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的“战略远端和近端”

 661

虽然在15世纪,中国明朝皇帝曾经派遣使节郑和航行到过非洲的莫桑比克地区,用天朝大国的丝绸换取当地的长颈鹿,这只是历史赋予中国一次耀眼的片段,随后,一切都昏暗下来,中国主动将其国际政治力量和贸易力量收缩,中国的皇帝维持着封闭式的政治统治,中国人同非洲人的贸易中断了整整5个世纪。恰恰在这个时期,欧洲人开始登临好望角,并展开对非洲残酷的支配和剥削。

中非之间也曾出现过淡化商业利益的纯粹政治交往。在冷战时期,并不富裕的中国对非洲进行了规模宏大的援助,医院、足球场这样的项目星布于非洲大陆。但这不是长期的、带有商业互惠精神的、带有国家贸易精神的交往。真正的开始是2003年。2003年之后,中国开始大规模参与非洲的经济建设,2003年之前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还是微不足道,而截至2005年末,中国在非洲地区投资存量15.9亿美元,虽然数额不高,但论增速而言,已相当可观。在贸易目标方面,中国希望在2010年中国同非洲的贸易总额达1000亿美元。

跨国投资同中国外交走向是合拍的,有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对于中国外交来说,2006年是不折不扣的非洲年。1月,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遍访西非诸国;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尼日利亚、摩洛哥及肯尼亚;6月,总理温家宝也访问了非洲七国。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

对非洲人而言,中国人的进入和美国的退出构成了此消彼长的安慰。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各种工程承包和基建投资,同时,中国向民主刚果及赞比亚购买铜、钴以及木材,然后向南非、加蓬、喀麦隆购买铁矿及白金。中西非的一些国家也可以向中国纺织厂提供棉花。中国的购买和投资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一些长期经济增长率徘徊在1%的国家,例如苏丹,经济增长率也开始上升到5%。

但对于西方而言,中国促进非洲GDP增长的举动被漠视了,西方人的瞳孔里永远只有黑色,视线也只对黑色物质感兴趣——石油。让西方人感到担忧的正是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以美国为代表(附加日本和印度的竞争干扰)的旧石油势力以排斥中国获得石油战略资源为能事,在他们控制的世界石油体系地带,中国几乎没有拿下任何一块油田。中国希望通过市场手段收购优尼科的行动遭到了美国人的政治游戏。日本人则用足球场上贴身干扰的方式来参与中国石油企业对任何一块油田的竞标。

这是一个令中国尴尬的世界性的寻油体系,中国进行大量无效的投标,忍受着各种政治防备,接受着仅仅针对中国的高昂的资源定价体系(例如铝、航油、大豆、铁矿石)。在一个陈旧的既定石油世界里,已经没有新的空间。而新的空间却给了中国很大机遇。非洲最大石油出产国的尼日利亚愿意将其部分油田股权出售给中海油。安哥拉给予中国充分的石油开采权,这使得安哥拉超越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提供国,部分地解决了中国进口石油渠道风险分散化的问题。另外,刚果(金)已经将其三分之一的石油产量卖给了中国的石油提炼厂。苏丹、赤道几内亚、加蓬都愿意将部分石油资源出售给中国。恰恰是这一点让美国人气恼不已,因为美国人计划将非洲在美石油进口份额的比例从目前的16%上升到2015年25%,来降低对中东石油和拉美石油的依赖性。他们担心中国的竞争会让美国吃力。 石油并不是皆大欢喜的全部。中国纺织品的超强竞争力已经使南非、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等国的纺织工厂面临严峻考验。南非开始寻求贸易联盟的方式促使南非政府对中国服装进口进行严厉的限制。其实,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需要长远的眼光。如果中国想同非洲保持长久的关系话,必须要减弱中非之间经济的对抗性和竞争性。在中非合作论坛上,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项措施就是这方面的努力:增加援助规模;减免非洲产品的进口关税;建立发展基金以及为非洲培训人才。中国应该为非洲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自由经济的机会,而不是仅仅为非洲各国政府创收,中国应该为非洲提供更多的制度改进,分享中国发展模式的智力成就,而不仅仅是商品交易。

如果把非洲看作是中国跨国投资的一个战略远端的话,那么中国在亚洲推动的自由贸易圈(商品自由和投资自由)运动是一个战略近端。战略远端和战略近端的整合运作方式是不一样的。战略远端的筛选标准是存在着较大的贸易互补区,并可以控制贸易冲突区。非洲同中国的GDP以及经济结构差距较大,意味着互补区和友谊区,但对拉美以及东欧来说就不一样,它们同中国的贸易冲突区更大。

东盟国家作为战略近端,其经济结构同中国有很大一部分是趋同的,这意味着,从贸易的角度看,东盟和中国有很大的冲突区,也就是说,作为国家而言,是贸易冲突型的。那么必须通过跨国产业链的融合和分配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中国和国家形成一个整体,国家间分享跨国产业链里的利益。这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圈的设计由衷。

中国的自由贸易圈运动是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2003年6月29日公布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安排(简称CEPA)。跟CEPA一道构成第一层级是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这项协定的框架在2002年11月建成,大体内容是增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与透明度。协议的目的是在2010年同东盟6国(即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在2015年将同东盟新成员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建立自由贸易区。届时,所有商品的关税都将低于5%,不存在任何非关税壁垒。今年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东盟高峰会也重申了这一进展。研究中国自由贸易圈运动的美国经济学家艾特·克劳茨认为,CEPA和东盟在中国的后WTO自由贸易圈行动中处于绝对核心层。它的含义是让中国政府的海外投资富有战略性。

实际上,中国的贸易圈运动不单辐射东南亚。中国将贸易圈运动同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联系起来。因为这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围绕中国的倾销和补贴等争执问题。于是,中国的自由贸易圈第二层级就是那些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例如新西兰、澳大利亚这类层级国家中最典型的代表。

第三层级是那些需要争取的国家,例如从石油和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中国一直积极地同海湾国家(GCC)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在2004年7月,中国同GCC(即阿联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达成了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协定。为未来达成自由贸易区协定储备力量。


 近端 国投 远端 战略 投资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实现企业竞争力战略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构建和优化企业的整体架构,包括战略、组织、流程、技术、文化等。在企业设计的框架下制定公司战略,能将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企业战略定位是确定市场的独特位置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之战略定位是明确其目标客户、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的过程。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能够帮助企业集中资源、避开竞争

  作者:王韵壹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