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育的羁绊

 作者:未知    227

薛兆丰

  在美国读书,遇到不少好老师。我经常想,为什么教育难以电子化和网络化?如果用视频直播各大学校的课堂内容,让世界各地的学子,不论远近、不论贫富、不论老幼,都可以收看或下载,岂不是根本性地改变了全球的教育面貌?

  其实这个想法从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做到了。环顾四周,没有什么不能数字化、不能在顷刻间与身处天涯海角的朋友共享的了。今天一个典型的美国孩子,在醒着的每个小时内,都少不了要打游戏、听音乐、打电话、发短信、传照片。中国的许多孩子,状况与美国的大同小异。那么,为什么不把更多教育内容填充到这些电子化的影音设备中,让孩子们多接受一点有意义的内容,缩短一下越来越长的教育周期,节省一点父母辛苦积攒的教育经费,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效益呢?

  我的答案是:教育的本质不允许、教育者们更不乐意这么做。教育有两个并列的功能,一是教人读书识字,即“传道授业”的功能;二是将人分等,即“论学历排辈分”的功能。将教育这样一分为二地看,能说清楚很多看似无法理解的现象。

  其中“传道授业”的功能,本来是很容易完成的。现代社会,分工细密。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有多少是初中阶段以前无法掌握的?即使有,也很少。据经济学家科普兰(B. Caplan)估计,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假如从事教学,那么他所学的知识,将有20%用得上;否则,用得上的就不足5%。

  我自己经历过各种考试,往往是为了获得资格,去学习一些被认为是“更高级”的内容。但回过头看,难道那些考不过的朋友,就学不懂我有资格去学的“高级内容”吗?出于虚荣,我或许应该说“是”;但实话实说,我还真没见过那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学问。

  在美国,考驾照之前是不需到政府指定的驾驶学校学习的。谁都可以做你的教练、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去考试。那么,我们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什么不能如此?为什么不可以把哈佛和耶鲁的课程全部上网,让世界各地的学生,好像音乐一样挑选下载,最后只要通过考试就颁发相同的文凭?不是技术上不能,而是人为的不能。

  事实上,美国各大学、各系别教授的课程,现在基本上都能在网上找到;各校所采用的教材和参考书,也惊人地相似;一个30人以上的课堂,与3000人以上的课堂,也并没有性质上的区别;而批改作业和考卷的人,也往往是当助教的高年级学生,成本并不高。究竟是什么阻止了一个身在甘肃或海南岛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哈佛或耶鲁的课程?

  那是因为世上的所谓“学问”,能最终能学以致用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多得学上20年才能出来找工作;也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整个教育事业,除了初中以前的读书、识字、算术外,其它更高级部分的主要作用,其实只是一场无止境的游戏,让学生在追求“标签”(即文凭)的过程中向教育者尽量付费。为了保障这场游戏顺利延续,就得想方设法把本来已经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变得困难起来。

  是的,科研可以提高生产力,但并不意味着教育周期必须如此漫长。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的起飞并不需要漫长的教育作基础;而恰恰相反的是,只有当经济发展起来后,人们在教育上的“消费”才随之跟进。这就是说,教育与其说是促进生产力的“投资”,还不如说是生产力得到促进后才带来的“消费”。通信成本的急跌,将有助于揭示教育的性质。

 数字化 羁绊 数字 教育

扩展阅读

在营销领域,数字一词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  对于未来的数字营销,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先生在刚刚落幕的Digital Asia Festival上,与《成功营销》分享了他

  作者:李欣详情


2024(第十三届)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暨2024(第十一届)全国渠道服务转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举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经济商业模式的推动,数字化在零售行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作者:杨建允详情


庞大的人口规模,旺盛的用户需求,让中国成为了极为繁荣、活跃的互联网市场。4年前,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在戛纳广告节上向世界介绍,中国网民的特征是热爱社交,娱乐驱动,追求个性

  作者:李欣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当前,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正进入技术架构大迁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