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挖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田先 202
王总是南方某民营食品企业的老总,公司以前是做代理起家的,在区域上有一定的渠道优势,但在全国性市场的运作上,还是没有实际操盘经验,公司贴牌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一年多了,市场一直没有大的起色,这让原本雄心勃勃的王总很是头痛,寝食难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一个猎头公司,经过对方的一番“洗脑”,王总意识到自己的企业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缺乏相关的“能人”,所以他下定决心,和猎头公司签订了合同,请其帮忙挖几个同行业知名企业的“能人”过来,最后,王总以比公司原定成本高几倍的代价,挖到了一名营销总监,并给予其很高的期望。但半年下来,该营销总监不但没有做出像样的业绩,反倒弄得公司内部怨声载道、业务团队流失严重,原本最有优势的本地市场也萎缩了将近一半,更不用说全国市场拓展了。王总终于忍无可忍,忍痛辞掉了这位重金挖来的“能人”。
为什么王总重金付出的代价最后却付之东流?重金挖人,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到底该如何挖人,挖到后又该如何有效用人?这恐怕是我们很多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民营企业,很多大中型企业包括外企,都经常出现这样无奈的现象,重金挖来的高人如流星一般,纷纷成为过眼云烟,给企业留下难缠的烂摊子,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损失。这让不少老板和HR们不得不感叹:重金挖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们不妨先从字面上来初步解读一下“重金挖人”这4个字的含义。
“重金”,意味着企业要付出很大的薪酬成本,这个成本往往大大超出企业目前的实际薪酬水准,甚至大大超出行业的平均薪酬水准,吸引人才的关键指标是“钱”。
“挖人”,意味着要去撬动另外一家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的“墙角”,并且这个“墙角”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岗位。
基于这以上特点,笔者想结合自身对管理及人力资源的多年研究与实践心得,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做个深入浅出的剖析。
第一,为什么要重金挖人?也就是说,重金挖人对企业可能带来什么价值和影响?在什么情况下企业才需要重金挖人?
在笔者看来,重金挖人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资源优势。众所周之,在已经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更多的是快鱼吃慢鱼的今天,随着新的市场竞争格局的分化,尤其是食品行业,渠道为王、终端制胜的资源优势越来越明显,而这些关键资源,往往掌握在核心的营销人员手中。无疑,如果能挖到这些拥有关键资源的营销能人,企业可以借此迅速打开市场,夺得先机。
二、 管理优势。一些成熟企业里挖出来的经验丰富的管理能人,往往能为挖人企业带来新的管理理念与思路,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与平台,整合优势,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游击战”走向“系统战”,从而协助企业突破管理瓶颈,迈上新台阶。
三、 技术优势。对一些起步阶段的企业而言,核心技术与专业人才的缺乏,往往是个致命的“硬伤”,如果能挖到合适的技术能人,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企业弥补短板、迎头赶超。
在看好重金挖人的巨大可能价值的同时,企业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重金挖人也可能是柄双刃剑,一不小心,也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影响。有一家IT公司就尝到了苦果。为了完成某个项目,以高出市场价格一倍的薪水临时从其他公司挖人,但是最后取得的效果其实并不好。首先,直接造成公司利润下降,不得不减少项目奖金;其次,造成公司内部矛盾,其他在职员工觉得非常不公平,自己原本和新来的人水平差不多,凭什么薪水比新进的人员低一倍 这种不公平感而引起的情绪低落直接导致了团队的整体效率低下;最后,一个项目结束另一个项目开始时,才发现原来挖来的人的价值已经不再适合新的项目了,从而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导致不小的一场人事“地震”。
重金挖人这柄双刃剑可能的负面影响至少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一、 成本问题。重金挖人的薪酬成本企业是否能承受?是暂时可以承受还是长期都能承受?很多企业挖人时并没考虑长远的需要,鉴于企业实际需要的紧迫性,一咬牙就应承了下来,最后却发现还没等效益创造出来,薪酬的成本已经让企业负重苦不堪言。
二、 管理问题。重金挖人的薪酬成本往往大大超出企业目前的实际薪酬水准,这样的“贫富”悬殊一不小心就引起原有员工的强烈不满,引发团队“地震”;而“空降兵”是否能服众,是否能实现管理的顺利过渡,同样也考验着企业和能人本身,空降兵水土不服的案例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最后,因为吸引人才的关键指标是“钱”,也就是说被挖对象往往是奔着“钱”来的,那么,钱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到底能维持多久,很难评估,一旦钱这个指标不能满足“能人”们新的欲望时,企业又将何处何从?
三、 声誉问题。“挖人”,意味着要去撬动另外一家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的关键性“墙角”,这样做势必引起“老东家”与“新东家”的纷争,给企业形象和声誉带来不利影响,如当年微软和谷歌为李开复对簿公堂;另外,假如遇到一个咽不下这口气的竞争对手,相互挖来挖去,甚至日后在竞争中蓄意破坏与报复,岂不是自己给自己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综上,重金挖人有利有弊,企业在考虑是否采用这一手段时,应妥善权衡利弊,全盘决策。一般来说,重金挖人相对更适合以下几种情况下的企业:
一、 创业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处于草创期,需要的是开疆辟土“打江山”的核心能人,所以,那些拥有核心资源或核心技术的能人,是可以考虑的挖人对象。
二、 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处于高速成长甚至超常规爆破性成长阶段,随着业务的高速扩张与队伍的迅速胀大,内部人力资源势必赶不上发展需求,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和“天花板”,而内部培养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个时候一方面是对核心资源、技术等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规范化管理人才的需求,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重金挖人。像盛大挖唐骏,就是基于企业快速成长阶段的实际需求。
三、 衰退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处于转型或二次创业的艰难时期,从管理到市场到技术往往都需要升级换代,才能杀出重围,开辟新的蓝海。
第二,如何重金挖人?也就是如何评估被挖对象是否合适、通过什么方式去挖?盛大重金挖唐骏,主要的战略目的就在于上市之需,因为在华尔街,唐骏的名字就是公信力的代表,而陈天桥开出的“重金”与上市所带来的价值相比,显然只是九牛一毛。而福建新华都以10亿元的转会代价挖得唐骏,最大的战略价值还是在于2点,一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的迅速飙升,二是其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因此,笔者认为重金挖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 明确挖人的目的与目标。如果发现确实无法通过内部提拔、培养及正常招聘渠道获得战略紧缺人才,而只能采用挖人的方式时,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你所急需的人才做一个综合定位,具体包括:
这个人的使用目的是长期的还是过渡性的?
我们希望他在多长时间内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我们能给他怎样的平台与支持?
这个决策可能对我们带来哪些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二、 衡量挖人的投资与回报。鉴于我们的目的与目标,需要具体分析以下几点:
我们准备付出多大的薪酬成本来获得这个人才?
我们是否能够承受这个成本?可以在多长时期内承受?
这个成本预计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具体回报?
与成本相比,这个回报是否值得?
三、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估机制。基于以上定位进一步分析,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全面评估?具体的指标和标准是什么?
四川一家规模过亿的白酒生产销售企业,在不到三年时间内换了五位营销总经理。谈到离职原因,企业老板是这样说的:第一位干了半年,只会吹牛,不干实事,给辞退了;第二位在职四个月,接受客户贿赂,也辞了;第三位在职十个月,人很能干,也正派,但是就是不出销售业绩上不去,还喜欢自作主张,给企业造成了不小损失,还是给辞了;第四位在职三个月,说老板不给权,自己辞职了;第五位是老板的一个好朋友,部队转业干部,懂管理不懂行业,现在职,业绩很一般,还是不满意,准备换,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说到这里,老板很无奈,也很烦恼,真的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结合这个案例,笔者建议,对一个人才的评估可以用以下的“ASK”的岗位素质金三角模型来衡量:
A──Attitude(态度)。包括心态、道德、观念、思维、价值观等。
S──Skill(技能)。包括职业经历、专业技能以及管理领导能力。
K──Knowledge(知识)。包括成长经历与背景、教育程度与背景。
扩展阅读
案例:售后服务,如何让我说爱你? 2023.04.06
企业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增加销量,在销售的前端可以说是穷尽了所有的力量,广告、店面形象、陈列、导购员的话术等。在销售提成的刺激下,导购员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促成销售。在目前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销售
作者:贾同领详情
案例:电脑售后,如何让我说爱你? 2023.04.06
企业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增加销量,在销售的前端可以说是穷尽了所有的力量,广告、店面形象、陈列、导购员的话术等。在销售提成的刺激下,导购员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促成销售。在目前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销
作者:贾同领详情
加强证监会的监管刻不容缓 2023.03.28
最近的两个事情让我对我们证券的监管部分进行了重新的审视:第一件事:一个朋友刚从新赛股份(600540)做完项目回来,说这公司真有钱,04年上市融资的钱到现在还没有花完,我愕然了,继而气愤!细查该公司的
作者:冯涛详情
向韩非学管理五 画鬼容易,画马难 2023.03.05
系列专题:向韩非学管理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齐王的食客
作者:王山详情
复礼,刻不容缓 2023.01.30
9月2日,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一架由苏黎世飞往北京的航班,因两名中国籍乘客在机上斗殴,而被迫返航。对此,网民说得最多的话是:丢脸,给中国人丢脸,丢脸丢到天上去了。 按照二十世纪盛极一时的中西文化对比
作者:秋风详情
区域型连锁企业 保健品贴牌商机不容错 2022.12.26
随着保健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小品牌发展成为大品牌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保健品市场最近三四年没有出现大的新亮点,没有出现可圈可点的全国性知名品牌就是最
作者:樊伟群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厂家招商准备工作之沟 5
- 2太古可口可乐第2期降 15
- 3一定要脱离产品谈招商 19
- 4员工不是被招聘进来的 29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必增 16
- 6西安王晓楠:2024 1444
- 7辅警或迎来转正新契机 43
- 8西安王晓楠:辅警月薪 55
- 9什么是小型门店的底层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