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两岸联动才能可持续发展

 276

——专访江阴市委书记王伟成

  江阴是我们此次沿江调研中惟一的苏南城市。除了拥有14家上市公司,关于江阴的最新荣誉是2003年中国百强县第一名,其主政官王伟成自然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还是应了那句谚语“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江阴这个山头上,王伟成的所思所想确实与苏中其他城市的官员很不一样。

  《财经界》:在我们这几天的采访过程中,我们非常关心在整个沿江开发中苏南产业如何向苏北转移的问题,而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是沿江开发两岸联动的一个亮点,特别是机制上的创新,您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王伟成:首先我说靖江园区只能是特殊点,亮不亮还要再看。靖江和江阴联动,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

  实际上这个事情很平常,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创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江苏沿江开发的基本思路是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那么它的市场一定是国际的,技术是国际的,资本也是国际的,当然理念也是要国际的。那么国际制造业基地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沿江地区的资源应当是优化配制,合理布局。然而中国的行政体制无形中把这些资源进行人为的分割。比如说现在的江阴和靖江,长江两岸的城市,资源却不能合理的配制。尽管建了江阴长江大桥,但是由于行政体制人为的隔离,对两岸经济还是没有起到本质的改变。

  沿江开发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苏中板块尽快融入苏南板块,我们和靖江联动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这不是省委省政府指令性行为,也不是政治性任务。

  江阴来开发靖江本身也不是想得到经济利益,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江阴的可持续发展并造福靖江。现在还不能说我们已经理念过江,我看理念过江就是通过更好的开放。作为江苏省来讲,通过沿江开发,带动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的共同发展,我看效果非常明显。

  《财经界》:对于江阴本身的发展您的观点是什么?

  王伟成:对于江阴的发展我们提出了6句话,第一句话工业进园区;第二园区要有主题,不能说把企业放进来就叫做集约化经营,园区要有产业链,要有主题;第三经营集约化;第四外向做带动,一定要走向国际;第五科技要有动力,没有科技不行。最后一句话企业上规模。

  目前中国土地产出的程度很低,江阴企业产值共1000多亿,程度还算很高的,但世界500强一个企业就是1350亿产值。我们的1000亿是983平方公里土地上产出来的,人家1000多亿是一个企业产出来的,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集约化经营很低。因此我们要集约化经营,什么叫集约化经营?首先要从节约用地开始。

  除了跨江联动发展,我们在苏南地区是向东和张家港、常熟、上海进行产业互补、利润共享。长三角的资源,一定是一个产业链拉长的过程。上海对整个沿江来讲是龙头,要进行开放,而我们要主动接受开发开放。

  《财经界》:现在整个苏中地区都在发展沿江,都在争取大项目,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王伟成:竞争的最大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外商或外来企业得到最大好处,而地方的利益受损。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很难,现在只能是调整。

  《财经界》:在江阴的发展过程中,你觉得政府起了什么作用?
 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可持续 江阴 联动 两岸 持续 才能 发展

扩展阅读

公司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思想。若是老板的思想固束了,甚至是僵化了,公司也就进入停滞状态了,接下来,就看公司的底子有多厚,吃老本还能吃多少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遇到问题就托关系找人来解决问题。在市场

  作者:潘文富详情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破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局并非偶然,其发展阻滞本质是系统性的战略失衡——既暴露了企业基因中的内生性缺陷,又折射出外部生态的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