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的品牌营销机会

 作者:李光斗    257

2012年伦敦奥运的帷幕渐渐拉开,这虽然是一次体育盛会,但这也是所有品牌所离不开的话题。商界奇才彼得·尤伯罗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其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现代奥运会已经不是单纯的体育盛事,而是通过与营销的完美结合,成为展示全世界品牌的盛会。

国际巨头发力,抢滩奥运营销

奥运会营销成为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一个重要条件,无论从奥运筹办资金的来源,还是奥运赞助商们的推广,都离不开成功的营销策划。尤其是对于传统商业巨头来说,四年一次的奥运资源如何分配,这将深刻地影响到所有广告的营销决策及传播效果。

曾经奥运会的战场都在电视、报纸、杂志,但在现在在这个社会化媒体全方位发展的当下,当网络视频、微博、SNS网站逐渐占据了消费者大部分生活的形势下,奥运这场四年一次的大戏将会如何呈现,值得期待。

巨头们早已看到了基于互联网的奥运营销将在伦敦奥运会大行其道。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早就在互联网的奥运营销中尝尽了甜头,于是我们也看到他们几乎是奥运会的长期合作伙伴,这场商家之战更像是一场比拼实力的炫耀大会。

盯上了互联网奥运营销的大蛋糕的巨头企业不在少数。2012年1月宝洁宣布裁员1600人,并缩减传统电视广告,将节省下来的成本应用于新媒体广告。经验老道的耐克则是“隐性营销”做的比较好。耐克几乎与中国各大门户网站都合作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耐克果断地选择了有海量年轻用户的腾讯,以网络互动、参与、即时的特点创造了金牌播报、网络虚拟形象、耐克国家队战袍专区等产品,几乎对网民形成围攻之势。

本土品牌各显神通

中国本土品牌也在伦敦奥运会前摩拳擦掌,各施绝技。有的大力开拓正面战场,有的却各自根据自身条件另辟蹊径搞“曲线营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赢今年的奥运营销战役。

2011年底,在追随李宁20年后,安踏成功超越李宁成为最有价值的本土运动品牌。安踏自2009年起4年间花了6个亿的天价赞助费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成为奥运正面战场的大鳄,实际的重头戏就是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奥运会起家的李宁也是不逞多让,借助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和赞助五支奥运金牌队,对抗者耐克、阿迪达斯及国内竞争者。

而鸿星尔克和匹克则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曲线救国”代表。鸿星尔克自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界杯赞助当时局势紧张的朝鲜后,又于2012年赞助了局势更加紧张的伊朗,可谓是用心良苦。匹克则赞助着黎巴嫩、塞浦路斯、伊拉克这些国家,谋求迅速打开中东市场。

本土饮料品牌也准备了相应的营销方案,蒙牛则成为了2012年蒙古国运动员指定牛奶。

伦敦奥运除了呈献给我们精彩的赛事外,更给许多品牌,尤其是众多非行业领先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奥运会这个平台总能给品牌创造出经典的品牌故事。

品牌营销机会在那里?

李光斗
 略说 伦敦 奥运 营销 机会 品牌

扩展阅读

很多人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就退而求其次选择加入到辅警岗位。所谓的辅警就是一支由公安机关直接指挥和管理的队伍,辅警已经成为近几年报考的热门岗位,专科学历就能报考,并且随着政策的新调整,只要满足几项标准,

  作者:王晓楠详情


在位于北京CBD中心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搬来此处办公的凤凰网COO李亚。  在见到李亚之前,他微博上题为《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和《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的博文给记者留下

  作者:李欣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作为厂家的管理层,为了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效率,助力销售,会编制一套营销规范管理制度出来,内容厚达上百页,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诸如厂家发展历史,行业状况,相关法规,厂家文化,品牌故事,产

  作者:潘文富详情


据贵州电视台旗下民生栏目《百姓关注》报道,端午假期,“村超”举办地贵州榕江县共接待游客35.89万人次,同比增长345.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404.55。据机构预估,受“村

  作者:杨建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