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越多越好吗?

 281


  福利体系发展趋势———弹性福利

  时下,弹性福利计划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补充福利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弹性福利,或者说“自助式福利”、“弹性福利计划”,即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相对于过去的福利制度来讲,它体现的是一种弹性化,动态化,而且强调员工的参与。

  据调查,24%企业为员工提供弹性福利制度,尤其是在年营业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更高;弹性部分占福利总额的比例平均在10%左右。不同公司的弹性福利方案在结构和方式上的差距很大,但往往是由几种核心的福利形式、以及多种可选的辅助的福利形式来组成。这其中核心的几种是固定的,相对来讲是针对所有的员工的,但还有些弹性的部分、辅助性的部分,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享受的。

  一般来讲,弹性福利有四种形式。一、附加型,即在现有的福利计划之外,提供其他不同的福利措施或扩大原有福利项目水准,让员工选择。二、核心加选择,即将原有福利剥离出可选部分,在企业福利支出总额和员工享有福利额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福利方法有效性、节约成本。三、套餐型,即企业根据员工服务期、婚姻状况、年龄、家属情况等设计不同类型套餐供员工选择,但套餐的内容不能选择。这是目前企业采用比较多的类型,因为它有针对性,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四、积分型,即员工暂不享受当年的部分福利,人力资源部负责积分,积分到一定程度后,可享受价值更大的福利。

  弹性福利的优点非常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点:员工选择自己适用的福利项目,增加员工满意度;给员工一定参与空间,提高激励作用;提高福利发放有效性,降低成本开支;减轻福利规划人员(HR)的负担;员工喜欢实施弹性福利制的组织,有助企业网罗优秀人才。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弹性福利有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性降低;逆向选择;导致经济性行为超过人文性行为;自选项目要有市场竞争力,否则员工不满意;对于不了解福利项目内容及含义的员工,自选福利项目比较盲目;员工有可能丧失与公司讨价还价的机会;给福利制定者和操作者增加工作量。

  如何实施弹性福利计划

  做好弹性福利的设计,首先必须明确福利制度设计的原则,因为高福利并不等于高绩效。如果盲目设计福利体系,人力资源部将成为烧钱部门。福利设计的原则为遵纪守法,有限的成本、效益最大化,简化行政工作以及法律、企业、员工个人利益的关系与平衡。这些原则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对设计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其次,弹性化福利设计有一定的流程,因为如前所述,福利成本是呈上升趋势的,尤其对一些小规模企业来说,成本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讲求设计的流程化,就是通过一些技术的处理,对成本进行控制。

  当然,弹性福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也要定期地进行调整,这就需要高效的公司福利体系设计的一般流程。一般流程基于两个基础,一是要获取市场的数据,二是福利体系有效性诊断,看市场的竞争性、内部的公平性、以及集体的有效性、针对性是不是达到了要求;在这两个基础之上,制定公司的福利策略,确定公司的福利预算规划,最后来设计福利体系的方案。
 越多 福利 越好 好吗

扩展阅读

在抖音做得越好,就越需要布局全域流量打法。作者:ttaxn99 抖音现有的这种模式,有没有破解的办法呢? 首先就是专注,坚持垂直领域,提高用户精准度; 其次提高专业度,打造主播能力及人社、选品,转化

  作者:王晓楠详情


薪酬福利是每个员工都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平性和竞争性是维护员工对薪酬满意度的两大原则,公平性可以通过公司的组织、职位系统和评价系统完成。烽火猎聘资深顾问认为目前企业面临的

  作者:陈馨贤详情


两税合并与公共福利   2022.10.27

   据媒体报道,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议案已经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十月份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有望在明年召开的“两会”上表决通过。近几年来,社会各界为此奔走呼号,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尽管它姗姗来迟

  作者:张曙光详情


员工和公司是相互依存的,公司应与员工一起成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它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实现来自于人的活动。什么样的员工会被企业淘汰?淘汰应该发生在不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员工身上。对不合格员工的无情

  作者:吴维库详情


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总承包和工程咨询业务,一直列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前列,2002年进入世界总承包商230强。目前公司主业职工1 170多人,业务范围涉及电力系统规

  作者:吴维库详情


  老陈近来越来越对厂家业务员没有了什么好心情,虽然不敢发火,但却是一见他们的面就想躲。哎,企业想要他经销的新产品越来越多了,近年来他也是逢新产品必接,但总体利润却反而不见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企

  作者:谭长春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