问题时,又常常使我们不能准确界定管理问题。我们在从事管理咨询中发现,一些中层及基层管理者常常抱怨员工素质低,甚至用一些诸如“拖都拖不走”之类的词描述。一些民营老板与员工谈业务问题,谈着谈着就谈成了员工能力的问题;谈人力资源问题,谈着谈着就谈成了员工积极性的问题。与此同时,员工听着听着就听成了老板想克扣自己的问题,听成了老板想炒自己的问题。普通的管理问题不经意间上升到了劳资矛盾。于是,民营老板感叹现在招一个人真难,员工感叹跟一个好老板真难。当我们无法用管理语言描述管理问题时,又怎么能解决管理问题呢?常常只能乱上添乱而已。

    用管理语言描述管理问题,需要基于事实基础上展开。曾经在企业里遇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几位企业高层讨论提拔干部。一位高层在评价候选人时,这样讲“A这几年成长非常迅速,而且小伙子潜力巨大,前途不可限量”,另一位反驳“我看A不行,这几年虽然有些成长,但是缺点也还是有的,而且缺乏可塑性”。两位围绕A是否可行展开辩论,结果不欢而散。那么,什么叫成长非常迅速?什么又叫可塑性?如果我们用岗位职责和所需能力素质为准绳,用事实去论证和支持,这种讨论将会从感性走向理性,不会如此虚不可言了。

    基于感觉而非基于事实的语言,将会使某些所谓的管理者钻了管理的空子。一些管理者根本不愿管理,也不懂管理,更不会管理。

“该讲的话,我讲了;该说了的话,我说了;该骂的人,我骂了,一切就与我无关了”。该讲的话,谈的是感觉,用的哲学语言,似乎是辨证的,传达的上级精神;该说的话,说的是形而上的,说与没说一个样,强调的是别人的责任;该骂的人骂了,骂完之后,下属正摸不着头脑,该错还照样错,骂是为了推掉责任。我骂都骂了,还有什么责任?这种十足的本该属于行政部门的官僚主义在企业里却常常出现,连大企业都在克服的大企业病,却常常出现在中小企业。实质上,许多企业管理者并不是企业里的管理者,倒象是企业的“官”理者,令人叹息。为什么不能清清楚楚表达对基于事实的清晰的观点呢?还是想保乌纱帽。当管理语言无法基于事实时,所有的管理语言对企业的价值也将会大大折扣。
    用管理语言扫述管理问题,需要尽可能以量化的方式进行,对于一些定性的问题也尽可能定量处量。“差不多”,“大概”之类语言不应该在企业里出现,你问我什么时候这项工作能完成,我回答差不多了。他问你给客户发货了吗,你回答应该发了吧。你再问他,负责部门的工作完成如何了,他回答大概没问题吧。企业就在这样的“应该吧”、“大概吧”一点点陷入到混乱之中,责任也在混乱中悄悄推给别人。企业不需要模糊的语言,需要的是清晰的回答。三天,三年,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当我们习惯于用定性语言描述问题时,企业运转将会进入到有序的管理状况。

    用量化方式处理管理问题,的确有些难度。因为管理是科学,同时又是艺术。对于我们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说,不是科学成份太多了,而是艺术成份太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艺术成份能够占到百分九十以上。以为管理有艺术成份,就忽视一切科学成份,或者轻视量化。当你无法准确描述你想要的东西时,你根本不可能准确地得到它,量化应该成为管理者的思维习惯。

    用管理语言描述管理问题,摒弃那些哲学的、政治的、艺术的语言,让管理问题简单的被界定,让管理者的精神在企业里得到准确传达。当我们整个企业习惯运用管理语言,进而形成企业内部使用的通用语言时,企业的管理会变得非常简单,管理者也会变得轻松。

张正平
 描述 语言 问题 管理

扩展阅读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寓言故事:一个农家挤奶姑娘头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amp;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

  作者:李文武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杰诺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3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杰诺电器2024年精益管理项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年1月23日,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项目启动,立久佳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2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立久佳运动器材20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